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经验与思维

近来一些报刊和杂志都在报道有关经络的研究成果,有的同志认为经络的研究已接近完成,可事实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呢?经络是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呢?法国人用十种元素追踪的办法,国内的学者用另外的一些方法,证明经络是存在的。不过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讲,以为经络的研究接近完成,这是不确切的。经络不但不是法国人现在能搞清楚的,更不是某些认为经络的研究已近完成的人所能解决的。也许我们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都难以最终解决。现在我们试着将经络放在传统概念的两个要素里来进行考察。首先,经络应该是一个经验感知的事实。关于经验感知,我们原来的一些同志认为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对经络的一些感知,导致了经络概念的形成,我们的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可是,如果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是不是古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一不小心屁股碰在石头上,正好压在“长强穴”上,又有谁一个不小心,让东西扎在了“睛明穴”上……难道我们的古人就是在跌跌碰碰,一身伤疤之后才发现了经络吗?而且这样能够发现经络吗?如果不能,那么,我们就得认真地研究一下我们古人的经验感知。我们的经验感知,首先包括了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经验感知,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速度”,它是一个经验感知,我们坐在车上感觉车在走,这是经验感知,然后再把它放到数理逻辑体系里进行运算,就能知道速度是多少。那么,上述的这些经验感知,是属于常规范围的经验感知。现在已经证明,在人类的经验感知里,还存在着非常规范围的特异感知,这种感知,可以“看见”经络的存在,可以“感觉”经络的存在,现在还有不少具有这种功能的人,他们都能看见经络在走。我在对一些儿童进行专门的训练后,他们都能清楚地描述经络的走向,也能描述经络的颜色,他们是“看见”的,不是刚才说的,用全身的伤痛换来的。有了这种感知,再加上阴阳术数构系,这就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概念要素。我们在探讨中医的概念时,就应该参考这些要素。

在谈论概念的时候,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黄帝外经》的有无问题。我认为《外经》是不存在的,但问题是《汉书》里面有记载。一般的说法,因为有《内经》,所以应该也有《外经》,这是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思辨规律的结果。那么,我凭什么说没有《黄帝外经》呢?我凭的是对历史的考证。现在都在说中医现代化,现代化可以提,可是要谨慎。目前,我认为讲现代化,只能引进两个人的观点,引多了就会犯错误。这两个人,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就是钱学森。

爱因斯坦很重视科学史的考察,他认为一部历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就是外部历史与内部历史。历史存在着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它的外部就是历史文献,我们考证《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由于我们看见有记载,《汉书》上有记载。可是我们找不到这部经,这够了没有呢?还不够,历史还有它的内部特征,而对内部特征的判断,只有文献基础的证实,还是不够的,文献基础只意味着对历史外部特征的把握。这里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它的一定构造体系里进行思维,这种思维就是直觉判断。我们对《内经》《外经》进行考证,首先我们指出它们外部特征的文献记载,在《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段话:“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六合”,在我们传统文化里是指的宇宙,六合内外,即宇宙的内外。宇宙之外存不存在呢?肯定存在。但你无法去讨论它,因为你的感知能力再强,也无法感知到宇宙以外的东西,所以对于六合之外的东西,圣人是存而不论的。那么宇宙之内呢?宇宙之内可以论而不议,论是讨论、商讨,是少数人从事的事业,但他不做最后的争议,不去议它的是非与否。我们掌握了上面的资料以后,再来看《内经》的情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说:“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从这段经文我们知道,原来《黄帝内经》是黄帝跟岐伯,联系宇宙谈论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的书籍。因此,很显然,内是六合之内的意思,是会通六合的意思。由于六合之内是可论的,因此,黄帝跟岐伯谈论了上述内容,谈论了整部经的内容,而这些都是会通六合,是“六合之内”的事。所以《内经》我们就不能理解成是讲内科的多,或者是感觉很奥妙,要把它放在金匮内,不外传。显然《内经》没这回事,因为黄帝一再提到要教以万民,共登寿域,不会说秘而不传。明白了《内经》的含义,我们当然就可以下一个《外经》不存在的结论。“六合之外”是存而不论的,连论都不能,何谈有经。

