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为武汉大桥选址

1953年2月16日深夜,农历大年初三,毛泽东在建国后第一次回到了阔别25年的武汉。

第二天,他请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几位领导人吃饭,席间谈到了武汉长江大桥勘测情况。

早在1950年,铁道部就开始讨论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方案。当时的武汉长江大桥,并非一开始就选在龟、蛇二山之间。

据当时负责大桥的美术设计的原中铁大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寰澄透露,当年大桥选址方案有8种。

其中,专家倾向于3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从武昌的凤凰山到汉阳的龟山;第二个方案是从武昌的蛇山到汉阳的龟山;第三个方案是从武昌的蛇山到汉阳的凤凰山,即现汉阳莲花湖旁。

根据基础施工难易、造价、保护文物等角度的比较,对这3种方案的审定结果,是确定了武昌蛇山到汉阳龟山的总线路,因为经过比较,这个方案的造价是最低的,跨江长度也是适宜的。

毛泽东在听取中南局领导关于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在勘测钻探的汇报之后,非常高兴,于2月18日下午,兴致勃勃地到黄鹤楼一带亲自勘察长江大桥的地址。

这天是农历大年初五,雪后初晴,蛇山引来了不少游人,黄鹤楼下更是熙熙攘攘。

其实,这座黄鹤楼实际上并非真正的黄鹤楼,真正的黄鹤楼已在1884年被大火烧毁,此楼名叫“奥略楼”,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湖北学界为旌表张之洞在鄂的德政而修建的。因其形制模仿黄鹤楼,楼前也如原黄鹤楼一样悬挂着一块“南维高拱”的匾额,故人们习惯称其为黄鹤楼了。

0毛泽东是在2月15日离开北京乘专列沿京汉线南下的。在17日晚请地方领导人吃饭并听取汇报时,他着重谈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毛泽东说过渡要有办法,像从汉口到武昌,要坐船一样。还说过渡时期类似过桥,走一步像是过渡了一年。

他打这种比方也是有来由的,因为中南局汇报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情况,这可是件大事!

早在20年前中央苏区的工农兵大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大家:“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地,他的目光还是首先投向了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951年7月,他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2年10月,他指示:要把黄河的事情的办好。

如今,他又开始高度关注这座关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大桥了。

在昨晚关于桥址方案的汇报中,有8条可供参考的桥址线,他今天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踏勘这条桥址线。

毛泽东远眺滔滔长江和武汉三镇,时而沉思,时而微笑。他想起“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黑暗岁月,也憧憬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前景。

利用龟、蛇二山作为天然的引桥基础,乘山势把两岸长达数百米的引桥筑在上面,不但基础可靠,而且比在平地上建造起架空的高大引桥大大地节约了工程造价和施工时间,很自然地使这两岸长蛇似的引桥与正桥连接起来。

毛泽东观察着、思考着。突然,被游览市民发现了,他立刻陷入群众的包围中,欢呼的口号声震耳欲聋。

毛泽东用那浓重的湖南口音笑着说:“真是下不来的黄鹤楼哟!”

这笑语中饱含着多么复杂的情感:换了人间的欣慰,事业成功的自豪,任重道远的自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这条桥址线是满意的。

这就是现在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址线。 qIqy9ftHU7mi1V5qVqFxjMkhpQ0ZHoMEo3+Iwx13rak1FFE1k38crE02eLvEIN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