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宁可当只“泥中活乌龟”的庄子

接着,我们来谈谈庄子。

庄子本名叫庄周,是战国时期宋国蒙地的人,这个地方大约在现今的河南商丘,也有人说是安徽蒙城。

庄子曾在蒙地担任过漆园吏,后来离职,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直到终老。一般认为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共活了八十三岁;也有人认为庄子生于公元前365年,卒于公元前290年,共活了七十五岁。这两种说法差别不大。庄子和孟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期,有趣的是,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都没有提到对方。

在道教里,庄子的地位也很高。他被唐玄宗封为南华真人,他的著作《庄子》也被尊为《南华真经》。

学敏疑惑地问:“老师,孟子和庄子在那个时代是各自代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他们怎么会互相都没提到对方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明哲补充说:“是啊!我也觉得奇怪!孟子是一个那么爱斗嘴的人,但凡跟他的学说不符的,他多少都会说两句,甚至骂得很凶,怎么偏偏就漏掉了庄子这号人物呢?”

史老师回答说:“你们问得好!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宋代的朱熹针对这个问题曾给出一些答案,说:第一,庄子当时只在小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思想,知名度有限。相对来说,杨朱在当时的影响力大,更值得孟子关注。第二,孟子只在北方活动,而庄子是楚国人,只在南方活动。这两个人从来没接触过,彼此都没听过对方。”

“咦?”学敏问,“老师刚刚不是说庄子是宋国人吗?怎么这会儿变成了楚国人?”

史老师说:“是啊,这便是朱熹搞错的地方了!正因为前提没有弄对,朱熹给的第二个答案也跟着错了。庄子是宋国人,而孟子去过宋国,就算孟子没有当面见过庄子,至少也听过别人提起他吧!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名叫匡章。孟子后来又去魏国大梁见了梁惠王,而当时在魏国当丞相的正是和庄子交情很深的朋友惠施,两个人常常凑在一块儿,辩东辩西。惠施也喜欢探究道理,见到孟子,能不提提那个老是和他辩论的好友庄子吗?反过来说,庄子一向关注儒、墨两家的学说,怎么会不知道当时有个到处游说君主实施仁政的孟子呢?”

学敏说:“看来他们两个应该是知道对方的,只是没见过面而已。那么朱熹给的第一个答案呢?是不是也不可靠?”

史老师说:“是的,这个答案也有问题。庄子在当时的名气的确不比孟子,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名声。”

接着,史老师讲了《庄子》中记载的一件事——

有一天,庄子在河边钓鱼,见到楚威王派来的两名大夫。原来是楚威王想请庄子去楚国担任重要的官职。

庄子拿着钓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把它装在竹箱里,用布巾盖着,藏在庙堂之上。这只龟是宁可死了之后留下骨骸让人珍藏,还是宁可活着,拖着条尾巴在泥巴里爬呢?”

杨朱是道家人物吗?

杨朱,也被称为“杨子”“阳子居”或“阳生”,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强调贵己保生的思想,在先秦和汉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提过他的名字。杨朱也被视为早期道家思想重要的奠基者,但杨朱学说后来没有流传下来,只是散见于各家的典籍中。

《孟子》中曾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句话说明两家学说属于当时的显学,甚至暗示两方也有相互对立的意思。后世在比较道家和墨家的差异时,常引《孟子》中的这句话为例证。

墨子的“兼爱”思想提倡个人要为社会奉献,超越私利,甚至要舍身行道,这和孟子口中那个“为我”的杨朱形成强烈对比。杨朱不会去做“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情,在他心中,天下兴衰与自己的存亡并没有休戚与共的关系。杨朱更重视的是自我生命的保全。这个观念影响了庄子,从《庄子》的部分篇章可以得知,庄子也在探求个体生命跟世界的关系,从贵己、养形开始,最终想要抵达忘形逍遥的境界。

两名大夫说:“宁可活着,拖着条尾巴在泥巴里爬。”

庄子说:“那就请你们回去吧!我还想拖着条尾巴在泥巴里爬呢!”

这就是成语“曳尾涂中”“泥涂曳尾”的典故,意指一个人宁可贫困却悠闲自在,也不愿拥有富贵却受到极大的束缚,甚至为此付出性命。

有人认为这件事是庄子或他的弟子编造出来的,根本不是事实。这是很有可能的。

所谓寓言,是指用来劝谕或讽刺的故事。《庄子》中多的是寓言,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九。“曳尾涂中”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一个编出来的寓言。

然而类似的主题在《庄子》这本书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就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寓言可能不是乱编的。它下笔的确夸张了些,但应该有现实的依据,也许在暗示庄子不是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当官,而是他不愿意。倘若一个人没有一点儿名声流传在外,谁会无缘无故地请他去当官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名气大小固然有可能影响两个哲学家互动的意愿,但这不是必然的。不是名气大的哲学家就一定会瞧不起名气小的哲学家,然后在自己的书里故意不提他。所以说,朱熹给的第一个答案也难以成立。

明哲说:“老师,我同意你的分析。不过从你说的这件事来看,这个庄子可真怪呀!别人巴不得想要的,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

学敏笑着说:“我以前读过庄子的一些故事,当时,我就觉得庄子是个‘怪叔叔’。”

史老师说:“庄子为什么会这么特立独行呢?用老子的一段话来形容倒也合适―众人都很有作为,只有我顽固又鄙陋。我要的与别人不同,重视的是那养育万物的‘道’ 。”

学敏问:“回到我们的问题,连大学者朱熹给的两个答案都错了,那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无解了?”

史老师说:“后世陆续有学者研究这个问题,但都没有将其真正地解决。例如有人说,庄子和孟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就算有机会碰头,也会刻意避开。有人说,杨朱在当时被看成是和老庄一路的,而且是带头的人,孟子只挑带头的攻击,没去理会其他的同路人;同样地,庄子对于儒家的批评,也只集中在‘大咖’如孔子、颜回等人身上,姑且放过了已经不知是儒家第几代徒孙的孟子。但这些说法都不尽理想。其他说法我就不多列举了。”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大致也了解了庄子的一些生平。庄子一如老子,思想博大精深,生活经历却很简单。他们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至于名和利,两个人都看得很淡。对于这样的哲学家,我们总得好好地去探讨他们到底说了什么,才不至于错过一场心灵的盛宴。

庄子的思想是通过《庄子》这本书来表达的,但这本书的作者不止庄子一个人。

这本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共收录文章三十三篇—这是西晋的郭象修订的注本。据说在汉代到晋代,《庄子》曾有五十二篇的版本。

在这三十三篇里,内篇的七篇确定是庄子本人所写的,它们沿着老子的思想轨迹来发挥,但有庄子个人很大的创新,前后也维持了一定的整体性。至于外篇的十五篇和杂篇的十一篇,大抵是庄子的弟子和后学所作的,可能也掺杂了庄子本人所写的一些片段。

我们现在对初学者讲《庄子》,首要任务是带他们领略内篇七篇的内涵。

事实上,这七篇的内容可没那么容易就能理解。老师在这一期的课程里会讲得简单些,就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进行分析。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拿外篇和杂篇的其他篇章来加以补充。

庄子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常用寓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光是听庄子讲那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应该就很过瘾了! /bC1+0XWkC63Cc1gzAdnv0yvNJKA5KALhh62gITrAhSe4MpKInkSLSoGKSo4CX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