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油建队建成黄河岸输油管

1967年开始,胜利油田进入了全面开发、持续发展的阶段。

1968年至1970年,胜利油田先后开发建设了东辛、永安、郝家、滨南、尚店5个油田,逐步形成了我国又一个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这个时期开发的滨南油田已形成年产30万吨原油的规模。

然而,在当时,北油南输被天堑黄河无情阻断。尽快进行管线穿越黄河的施工,把黄河两岸的管线连接起来,畅通一条输油动脉,就成为油田地面建设中的一项非常急迫的工程。

1968年,胜利油田确定进行穿越黄河施工,建设滨纯管线。

同年,油建指挥部接受了施工任务,由油建三大队二中队具体施工,设计室负责提供设计方案。

在当时,穿越黄河铺设输油管道,在胜利油田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石油建设史上穿越大型河流也无先例,无经验可循。

油建指挥部的领导和设计室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清楚,只有了解黄河,认识黄河,才能提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为此,他们多次亲临现场勘察,先后提出了三套施工方案:

一是“铁塔悬索架空跨越”方案。因实施这套方案工程浩大,成本高,器材缺乏,此方案被否定。

二是“河床铺设”方案。因考虑到黄河是地上河,河床多变,河底淤沙深度达4米,管线铺设后遇有汛期,势必被洪水冲跨。此方案也被搁置。

设计人员在重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运用“顶管法”穿越黄河。

这种方法就是在黄河岸边,在一个低于河底一定标高的操作坑中,用动力源将预制套管的输油管线顶入设计土深度,然后从黄河底下较深的地层穿过。

该方案在当时也属尝试,但依据条件比较切合实际,经慎重研究,最后各方同意确定实施此方案。

1969年6月,在六干河进行了穿越实验。此项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测试动力源的顶推力,二是观察管线在土层中推进的情况。

在进行穿越实验的同时,黄河穿越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选址、挖操作坑、在黄河岸边砌挡土墙、安装动力设备等。

1969年8月,穿越黄河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具备了施工条件。

油建指挥部组建了以李尚林指挥为首的前线施工领导小组,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有刘德润、张长安,技术工人有郭林、黄仁智、刘碧轩、杨玉霖、吴文林、刘振远、常云山等一批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

施工队伍以三大队二中队为骨干,设计室人员配合。

这次黄河穿越工程施工历时11个月,先后经历了11次失败和挫折。但全体干部、职工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失败一次,总结一次,改进一次,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穿越成功。

第一次穿越失败是在刚刚施工不久,管线在挡土墙内拱起,经过分析原因是管线受力点不合理所致。

经改进管线固定点的间距,使受力点和固定点达到稳定,避免了这一现象再度发生。

然而这次失败是在穿越150米以后,管线受阻,顶不动了,施工人员都很着急。

经采取加力的措施又向前推进了20米,但随后无论怎么加力管线也不前进。这说明遇到了新问题,但管线在河床的下面,具体情况不明。

最后,前线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请北海舰队的潜水员下水摸清情况。

请来的潜水员下水后,摸到了拱出河床的管线。

面对这一情况,只能采取往回拖的措施,查清管线受阻的真实原因。

按照技术要求,往回拖管线必须留20多米管线于河床。但在拖管时,却把管线全部拖了出来,结果河水随着管线涌进了操作坑,由于抢堵及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

但是,后来抢运顶管器材、排水、降水、清理操作坑,又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同年10月,施工人员又进行了第三次穿越,管线顶到270米时,又发现受力下降。

