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wēi)子启是商纤王的庶(shù)兄,子姓。周武王灭商后,实行“兴灭国、继绝世”的政策,把微子启封到后来的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以奉成汤之祀。宋国至春秋时发展成为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
据汉代著名学者蔡邕(yōng)所撰《朱公叔鼎铭》说: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有个儿子叫公子朱(姓子名朱),公子朱的后代以父名为氏,成为子姓朱氏。
关于子姓朱氏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东汉人刘珍撰《东观汉记·朱晖传》中说:“(朱)晖之先宋微子之后也,以国氏姓。周衰,诸侯灭宋,奔场,易姓为朱。”
意思是宋微子的后人有一支以国名宋字为姓,春秋时宋国灭亡后,这支宋姓王族逃到杨山,也就是后来的江苏场山县,改姓朱,再于秦汉时徙居河南南阳,到东汉初年,发展成为南阳大族,出现了朱祐、朱晖等著名人物。此后经久不衰,直到唐、宋时,南阳一直都是朱姓著名的郡望。
朱姓的郡望主要有:吴郡、沛国、河南、凤阳、丹阳、太康、钱塘、永成、义阳等九个。除了与郡望同名的堂号外,朱姓堂号主要还有居敬、白鹿、折槛、紫阳、槐里、两仪、玉奇、明伦、婺源、新安、金陵等。
其中“折槛”堂号源出汉朝槐里令朱云。当时大臣张禹霸朝欺民,深得皇上信赖,朱云犯颜直谏,奏本杀禹,没想到触怒皇帝,在被推出午门砍头之时,他死抱殿槛,仍面不改色历数张禹罪恶事实,大讲除奸臣保社稷之道理,直到发生武士在拉朱云时把殿槛折断,武士与朱云一起倒地时,皇帝才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所感动,并醒悟过来。
后来皇帝处理了张禹,奖励了朱云,并且留下了断残殿槛以提醒自己,也要求大臣向朱云学习,敢于向皇上提意见。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57%,排存第六位。
我国朱姓产生过许多世家大族,出现过无数名人,在历中的长河中表现得轰轰烈烈。先秦以来,朱姓称帝者25人,先后建立了高句丽、秦、汉、后梁、明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