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秦宫进言,丞相门客再攀高枝

走进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的咸阳王宫,李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这不就是他昼思夜想的地方吗?现在居然真的走进了这梦幻般的所在。王宫那恢弘的气势、奢华的排场、森严的警卫都没有引起他更多的注意,他只感到自己在飘然上升,升到了权力金字塔的峰端!李斯突然认定,此地才是作大文章的佳处!

1.仕途受阻

公元前 247 年 5 月,李斯扛着简单的行李,风尘仆仆走上了西行入秦的道路。一路上,他看到到处是被战火毁坏的城墙、残破的房屋、流浪逃亡的人群。入秦境之后,形势就大不相同了:关隘雄峻,庄稼茁壮,村寨鸡鸣犬吠,人民安居乐业……

许多新鲜事物令李斯目不暇接,无数壮丽景色令他心旷神怡。所有这一切对于李斯来说,似乎都是好征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过了渭水之后,便来到了咸阳城。李斯很快在市中心找到了一家适合的旅店居住,他准备稍事休息,调养了精神后,寻找机会面见秦王。几个月来的艰苦跋涉,把李斯累得筋疲力尽,初到咸阳的喜悦,又使他焦灼的心情得以平静,躺在旅舍的卧榻上,李斯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直到第二天上午红日高升的时候,李斯才被咸阳市上热闹鼎沸的人声惊醒。起初,他以为这只是街上的叫卖之声,仔细一听,似乎不是。推窗一望,只见街头百姓全都穿着素缟,武士们骑着素车白马,在咸阳市上缓缓而行。

凭着直觉经验,李斯判定,秦国一定出了大丧事。但他心里暗中祈祷:千万不能是秦王驾崩。他甚至想绝对不可能是秦王驾崩,当时的秦王才三十多岁,正是大展鸿图的时候,怎么会有不测呢?或许是秦王太后驾崩吧!只要不是秦王,管他是谁,李斯并不在乎!

李斯穿好衣服,走出门来。从秦人的言谈中,李斯意识到死去的不是别人,正是年轻力壮的秦庄襄王。接着他又打听到,庄襄王死后,王位由年仅 13 岁的秦王嬴政继承。

听到这些消息,李斯不禁肝肠寸断,如丧考妣,依靠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孩子怎能成就统一伟业呢?仿佛有一盆冰凉的冷水劈头盖脸浇到他头上,初入秦时那炽热的功名欲火,一霎那间涤荡得冷冷清清了。

2.投奔相府

正在李斯为秦宫中发生的事而发呆的时候,几辆华贵的马车载着几个高级官僚从咸阳街道上呼啸而过,车轮后卷起的黄沙迷糊了李斯的视线,同时,也把他的思维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作为一个饱学之士,他不能容忍目前的困境,他不能离开朝思暮想的秦国,他必须留下来等待时机,寻找新的机遇。

天无绝人之路,机遇很快便找到了。原来,嬴政即位后,以吕不韦为相,总揽内政外交大权,号称仲父。

这时,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齐国孟尝君都招揽游士,各有门客数千人,一时名噪诸侯,威振东方,号称“战国四公子”。为显示相府威势,吕不韦也下令广招游士,要与四公子一比高低。李斯在咸阳得知相府募客,决定前往投奔。

李斯来到吕不韦的府门前,吕府总管接待了李斯。这位总管一看,眼前的后生长得俊秀,楚人服饰,衣冠虽旧,却也齐整;再细细打量来者:高身量,五官端正,眉宇间英气逼人。

看到这里总管心内已有了三分欢喜,于是发问道:“儒生自荆楚来吗?吕相在楚并无至友深交呀?”

“我的老师荀况先生曾有幸在临淄、邯郸与吕丞相结识,所以……”

“呵,呵,荀况大师!好!”总管一听荀况二字肃然起敬。他想,眼下恩相广招贤才,自己也曾听说荀况在楚不甚得志,莫非荀况有意入秦么?如果荀况肯来,那么恩相必定万分高兴。我也沾了荐贤之功,哈……天赐一桩美事啊!