上面谈到《内经》所说的“会通六合,各从其经”,这个经指的是什么呢?其中的一个就是宇宙之经,宇宙分成几经呢?五运六气就是谈论这个问题,就是谈论宇宙的每一条经怎么跟人的经相结合。宇宙之经分六条,或说六个系统,六个层次,即三阴三阳,这三阴三阳是: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宇宙六经实际上也包含了天体运行的六个区间。天体的运行虽有不同层次,但,先从主要的层次,也就是运气所说的主气层次看,每年的十二月中,从西元的1月21日至3月21日,是厥阴区间,或者说厥阴主事;从3月21日至5月21日,是少阴主事;从5月21日至7月22日,是少阳主事;从7月22日至9月22日,是太阴主事;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是阳明主事;从11月22日至1月21日,是太阳主事。上面的这些区间很重要,是人的脏腑、经络与宇宙之经相联系的一个标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与肝联系最密切的经,称为足厥阴肝经;与心包联系最密切的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与肾联系最密切的,称为足少阴肾经……以此类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经络研究哪可能基本完成了呢?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是太少太少了。所以我认为中医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够我们整个人类的科学永远地使用下去!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永远地可以从我们传统文化体系的概念中、从传统文化的思想里吸取营养。我们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向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思考。我认为,中西医在这个层次上的结合,要比原来那个层次上的结合好得多。这需要大家端正思想。中西医的课程安排也是如此,要和平共处,妥善协商。中医院校要学中医,也应该学西医,在这个观点下学习中西医,都是大有好处的。而对中医的研究,也应该抱着这种精神,用这种认识论,用这种方法去研究中医的话,中医就会很清楚,我们大家就不会感到是被迫学中医,而是我需要学中医!

我们刚刚讨论了经络与宇宙的联系问题,由于我们对宇宙的研究还没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有相当遥远的一个时期,那么,处在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思维在这个时候,也许就是最能发挥作用的环节,这一点古人早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爱因斯坦说过,单凭经验是永远不能构造知识的。对于现代科学来说,需要的是借助逻辑、数理知识,所以现代科学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数学永远走在各门科学的前面。特别对于物理学来说更是这样。现在数学上的很多东西没有看到它的直接用处,原因是一方面经验的积累还不够,再就是没有能够很好地找出它的对应结构。现代物理学,特别是20世纪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海森堡对量子的贡献,是由于他找到了矩阵这个数学基础,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显得更加离奇了。我们很难说它是建立在很多的经验体系上,因为经验很难使我们体会到光线的弯曲。而爱因斯坦在没有体验到光线弯曲的时候,凭着他的思维,再借助于黎曼几何与张量力学这种数学结构,就使爱因斯坦建立起了广义相对论的方程。这也告诉我们,数学里的某些分支,是在经验事实前就建立起来的,可是数学家为什么能够凭空想象出那些数学体系和分支呢?这就要探讨到人类的认识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数理逻辑体系,当然要经验的积累,一旦经验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经过抽象建立数理逻辑体系。在数理逻辑体系里,我们可以运用抽象运算,派生出很多数学分支,再在客观的环境里寻找客观的内容,这是现代科学的方法。我们也一再强调过,传统文化的特点是阴阳术数构系,而阴阳术数构系是不同于数理逻辑体系的,但是通过这个体系或构系的演变,可以派生出很多的东西来,在这一点上,它们有类似之处。而在我们应用阴阳术数构系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内经》的基础上,是否早就存在阴阳术数构系呢?这个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具体的说,我们今天讲了商高定理(即勾股定理),讲了河图,下去还要继续讲洛书,而河图、洛书、太极这些体系,存在于《周易》里面,表面看起来,《周易》里面好像没什么东西是谈医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要学《周易》,学《内经》要学《周易》,学中医要学《周易》,不通易就不行。原来《周易》是专门研究阴阳术数构系的,或者说《周易》的一些东西就是阴阳术数的具体运算。因此,我们要解开中医这个谜,还得要下功夫,先解一解《周易》的谜。 bmSO8LNONb3zqVrJ94+89tcEYlgMhjSrIn3LFyrHHuvgXfmwjo65TP5De7x0LO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