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党中央提出建设总路线

1958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由刘少奇代表中央在会上作《政治报告》。

在这次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正式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出现在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实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即指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刘少奇说: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通过这些,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刘少奇说,虽然这条路线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考验,并且使它继续发展和完备起来,但是它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是可以确定下来了。

刘少奇讲话结束后,毛泽东又饶有兴趣地就总路线有关的内容作了讲解。毛泽东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两句是非要不可的。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好,我们一个党也好,全国人民也好,没有一点劲,或者劲不足,那不好办事。所以,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是要跟先进看齐。

毛泽东还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两个口号跟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合起来,我看很好。这样一个提法恐怕也是一个新鲜的提法。这是反映了人民的干劲,好像大跃进中间的干劲,反映了人民要争上游。这个干劲有个量的问题。现在用“鼓足”这两个字,恐怕比“鼓起”好。鼓起,早已鼓起来了,你还要起?问题是足不足。有一分干劲,也有两分干劲,有三分干劲,有四分、五分、六分、七分、八分,至少也得个六分、七分,最后是八分、九分,十分就足了。干劲会有不同的。

“鼓足干劲”,这个话是个新话。

“力争上游”是从前就有的,但是现在有新鲜意义。什么叫力争上游?在我们国内,无非是争“四五八”。又比如,长春汽车厂增加的投资不多,而产量要比过去的设计能力增加一倍以上。鞍山钢厂,现在不增加投资,而钢产量可以提高。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四五八”是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的12年内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地区粮食亩产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亩产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亩产达到800斤。

毛泽东又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在外国人看来恐怕不大懂。这里头也没有个主词,什么人鼓足干劲?本来想前边加一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积极因素”当作个主词。现在想,世界上也有那么一些怪事,不要主词也可以。我们这个6亿人口就是我们的主词。所谓鼓足干劲,大家知道,就是6亿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干劲。

在刘少奇的报告和毛泽东讲话以后,与会代表经过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这条总路线。

总路线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它在实践中能发挥全党和全国人民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开辟新局面、创造新成果。 RhyzKTUcO8vbPoVNCCxHpQE9tdSWoxhiq/NKwWLJm0/0Dy2Fa1m83/2+rLWEZh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