总管想到这里,马上领着李斯进了吕府,李斯则推推肩头的包袱,紧随着总管脚步跟上去。

第二天,吕不韦亲自接见了李斯,得知荀况并没有来咸阳效力之意,不过是推荐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来,于是满心高兴顿时冷了下来。只是碍着荀况的面子,吕不韦令总管将李斯留下做了一名宾客。

李斯初入秦都,便有了个好处所,虽不是完全满意,却也对吕丞相心怀感激。

3.脱颖而出

登基为王之后,嬴政虽然感觉到前呼后拥的人多了起来,但他心中却并不感到快乐。他不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而且还要经常接受母亲赵姬和吕不韦的教诲及训诫。赵姬的话他还听得进去,因为他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而对于吕不韦的话,他则总是置若罔闻,从来不放在心上。而且,他总认为吕不韦是故意与自己过不去,成心不让自己有好日子过。

吕不韦也看出了嬴政对自己的不满,心里窝着一口难以明言的怨气。为了将来控制年青的秦王,吕不韦想出一个安插耳目的主意。可是推荐到嬴政身旁的人往往十天半月就被寻着碴儿给赶了出来。

因此,吕不韦很是烦恼,一再叮嘱总管在数千门客中认真挑出几个人物来,不能再误事了。总管明白此事的份量,格外留心观察,果然不久见到一个拔尖的人儿,此人就是楚人李斯。

这一日总管叫上李斯,带他同往书房拜见丞相吕不韦。吕不韦见到总管领人到了,急忙招呼进来。

两人叩拜完了,李斯抢先说:“晚辈入秦两年来,亲眼看到丞相呕心沥血的扶助幼主,屡渡难关,使我们秦国政治清平,国泰民安。秦国有丞相来掌权,何愁天下不一统!小生非常敬慕丞相,请再受小生一拜!”说完把头叩得山响。

李斯几句可心话儿把心烦意乱的吕不韦说得气顺,暂时抛开种种棘手的事情,笑着缓缓说道:“李生果然是少年英俊,才华过人。总管常常提起李生,只因政事太多,几次约见,几次拖延,实在抱歉。依先生之才,至少可荐为大夫……不过,目前权且委屈你做一阵子王宫侍卫,如何?”

“做王宫侍卫?”李斯暗吃一惊,他万没料到自己一个楚地平民即将进入王宫。能进咸阳王宫任职,不正是他向往多年的心愿么?这么好的机会,多少人求也求不到啊!李斯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顿时,他入秦二年来的愁怨化为乌有,只觉得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在脚下延伸,而引路人正是眼前踞坐于豹皮座上的吕丞相。

“李郎,还不赶快谢恩!丞相对你格外垂青哩!”总管见李斯发傻,急得连声喊醒他。李斯此刻心间热浪奔涌,恨不得掏心抖肺,在吕恩相面前表明自己一片忠心。

吕不韦知道火候已到,便叮咛李斯以后须将国君起居饮食、读书待客种种细节详情牢记于心,三日一报。李斯当然答应下来。

4.初说幼主

第二天,李斯从丞相府出来,坐上轻车,揣着一颗勃勃雄心前往壮观无比的咸阳宫。

走进巍峨高耸、金碧辉煌的咸阳王宫,李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这不就是他昼思夜想的地方吗?现在居然真的走进了这梦幻般的所在。王宫那恢弘的气势、奢华的排场、森严的警卫都没有引起他更多的注意,他只感到自己在飘然上升,升到了权力金字塔的峰端!李斯突然认定,此地才是作大文章的佳处!

一阵震耳的欢笑声,把李斯从幻想中惊醒,他这才注意到已经来到内苑大殿,急忙跪倒。嬴政高踞王座,用冰冷的目光将李斯上下扫视一番,问道:“你是吕丞相推荐来的侍卫李斯吗?”“小臣正是,愿为大王竭诚效命!”李斯心里忽忽不安。

“竭诚效命?哈,哈,吕丞相对寡人真可谓‘关怀备至’啊!”李斯从嬴政沙哑、低沉的嗓音里可以听出含笑的怨愤,“你难道不知寡人这里差事难当吗?劝你还是早点回去吧,不要自讨没趣!”

