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作为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宰相”位于群臣之首,素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称,曾经让无数人费尽心机、朝思暮想。因为只要登上这个令人垂涎的位置,就意味着达到了权力的高峰之巅,就意味着拥有了对臣僚、百姓的生杀大权,就意味着拥有了对天下财富的支配之权。所以,追逐权力的、追逐名誉的、追逐地位的、追逐财富的人,全部都翘首向往着、觊觎着这个相位,为此他们不惜出卖朋友、倾陷同僚,不惜放弃人格、卑躬屈膝,不惜使出浑身解数、费尽一生心力。

其实,所谓的宰相并不是实际设置的官职,而只是对国家行政首脑的一种泛称(历代只有辽代实有宰相一职)。各个朝代的宰相都另有具体名称,而且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先后出现过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到了明代,宰相的职务被废除,由皇帝亲自处理国政。但天下的事情太多,皇帝实在忙不过来,只能设置内阁大学士辅佐自己。后来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于是,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尽管名称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但宰相的职责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就是为皇帝制定治国纲领和方针政策,总理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事务,领导和监督其他官员。

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时代,国家的治乱兴衰不仅仅在于君主的英明与否,宰相任用是否得当也很关键。一个英明的君主,必有贤相辅佐,像秦始皇与李斯。如果君主年幼无能,有一二贤相辅弼,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如宋神宗与王安石、明神宗与张居正。若君主昏庸,又无贤相,那就难逃衰败的厄运了,如宋徽宗与蔡京。所以,宰相在君主专制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乍然看上去,宰相为百官之长、群僚之首,威风得很。其实处在权力顶端的宰相们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宰相大位有多少人在觊觎着;另一方面,再怎么机巧有时也难免体会不到皇帝的心思;再则,处理具体事务又不能出现大大的纰漏。凡此种种,都使宰相这种职业成为一种跳钢丝、走刀尖的玩命游戏。宰相们既是帝师,又是奴仆;既为虎作伥,弃道德如敝屣,又小心翼翼,稍一不慎,自己也就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

但是不管怎么说,由于宰相们的特殊地位,他们或大或小都成了历史上的名人,他们在帝王的直接授意下,行使着帝王所赋予的一切行政指挥大权,是朝廷中一言可兴邦、一言亦可丧邦的鼎足重臣。然而宰相是不能世袭的,他们大都才思敏捷、智谋过人,上能辅佐天子、下能驾驭群臣。

从秦代至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案可查的宰相共有一千多位,本书从中精选出了七位,多方位、多视角地向读者介绍了他们治国安邦的智慧。全书以自秦至清的朝代先后为序,每代的宰相也以任职先后为序,一相一传。每篇小传的内容包括宰相的家庭情况、政务作为、性格嗜好、趣闻轶事以及死亡原因等,均基于史实,以政事为主,兼及经济、文化、生活,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希望能为现代人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把宰相们的经历编写成一部书稿,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由于时间跨度长,许多重大而且生动的史实被埋没了,如要力图坚持“史家笔法”,就免不了有些“捕风捉影”、妙笔生花,有些还带有文艺色彩。书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遗漏之处乃至缺点错误,祈望广大读者指教。 RjWrHlp8s++5EIP7wONdNv6rqS2KhnTJ+AcXBS1mhNFUtWhoBbLaM0QYj1owVL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