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片幽情冷处浓

又到鲜鱼口。一条比大栅栏历史还要久的老街,前些年被整治一新,变成北京小吃街。在街南力力餐厅和通三益的位置,以前有座二层小楼,是联友照相馆。力力餐厅和通三益干果店,以前都不在这里,在前门大街东侧。

正是中午,站在这个位置上,阳光直泻,照得我额头上渗出汗珠。通三益门口东侧吹糖人的小摊围着几个外地人。心里想,他们谁会知道这里原来是家照相馆呢?又想,即便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一条老街,跟一个人一样,如今都时兴整容,觉得整过的容貌,比爹妈给自己的面庞要好看。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就这样天经地义地发生着变化。

十多年前,我到这里的时候,联友照相馆的二层小楼还在,只不过变成了一个洗印照片的商店,破旧不堪,门可罗雀。我走进去,询问店员联友的历史。店员的岁数和我差不多大,知道的事情比较多,他告诉我,联友好多年前就不再是照相馆了,但还属于照相器材公司管,后来勉强经营洗印照片,现在就等着迁拆,看以后怎么安排了。

我问他,没有可能再把联友照相馆恢复起来吗?他摇摇头说,大概不会。然后对我说,你知道现在照相馆不好经营,都改影楼了。你看前门大街上的大北照相馆,以前多红火呀,现在行情也差多了。

他说得没错。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也许,只有住在这附近的老街坊,对联友照相馆才有这样的情感。

在北京照相馆发展的历史上,第一家照相馆,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开设在琉璃厂的丰泰照相馆。对比丰泰,联友照相馆的历史没有那么长,它是民国后期开张的。但是,对于鲜鱼口这条老街,它却是第一家具有现代味道的店铺。自明清以来,鲜鱼口是以鞋帽铺为主的老街。那时候的鞋帽都是手工制作,传统农商时代的产物,照相馆可是洋玩意儿,无疑给鲜鱼口老街带来点儿维新的感觉。这感觉,就像前门大街1924年新建起的五洲大药房,那颇有洋范儿的大钟楼,和它“五洲”世界味的店名一样,专门经营西药。五洲和联友前后脚开店,颇有些与时俱进的意思。

和这位老店员聊天,他告诉我,联友的位置是原来的会仙居。会仙居是现在天兴居炒肝店的前身。会仙居开业在同治元年(1862年),地道的老字号,一直经营炒肝,生意不错。现在有名的天兴居是1930年前后开的后起之秀。只不过最后的竞争中,后来者居上,会仙居被天兴居吞并。会仙居的地盘出让之后,原来的二层小楼便改建了联友照相馆。

在鲜鱼口老街上,我一直以为联友照相馆多少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这倒不是因为它是舶来品,由于它依托原来会仙居二层小楼的格局,并没有过多的改造,起码没有像五洲大药房那样立起一个欧式的钟楼来。它的门脸不大,只是多了一个橱窗,里面陈列着几张照片而已,其中有的照片,用彩笔上色,显得那么鲜艳,又那么不真实。从我家穿过兴隆街过小桥路口,走进鲜鱼口,一路都是卖点心卖百货卖鞋帽甚至卖棺材的传统老店铺,偏偏它不卖东西,而是为你服务,当场还拿不走照片,得等几天之后,才能够取得。这让小时候的我对它充满好奇,也有几分期待和想象。

那时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照相还不普遍,除了证件照,或者全家福,一般不会去照相馆。我和弟弟有生以来的第一张照片,是在那里照的。那是1952年,生母去世后,姐姐为了担起家庭的重担,远走内蒙古去修铁路,临走的时候,带着我们到联友照了一张照片,全身,为的是特意照上我们为母亲戴孝穿的白鞋。那一年,我5岁,弟弟2岁,姐姐不到17岁。

以后,姐姐每一年回家,总会带我和弟弟照一次相,每一次都是到联友照相馆照的。在前门一带,照相馆并不止联友一家,起码,在前门大街东侧有大北照相馆,西侧有中原照相馆,劝业场的三楼也有照相馆,但是,姐姐只选择联友,便也连带着我对联友多了一份由衷的感情。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那三家照相馆立足于前门外,都晚于联友。大北尤其晚,它是1958年由石头胡同迁到前门大街上的。如今,其余几家照相馆都从前门一带消失,硕果仅存,只剩下了大北一家。每次路过大北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联友。

记得最后一次到联友照相馆照相,是我高二那一年即1965年的冬天。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就来了,一切都乱了套,我和弟弟分别去了北大荒和青海,姐姐再回到北京,看到我们姐弟三人,分在三处,远在天涯,来去匆匆之中,只剩下了伤感,失去了照相的兴趣。

姐姐八十大寿,我去呼和浩特看姐姐,看见她家写字台的玻璃板底下放着一张照片,很长,是姐姐把那时每次回来探亲时候和我及弟弟照的那一张张合影,洗在一起,像是电影的胶片一样,串联起了我们童年和少年的脚印。想想是从1952年到1965年14年来的照片。那是我们姐弟三人的一段记忆,也是联友照相馆的一段断代史。

心里明镜般的清楚,如果不是刚刚在姐姐家看到这如糖葫芦般一长串的照片,我也不会想起到鲜鱼口来。只是,联友照相馆已经不在了。十多年前,它还在呢,这么快,像梦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站在中午暖洋洋的秋阳下,站在遥远却清晰的记忆深处,眼前忽然晃动起这样一幅画面:每一次姐姐带我和弟弟到联友,照相之前,姐姐都会划着一根火柴,燃烧一半时吹灭,用火柴头儿剩下那一点点碳的灰烬,为我和弟弟涂黑眉毛。照相的师傅总会看着我们,耐心地等姐姐涂完,然后微笑着招呼我们过去,站在他那蒙着黑布的照相机前。

想起了纳兰性德的一句词:一片幽情冷处浓。他说的是芙蓉花。我想的是联友照相馆。

2021年10月26日于北京 8LPjM3ENULIZjla3tYsLmzpNVNNCaUX0/hBSxxivGN6bIKvL103EkhX1iAE9XQ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