李斯何等精明,早听出了嬴政对吕不韦的不满,此刻他忽然想起那一次韩非讲的话:要择一得力的“当权人物”意气相投。在这短短的瞬间他认定,眼前的少年君主正是自己最理想的“当权人物”了。至于昨日在丞相府里对吕不韦感激涕零、发誓效忠的事,似乎极其久远了。

不过,嬴政的话语实在刺心,李斯恼怒的想:大丈夫处世,生须光明,死当磊落,岂可让人蔑视轻侮!于是他对秦王厉声道:“谁料英名盖世的孝公后代竟然这么轻视贤才!”

众人愕然相顾,秦王铁青着一张脸说:“你依仗何人的势力,胆敢当面诽谤寡人?既然你自认为是贤才,那我问你,对于并吞六国、成就天下一统的大业有什么看法?”

李斯刚才逞一时痛快,口出祸言,心里好生懊悔,正考虑着补救之法。这时听见嬴政发问,李斯思考一番后,便成竹在胸地说道:

“大王,我早就想给您说说我的心里话。您知道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机会,而成大功业的人,却能利用别人的失误或空子制造机会,并下狠心消灭他。先君秦穆公虽然称霸,但终究没能并吞东方各国,那是因为当时诸侯还多,特别是周室没有完全衰落,因而五霸一个接一个起来,还都得尊重周室。”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地位低落,已非常衰弱,诸侯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也只剩下六个大国。秦国凭借有利的形势控制诸侯,已有六代之久,现在诸侯服从秦国,就像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统一六国,成就帝业,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如果疏忽怠慢而失去这个机会,等到各国再强盛起来并结成合纵联盟,即使有黄帝那么大的本领,也对它们毫无办法了。”

秦王政听罢李斯这番话,击掌叫好,因为他从登基之日起便想着一统天下,成就霸业,于是他又向李斯询问统一六国的方略。

李斯指出,对六国不能只是硬攻,而要善于运用谋略。如能恩威并用,软硬兼施,这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他建议秦王派出谋士间谍,去游说诸侯。让他们随身多带珠宝金玉,贿赂各国的权臣名士。对这些人,可以收买的,就用重金收买,让他们为秦国工作,去蒙蔽其君主,陷害其忠良,离间其君臣关系,阻止其国与别国联合反秦。金钱收买不了的,就派刺客去把他杀掉。这样,就会使六国内部越来越乱。最后,秦国再派出良将劲旅,以摧枯拉朽之势,扫平六国。

李斯一番话辞锋锐利,而且句句切中问题要害,深深打动了嬴政的心。但嬴政觉得,现在却还不是重用信任李斯的时候,因为自己还不知道李斯的心意所属。于是,嬴政任命李斯为长史(丞相府中的总管,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让他参赞军国大事,又赐给他一座宅院。

李斯以为凭借自己的一番高论一定会打动嬴政,封自己一个高官,谁知嬴政却反应很冷淡,心里有些失望,但他又一想,长史就长史吧,反正能跟随在大王身边,自己做得好,早晚会获得升职的机会,总比窝在吕不韦手下作个门客闲人好。

5.投其所好

回到王宫,嬴政叫来贴身太监赵高,让他暗中去打听一下李斯的情况。这个赵高本是赵国旧贵族的后代,后来他全家成了秦王朝的奴婢,赵高本人也做了宦官。

两天之后,嬴政正坐在屋中闲看书简,赵高悄悄地走了进来,将李斯的身世、来到秦国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听完赵高叙述李斯的情况之后,嬴政连连点头,心中对赵高的精明干练颇为认可。而且,更让他高兴的是李斯的功名利禄之心原来如此之盛,那么他终将会为己所用,因为只有自己才能赐与他更高的功名利禄,别人谁也不行。现在想来,李斯也许只把权熏势重的吕不韦当作了自己晋身高位的桥梁。

“大王,奴才还查到关于李斯的一件事情,虽然他这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辩才、机智以至佐政之能都非常人所及,但他却有一个让人难以启齿的癖好——专好年轻美貌的女子。他还大言不惭地说,食色,性也。”

