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讲中,我们曾谈到阴阳术数构系中的一个重要图像,就是河图。河图是有关植物与气候的关系图,更是象与数的基本关系图。现在我们要来讨论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图,就是洛书。如图6所示。
图6 洛书
洛书,一般人喜欢把它视同三阶幻方,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所以我不谈。我们现在要来讨论的是洛书数的一些含义。大家来看看洛书的几对数:
1+5+9=15;
8+5+2=15;
3+5+7=15;
4+5+6=15。
外界的气候变了,我们的气立也要跟着变,如果外界的气候变了,而我们体内的气立调节跟不上,那么,就会产生疾病。
也就是说洛书的每条对线上的数,它们的相加和都是15。15这个数是一个节气的数。《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对黄帝的这个提问是这样回答的:“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这里的“气”是“节气”的“气”,不是“卫、气、营、血”的“气”。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正好三百六十天。洛书的数,之所以纵横交错都是15,就是说明气的变化是以15天为一节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它为什么要把5放在中央呢?这个意义很明显,因为比气更小的一个时间单位是候,一候正好5天。一年正好72候,而气是由候构成的,所以将5置于中央。由于候的变化,导致了节气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植物的生长收藏变化,产生了气象的变化。因此,我们习惯上所称的“物候”“气候”两个词,就说明了“气”与“物”的变化都与“候”有密切关系。我们前面所讲的气立密码也跟“候”有密切的关联,外界的气候变了,我们的气立也要跟着变,如果外界的气候变了,而我们体内的气立调节跟不上,那么,就会产生疾病,所以疾病也常用证候来描述。证候,还是突出了一个“候”,说明疾病的这个“证”,是与“候”有关联的。气的基本单位是候,强调候,是把气放在更细微的层次来考虑。每5天就是一个小的变动,3个5天就是一个中等的变动,是为一气,6个气为一时,4个时就构成一年,就构成一个春夏秋冬的循环。以上说的气候,从现代气象学角度讲,可以说是反映了湿度、温度、气压等多个因素的变化。物候反映了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些都与候有密切关系。而我们现在教科书对病候的解释,却认为它只是一个症候群,与候根本没有关系。这里表面上虽然是对一个概念的解释问题,可是实际上它已反映了我们在文化、思想、观念上的断层。《内经》的作者告诉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问题,就必须结合天地人这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但是,我们现在研究一个问题,每每只在人这个圈子里转,由于缺少了另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往往很难说清楚一个问题。
刚才我们谈了洛书中15的含义,也谈了中央5的含义,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呢?我们再看洛书,洛书的四方四隅,除了表空间方位以外,还可以表时间、表月份。我们先来看看四正方位的阳数所对应的月份,每年的十一月前后(农历),气候寒冷,阳气最少,所以其数为一。到了二月左右,气候开始变得温和,阳气增加了,所以数增加到三。到了五月,夏至前后,天气炎热,阳气最旺,所以数亦增加到阳数的巅峰九。到了八月,天气虽然还是比较热,可是远不如夏日的炎热了,所以数减至七。再看东北方位,为十二月至一月这段时间,此时位于季冬孟春,天气仍为一派阴寒,所以其数为八。到了三、四月间,春末夏初,天气渐热,阴寒渐退,所以阴数由八减至四。到了六、七月,天气进一步的炎热,阴寒进一步消退,所以阴数进一步减少至二。九、十月间,已由秋入冬,霜雪严寒,阴气弥漫,故阴数又由二增至六。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由于数的变动,带来了时间、方位的变动,而由时间、方位的变动,带来了阴阳的变动,由阴阳的变动,又带来了气候的变动,真是触一发而动万机,许多复杂的变化因素,都在洛书这样一个构造系统里统一起来了。凭借这样一些构造系统,再结合我们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我们就可以构造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