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哪里人?

学敏、明哲,你们好。我们这一期要讲的,是墨子的哲学思想。

夏天到了,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在户外活动总要提防火辣辣的太阳。可是每次一提起墨子,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阳光炽烈的古老大地上,墨子率领门徒,匆匆忙忙奔走在各国之间,只为了宣扬他的学说,让天下人都懂得相爱;远远望过去,只见蒸腾的热气里,一个个黑色的身影在晃动。

明哲问:“老师,我知道‘墨’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黑。墨被当成姓,实在少见。墨子会被称为墨子,是不是因为他被太阳晒黑了?”

史老师笑道:“墨子的肤色的确比较黑。他的门徒也一样。据《墨子》这本书记载,墨子的大弟子叫禽滑(gǔ)釐(lí),跟了墨子三年,手掌和脚底都长满了茧,皮肤也变得黝黑。那是长期在日头底下奔波劳碌的结果。可是墨子之所以被称为墨子,并不是因为他被太阳晒黑了。”

学敏说:“老师,明哲刚刚的问题是乱讲的。我们都很清楚,墨翟(dí)会被称为墨子,是因为他姓墨。这就像孔丘姓孔,因此被叫作孔子;孟轲姓孟,因此被叫作孟子;庄周姓庄,因此被叫作庄子。”

明哲一听学敏这么说,一下子来劲儿了。他最喜欢和学敏抬杠,故意找碴儿似的提出来一个问题:“那我可要请教了:孔子姓孔,但他的学说被称作儒家,没被称作孔家;庄子姓庄,但他的学说被称作道家,没被称作庄家;韩非姓韩,但他的学说被称作法家,没被称作韩家。在先秦诸子百家里,为什么独独墨子姓墨,而他的学说被称作墨家呢?”

明哲说完,补上一句:“我刚刚的问题可不是乱讲的,其实是在质疑墨子根本不姓墨。”

“哦……”学敏一时语塞,还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哈哈,答不出来了吧?”赢了一局,明哲这下可乐了。

“是啊!墨家会用创始人的姓来命名,的确不像诸子百家一般的做法。”学敏不禁问史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墨子真的不姓墨?”

史老师呵呵一笑,说:“墨子姓不姓墨,的确是个疑问。想不到明哲一开始就能提出这样的疑问,好厉害呀!”

明哲不好意思地说:“不瞒大家,我昨天上网仔细查过一些关于墨子的资料。我看到网上有人这么提,就顺便拿来问了。”

学敏哼了一声,说:“好家伙!原来是预先做了功课。”

史老师说:“墨子的身世问题较多,自古以来一直有人在做研究。这种研究就像在问墨子:‘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哪里人?’直到今天,学界已经有了比较确定的结论,你们慢慢听我讲吧。”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声势很大,不亚于儒家。但是,到了西汉,墨家几乎销声匿迹,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墨子的介绍也仅有二十四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从司马迁这段短短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历经数百年之后,墨子的形象在西汉人的心目中已经相当模糊了。

根据著名学者钱穆的考证,墨子生于公元前480年,他出生的第二年,孔子便过世了。墨子与孔子不是同一时期的人。

墨子于公元前390年过世。约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

根据这种说法,墨子挺长寿的,活了90岁,主要生活在孔、孟之间。

关于墨子的生卒年,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这种说法与前面的说法差距不算大。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墨子担任宋国的大夫,后人根据这一点,认为墨子应该是宋国人。

在清代,有学者根据《吕氏春秋》的注解,并参考《墨子》一书里墨子和楚国鲁阳文君的对话,认为墨子应该是楚国鲁阳人。鲁阳位于今河南省中部的鲁山县。据现代学者研究发现,《墨子》一书出现不少鲁山的方言,连河南人平常爱说的“中不中(行不行)”的“中”,在书里也找得到。

在清代,还有学者主张墨子应该是鲁国人。从20世纪的30年代起到80年代,有些学者进一步指出墨子的故里就是现在的山东滕州。相对于宋国人说和楚国人说,这种说法的支持者比较多。

现在的山东滕州在春秋时期叫作小邾(zhū)国,早先是宋国的附庸,后来被鲁国占据,到了战国时期又成了齐国的边城。

小邾国地处鲁国偏远的南方,自古以来被称为字义不太好的“夷”,却拥有独特的文化。学者杨义指出小邾国拥有信奉天鬼和崇拜大禹的传统,国民生性柔顺、珍爱生命,这些文化基因对墨子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邾娄文化

邾是周朝所封的一个小诸侯国,又叫邾娄,位于现今山东省邹城市、滕州市等鲁南一带。邾的命名,据说是因为邾的先祖将蜘蛛作为图腾。

邾娄人的思维像蛛网一样细密,双手也像蜘蛛一样灵巧,既能造车又能造船,在古代科技工业上表现优异,以墨子和公输般作为杰出代表。由于各种工艺的发达,邾娄自古以来便获得一个美称,叫作“百工之乡”。

邾娄后来分为三个小国,即邾、小邾和滥,号称“三邾”。其中的邾国在战国时期改称为邹国,而邹国就是孟子的家乡。三邾所在地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方便,长久居住于此的“东夷人”个性温厚平和,敬鬼尚礼,乐于帮助他人。

除了这些说法,还有人认为墨子应该是古印度人,理由有三:一、“墨翟”一词是“貊狄”或“蛮狄”的转音,而“貊狄”或“蛮狄”指的都是异族;二、墨子长得黑,跟古印度人的肤色相同;三、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和婆罗门教的教义近似。

明哲笑了起来:“什么?墨子是古印度人?不会吧!”

学敏也笑着说:“连老子都有人说是外星人了,墨子是古印度人的说法,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种说法当然很牵强,正如有人认为墨子应该是阿拉伯人。

墨子出生于鲁国南边的小邾国,在民间长大,没担任过任何国家的官职,所以不可能是宋国的大夫。至于墨子姓什么名什么,以及墨家为何取名为“墨家”,也是众说纷纭。

最常见的说法是墨子姓墨,名翟。

另一种说法是墨子姓翟,名乌。所谓的“墨翟”不是人名,是学派名“墨”加在姓氏“翟”的前面。

有学者针对这个“墨”字来做文章,说这个“墨”是“墨刑”的意思,也就是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又说“墨家”的称呼,原本是儒家拿来嘲笑墨子那帮人的,但墨子和他的门徒欣然接受,以此自称。

还有一种说法是,墨家的“墨”取自“绳墨”的意思,因为墨子和门徒多来自工匠阶层,尤其是木匠。准绳和墨斗是他们的工具,用这个来当作学派的标志,相当有意义。

关于这些说法,大多是过度的解释。其实墨子应该是姓墨,名字就叫翟,他在书里常自称为“翟”。“墨”这个姓后来被用作学派的名称,这固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般做法,但也不是不可以这么做。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一个特例吧。 YRuLvT7qBcwppGMwCpMHGI5hA31p3mGBqo52lzHrM28q7qYT0CXLTO9u+esbrE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