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八法则,企业80%的价值创造来源于20%的岗位,只有识别出这些关键岗位,并将核心组织能力放在关键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的完善、优化、调整上,抓住重点,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什么是关键岗位?MBA智库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的,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关键岗位”理解为对现在的业务运行和未来的业务成长至关重要的岗位。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识别关键岗位的过程中出现识别不准或识别错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和理解以下三点。
1. 企业战略会影响关键岗位
即使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只要战略价值取向不同,业务侧重点必然不同,对应的关键岗位也会有所不同。
2. 关键岗位可能存在于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层级
对于关键岗位,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所有的高层都是关键岗位。其实不然,企业中很多支持性部门的高层对企业战略和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因而不能算作关键岗位。
3. 关键岗位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岗位群体中
在识别关键岗位时,很多企业习惯关注管理岗位,而忽视一些基础的、与客户接触的岗位,这是有失偏颇的。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础的、与客户接触的岗位才是关键岗位,如领军型人才和岗位、核心业务中的基层岗位、核心技术岗位、新业务岗位等。
确定一个岗位是否属于关键岗位,需要综合考虑岗位的战略影响力、绩效变动性、顶级人才影响和顶级人才稀缺性四个因素,并通过以下十个问题的评分来确定。关键岗位评定表如表2-9所示。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参考上述关键岗位评定表对关键岗位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组织研讨,确定企业的关键岗位,进而识别关键人才。
表2-9 关键岗位评定表
不同的企业由于所处行业和战略、业务的不同,具体的关键岗位也会存在差异。企业的关键岗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进行动态调整的,关键岗位的动态管理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对关键岗位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结果产出;二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三是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为目的;四是坚持动态转换、绩效联酬、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和持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