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好好地理解孔子一回

我们现在所说的“儿童读经”,严格讲起来只能算是“念经”。这是因为所谓的阅读,并不排斥记忆,但总要以理解为先。尤其是包含《论语》在内的那些中国古代经典,往往涉及深刻的哲理和复杂的逻辑,不去理解而只是背诵,别说入室,就算登堂都很难。

我小时候刚接触《三字经》时便闹过一个笑话。自小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父亲,只带我背,不作任何解释。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心里起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狗为什么不叫呢?谁又顺手牵羊,牵走人家的信和奶呢?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苟不教,性乃迁”,而不是“狗不叫,信奶牵”。

不论理解正确还是错误,理解总是在当下发生的。万一孩子不经指点,带着当下极为错误的理解去记忆经典,好心带孩子背书的老师不是适得其反吗?

坊间如今引进的不少西方儿童哲学读物,莫不是从理解的角度去谈西方哲学中的概念,写得既活泼又生动。

这跟我的观念十分契合。我们的孩子正缺少这种以理解为精神的中国哲学读本。于是,继《少年读史记》和《少年读西游记》之后,我和出版社慎重商议,再写一套《少年读中国哲学》。计划启动,第一本书便是重头戏,因为要探索的是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也有人认为老子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而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孔子的思想以仁、礼和义为核心,扩展到忠、恕、孝、悌等众多德行,从而构成一个恢宏的体系。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据说教过的学生达三千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的双重身份让孔子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崇高到被神圣化,而儒家也因此披上宗教的外衣,衍生出儒教。

无可讳言,哲学常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块,所以想要真正了解一位哲学家,必须尽可能摆脱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事实上,经过还原后,我们会发现孔子是个真实的人。他毕生关心的是这个“人的世界”,而他的理想是把这个世界变成“仁的世界”。

为了比较妥善地诠释孔子的思想体系,我参考了胡适、钱穆、程树德、牟宗三、劳思光、杨伯峻、冯友兰、李泽厚、任继愈、张岱年、韦政通、傅佩荣、李零等许多大家的相关著作。对于这些学者,我心怀敬意和谢意,但由于这套书所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为省繁复,避免阅读上的隔阂,在表述和讨论学者相关的论点时,也就不能像一般学术著作那样引经据典了,不过在书的后头还是列出了参考书目。

参考的众多图书中,要特别提到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当年我在台湾大学读中文系时,系里便是用劳先生的这部书来当教科书的,而当时授课的林丽真老师特别认真,深受同学爱戴。在此特别向林老师表示感激之情。

给孩子们读的哲学书,真的得深入浅出,还要有趣,不能太严肃。我想了很久,决定在书中“请”一位在大学教哲学的年轻老师来给两名少年上“周末哲学课”。他的大名叫作史敬朴,可别听成“使劲补”。

史老师学识丰富,讲课幽默风趣,所谈内容大多从现实生活切入,引发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两个少年,明哲和学敏,上课态度认真,反应机敏,也常常提出不错的问题。但凡史老师所提到的《论语》里的内容,文后都附上原文,加上一些必要而简单的注释。想背《论语》原文的,可以在理解之后从这些精髓开始。

感谢插画家陈裕仁先生为本书配的精彩漫画和插画,也感谢出版社编辑们的用心编辑,特别是补充了那些与内容相关的文史知识。

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所需要的中国哲学课。欢迎青少年朋友也跟着明哲和学敏一起来上这门课,好好地理解孔子一回!

张嘉骅 jBUCjbtpywHOflY61AKYFs4JLYPYTxGa9mmU6AyAuVZZsnwErGvrqsHTMXdsQ2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