这一次采用了压风机、送风看水花的办法,发现管线又拱出河床,无奈又将管线拖回。

经过认真分析,结论是套管的钢性不够,在较致密的轻亚粘土中穿越时,管线不能吃力,造成了上抬拱弯的事故。

于是,施工人员就采用增加套管的办法,把原来的直径219毫米套管变为导管,再套了一层直径325毫米的管线,增加了刚性,增强了顶力。

第四次穿越开始比较顺利,当管穿到303米时,因为河床土壤比较疏松,管线弯曲,顶出了水面。

为切实解决管线上抬的问题,技术人员精心研究,提出继续增加套管,采用犁铧尖技术。同时,又增加了直径426毫米的套管,增强刚性防止管线顶弯,管头改变成45度锋尖管头,使管端在穿越中逐渐下倾,可防止管线上抬。

为了能准确判断管线在河床下的走向和深度,施工人员还成功试制了能测深15米的地下管线仪,以便掌握管线在河床中的推进情况。

工程施工到12月份,天气严寒,套管内水结冰,施工困难很大,被迫停止施工。

在暂停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安装了锅炉,日夜不停地送热气化解管内冰冻。

1970年3月,在进行第五次穿越的时候,对前几次采用的“水力冲刷顶管法”做了合理改进。

过去使用清水冲刷,容易造成管壁外土质疏松,使管道四周的土壤垂直压力和侧压力加重,增加拖动摩擦阻力。

采用“湿顶法”,即用钻井泥浆代替清水,并加大排量,控制适当的粘度和回压后,在管道的外径和地层之间形成了一个“井筒式”,这样既降低了土壤对管道的垂直压力和侧压力,使摩擦阻力大大减小,也不易造成垮塌。

另外,使用“湿顶法”的顶力比“干顶法”的顶力也小得多。

1970年6月中旬,管线穿越累计达12次,穿越河床320多米后,又遇到障碍。

这次是遇到了新情况,中国北方到了雨季,如果上游伏汛下泻,洪水猛增,将会给穿越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同时,管线已穿越黄河320多米,剩余的150米管线如果再继续用顶管的方法推进,还需费些时间,将影响到原油生产。

因为此时滨南油田地面配套设施全面竣工,急等这条管线投产。

根据剩余管线处在水深1.2米的河滩中进行施工的实际情况,前线领导小组决定采取围堰抽水焊接管线的办法,尽快完成施工任务。

围堰抽水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毕竟是第一次搞,在围堰使用什么材料上遇到了麻烦。

最初的设想是打桩用钢板硬性材料围堰,但经与当地有经验的河工商讨,此种办法不可行。原因是钢板等硬性材料对水的阻力大,相对水流对钢板的冲击力也大,大面积围堰强夺河道,有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根据河工的建议,用软材料围堰比较可行。软材料围堰就是用秸杆、荆条打捆连结,用木桩固定后,再投些石头。这样做既可挡水,又能抓住泥,使围堰与河底结合。

使用软材料围堰,必须在短时间内筹集到100万斤荆条和100万斤秸秆。这对施工人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听到石油战线上的困难后,当地政府和民众给予了大力支持。当时,很多农民为了帮助管线施工所需要的软材料问题,都把自己留下仅有的一点作为柴禾的秸秆贡献了出来。

就这样,三天之内,当地农民用小推车、地排车把工地所需的200万斤软材料,全部送到了工地。

同时,当地政府又调集了5000名精壮劳力,连续奋战15个昼夜,进行了围堰施工,建起了围堰。

6月30日上半夜,施工人员在管线末端下挖4米找到管头,并发扬连续作战的会战精神,使管线碰头焊接成功。

后半夜,河流量每秒由300立方米猛增到800立方米,但此时管线已经穿越黄河,实现了全线贯通,向党的生日献了一份厚礼!

滨纯输油管线的建成,输油管线首次穿越黄河,完成了北油南调的咽喉工程,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谱写了输油管线首次穿越大型河流的新篇章。

更为重要的是,输油管线穿越黄河的完成,成功解决了胜利油田的原油外输问题,为胜利油田的顺利扩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此,胜利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极大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胜利油田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l3Cry//hCLQ11AvxD/d38ip08mOoBzGQ7Uo+gBOoE7Sw0ExADTMMSWjy0I6XqH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