赵高说完,瞅着嬴政,而嬴政也神情古怪地瞅着他。静默了一会儿,而后二人都爆发出爽快响亮的笑声。

过了一会,嬴政对赵高说:“今天晚上,你陪本王见一下李斯。”

“去见李斯?”赵高有些疑惑地问道。

“对,去见李斯。本王只有你一个人作助手,似显孤单,总不能什么工作都让你去为本王做吧!再者,吕不韦手下宾客众多,交游朝中大臣无数,我们要一一收揽笼络,慢慢地搞垮吕不韦的势力,就需要李斯这样的人。因为他曾经做过吕不韦的宾客,对吕不韦的情形也比较了解,更方便我们知道吕不韦的底细。”

“大王英明睿智,奴才佩服之至!奴才认为,既然他专喜欢年轻美貌的女子,那我们就送他个人情,给他一个美人享用,再许他以高官,他一定会对大王死心塌地的。”

“嗯,你说得很好,不枉本王提拔你一场。好了,你去准备吧。”

6.君臣相得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夜幕低垂,西天的一片霞光圣洁地落在咸阳城内,使人们仿佛沐浴在一片神光之中。

掌灯时分,嬴政和赵高带着一名叫灵芸的宫女来到了李斯府。灵芸生得唇红齿白,身体婀娜,俨然一派成熟少女的馨香气质。

看到嬴政来到,李斯连忙跪下说:“不知大王圣驾光临,微臣有失远迎,万请大王恕罪。”

嬴政拉起李斯,对他说:“爱卿,本王初次到来,别无他物所赠,我这个侍女就赠给你吧!”

说着,他将身后的灵芸拉到了李斯的面前。李斯闻听,遂于灯下打量面前佳人,只觉面前少女眼若春波荡漾,粉颊若三月桃花,身材玲珑婀娜,确实是一难得的尤物。

李斯见后喜不自胜,连忙又拜倒在嬴政面前叩谢。嬴政扶他起来坐下,而灵芸也起身袅袅婷婷地坐在李斯身边。玉人在旁,李斯竟然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李卿,你来咸阳就只是为了求一间敝屋藏身,求几石粟以饱腹吗?”嬴政目光直视着李斯问道。

听到嬴政一问,李斯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嬴政话里的意思。的确,他来咸阳的目的可不是来求取一间屋以蔽体、几石粟来饱腹的。要是那样的话,他在楚国就可以得到这些了。他要寻找的是一位英明神武、胸怀天下的君主,去辅佐他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而他也可以借此封万户侯,成为一名权倾朝野的重臣。那么,跟前的嬴政是他所企慕渴盼的明君圣主吗?

“大王,微臣才疏学浅,能得长史之位已觉是上天恩赐了,怎敢再有奢望?”

嬴政知道李斯没有说心里话,他思忖片刻,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本王就告辞了,你要的衣食无忧,本王一定会满足你的。灵芸,你替本王好好地照顾李爱卿,我先回去了。”说完,秦王嬴政毅然站起身,叫上赵高便往外走。

李斯目送二人外出的身影,心中却在犹豫着是否该叫住他们。难道自己要一辈子这样无所作为地老死于秦国吗,自己当初不远万里来秦国的雄心壮志又有什么用呢?嬴政趁夜来见自己恐怕并非只是来给自己送一个美丽可人的灵芸的吧?他犹豫了一下,忽然间便下定了决心。“大王,请您留步,微臣还有话要说!”

嬴政闻言停住脚步,心里暗喜——李斯忍不住了。他慢慢转过身来,李斯已经奔到他的面前,一下子跪倒在地,恳切的说道:“大王,微臣罪该万死,不该欺骗大王,万乞大王饶恕臣的罪过,臣定当为大王尽效死力,图谋统一天下!”

“你不再一辈子作个长史以慰平生了?”

“有大王如此之勇毅圣明,只怕微臣想一辈子作长史都不行了。”

而后,君臣都哈哈大笑起来。 0mWzsVRgIMaNx1A2sDtUuFoc+2FQAtW1B4ZLotYcZ0o2IrctR9clJRttk7lZ5x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