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前面我们说,大脑记录信息有三个步骤,编码和存档都是往大脑里“装”东西,提取是把信息从大脑里提取出来,比如把课文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但为什么提取也是“记录信息”的一部分呢?

这要从记忆的遗忘现象谈起。遗忘是学习中最常见的现象,我们都经历过付出很多时间学习,但到了考场上却头脑空空的状况。

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想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遗忘规律。到底我们记住一件东西后,会在多长时间后忘记呢?

他创造了一套由各种音节组成的、没有真实含义的符号,数量有2000多个,然后他开始背诵这些符号,刻意在不同时间之后检查自己还能记住多少。

在经过长时间、大量的记录之后,他发现遗忘的比例似乎有个规律:学习一小时后,大约会忘记50%的信息;一天之后,大约会忘记70%,剩下的30%被忘记的速度则较慢。他发现记忆保持的比例是随着时间拉长,呈现曲线式下降,借此绘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它也成了后来的心理学家研究“学习”和“遗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艾宾浩斯还发现一个特点:只要学习后定期复习,同一批信息就会被忘得越来越慢。换句话来说,它们所呈现的遗忘曲线就会越来越平。当我们忘得较慢时,复习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拉长,甚至一两个月再复习一次,也可以记住大部分知识。

在遗忘发生之前,再去记忆一下,能够减缓遗忘,记得更久。

你可以参考这个时间的间隔,来做复习计划——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习当天:第一次复习

学习隔天:第二次复习

三天后:第三次复习

一周后:第四次复习

两周后:第五次复习

一个月后:第六次复习 BYAQEc0eUAuFL1+sXuzyFpqHqTOsESxQatUFXc0u0Zn4Mfto9phG6lLty+nx9c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