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也学老庄那样飞

关于先秦哲学,我一直有个想法:儒、墨两家都是在教我们走路,而道家是在教我们飞。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而它还能带出更多的比喻。

儒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是“克己复礼”,其中的“复”,一般解释为“履”,换成白话就是步步为营地实践。如何步步为营,自然少不了两只脚。

墨家倡导兼爱非攻,为救世的理想而奔走,墨子的“摩顶放踵”更成为整个学派最明显的象征标志。其中的“放踵”,就是走路走到脚跟都受了伤。

道家的“道”,本义是道路。乍看之下,道家应该跟走路最为相关,然而道家在哲学上却没那么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要为了什么规矩或目的而行走,反而把眼光放到了天空,甚至延伸到渺渺茫茫的宇宙。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宣称,那个无法用一般言语说得出来的道,“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里头蕴藏着所有事物之所以存在和消亡的秘密。

在中国哲学里,这是一条有别于儒、墨两家的新路径。不能不说老子在这里所提供的图景,既惊人又迷人。同时,我们也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一个人假若还在地面上亦步亦趋地跟着什么东西走,甚至爬得像虫似的,那么他绝对无法到达那里。要去那里,就得飞!

古人似乎早就看穿了老子的底细,点出老子具有飞行的本事。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孔子有一次去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孔子告辞后,对弟子谈起他这次会见老子的感想,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会游的可以用丝线钓起;会飞的可以用箭射下;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是乘着风云飞上天的。今天我所见到的老子,难道就是一条龙吗?”

也有人考证后提出,孔子其实从来没有见过老子。《史记》的这段记载,根本就是一则“乌龙爆料”。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得说,孔子的那番描述,对于老子的刻画可真是准得不得了!没错,老子就是一条会飞的龙,他不仅会飞,而且还不像普通鸟儿那样飞!

道家的第二号人物是庄子,他在自己的学说里,更是把飞行的意象和求道这件事紧扣在一起。《庄子》开篇出现的便是一只由鲲化成的大鹏鸟,而这只大鹏鸟的背不知有几千里宽,当它从海上乘风飞起的时候,那飞翔的雄姿也不知吓坏了多少人。

在《庄子》一书里,会飞的人物可不少,但认真说起来,飞得最好的应该是那位住在姑射山的神人。他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在四海之外。飞得最美的却是那只相当著名的蝴蝶,因为它飞得连庄子都不晓得是自己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他。

总之,庄子的书肯定能证明我说的话—道家是在教我们飞!否则,庄子何必这么强调“逍遥游”呢?

但说实话,道家的这种飞行本事,可不容易学会。

你的心,是不是可以如山谷般“虚静”?

你的姿态,是不是可以如水般“柔弱”?

你是不是总挂怀自己在世间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名和利,以致无法真正“忘却”自己的重量呢?

年轻时,我刚接触老庄,自以为将他们的著作努力钻研后,也可以具备展翅飞翔的能力,哪知道越学越沉重,差点儿被他们思想的厚度压得喘不过气。后来经过了岁月的磨炼,我调整了学习的态度,懂得用生命去体验和对话,然后拍拍自己的臂膀,这才有了准备起飞的样子。

很庆幸能有机会写这本书。写这本《水最柔弱也最强》,说是给少年朋友们做个阅读老庄的指引,其实也是在认真反省自己漫长的“学飞之路”。因此,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很不一样。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参考了陈鼓应、王邦雄、傅佩荣和杨儒宾等多位著名学者的著作,在此谨表示敬意和谢意,也将参考书目列在书后。

同时,感谢出版社和绘者对本书的编辑和插画所付出的努力。

愿读者读了这本书,都能认识到老庄那不同凡响的“飞行术”,让身体变得轻盈,也学老庄那样飞!

张嘉骅 con1OQfa/Ss2YJhVNBUz91wDlaIyjHQUnIDv96ZFH9U5HmHTuIL27Y/HV7Xl1h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