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石刻历史

大足,758年建县,以其境内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隶属昌州。

885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1279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县。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完成。

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于明、清、民国,经六个朝代,约1300年,形成两个造像高潮、两个中心地带,一是晚唐五代的北山造像;一是宋代的宝顶山造像。

大足石刻在学术上可分四个时期,即唐前、后期,前、后蜀期,北宋、南宋期,明、清、民国期。开创了我国宗教石刻艺术的一个时代,即“大足石刻时代”。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650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20龛。直至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

892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

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907年至965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为蜀国,史称前蜀、后蜀,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

965年至1077年的百余年间,摩崖造像停滞,至今全县未发现一龛当时的纪年造像。此时寺院内供养石刻圆雕造像兴起。

今有遗迹可寻或有文可征者,县东有大钟寺,县西有石壁寺,县北有延恩寺等多处,仅大钟寺一处,就出土佛教圆雕纪年造像百多件。

1078年至1173年的近百年间,大足石刻造像掀起第二个高潮。

1082年大庄园主严逊舍地开凿石篆山释、道、儒“三教”造像区起,县境内摩崖造像此起彼伏,先后开凿出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2处。南山、石门山造像区和北山多宝塔均于此间建成。

892年的北山造像区,历时250多年,1146年建成。

1174年至1252年的70余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

赵智凤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我国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

其间县境其它处造像基本停滞,四方道俗云集赵智凤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宝顶山竞技献艺。宝顶山成为我国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

892年至1252年的360年间,大足先后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4处,造像数量占大足石刻总数的80%左右。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凿于892年外,其余均为1082年至1252年的170年间建成。

南宋晚期,北方蒙古军团南下,大足石刻因战乱导致造像中断。至明代永乐年间,摩崖造像方渐复苏,一直延及晚清。

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五百多年间共有摩崖造像39处,其中虽不乏佳品,但多为小型造像区,造像数量也不足今大足石刻造像总数的20%。

13世纪末和17世纪中叶,大足曾两度遭受兵燹。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宝顶山圣寿寺两次焚毁、两度重修外,摩崖造像一直保存至今。 ey2Z43UK8ojSZ2UceZdvrZuV+lOl5afOkigc7HR/9+EQB3Sd4TPvjfWzt8QzNR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