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货币贬值并失去储备货币地位的典型模式

货币贬值与货币失去储备货币地位不一定是一回事,即便两者都是债务危机造成的。失去储备货币地位是长期大规模货币贬值的结果。 如前所述,货币和信贷供应的增加导致货币和信贷价值的下降。这不利于货币和信贷的持有者,但有助于债务人减轻偿债负担。如果债务减免促进这些货币和信贷转化成公司的生产率和利润,实际股价就会上涨。但是,这可能会损害现金和债务资产的实际和预期回报率,促使人们抛售这些资产,转而持有通胀对冲资产和其他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开始印钞,并且购买现金和债务资产。但是,这么做会强化现金和债务资产回报不佳的走势。这种情况在长期债务周期中发生得越晚,货币和货币体系出现崩溃的可能性就越大。决策者和投资者必须能区分对体系有利的货币贬值和对体系不利的货币贬值。

这些货币贬值具有哪些共性?

· 在第二部分深入考察的主要案例中,所有经济体都出现过典型的挤兑现象,即央行发行的债权票据总额超过可供提取的硬通货总额。 硬通货通常是黄金。不过,导致英国储备货币贬值的原因是美元,因为当时英镑与美元挂钩。

· 央行的净储备在实际贬值前就已开始减少,在某些央行,甚至在货币贬值前几年就开始减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在汇率真正开始下跌前就暂停了硬通货兑换,例如英国在1947年暂停兑换,英镑在1949年才开始贬值;美国在1971年暂停兑换。

· 货币挤兑和贬值的出现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债务问题 ,通常与战时支出相关(第四次英荷战争期间的荷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越南战争期间的美国),这些压力迫使央行增印纸币。战败国面临的情况最糟糕,通常来说,这些国家的货币和经济随之彻底崩溃,不得不进行重组。然而,对于战胜国,如果债务明显超过其资产规模,这就会使其竞争力削弱(如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最终丧失其储备货币地位,但过程更加缓慢。

· 通常来说,央行最初的反应是,提高短期利率,但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做法过于痛苦,因此央行很快会放弃这种做法,转而增加货币供应。 央行通常在货币贬值后降息。

· 不同国家的结果截然不同,一个重要变量是,该国在货币贬值时保存了多少经济和军事实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越强,储户继续持有本国货币的意愿就越大。针对主要储备货币的具体分析如下。

– 在荷兰,荷兰盾崩溃的影响巨大,速度较快(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在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结束时,荷兰盾的实际流通量迅速减少。荷兰盾的崩溃缘于荷兰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显著降低,首先在与英国的重要战争中败北,之后遭遇了法国的入侵。

– 在英国,英镑的衰落过程更为缓慢:英镑经历了两次贬值,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完全失去了储备货币地位,但在此期间,英国经历了数次周期性的国际收支紧张。在继续持有英镑作为储备的国家中,许多是迫于政治压力,英镑资产与同期美元资产相比明显表现欠佳。

– 在美国,美元出现过两次突如其来的重大贬值(1933年和1971年)。2000年之后,美元相对于黄金逐渐贬值,但这些贬值并没有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

– 通常来说,在一个国家的货币失去储备货币地位之前,这个国家已经丧失经济和政治的主导地位,输给一个崛起的对手,从而面临某种脆弱性(如荷兰不敌英国,或是英国不敌美国),并且央行通过印钞和购买政府债券,将不断增加的巨额债务货币化。其结果是,本国货币以不可阻挡的、自我强化的方式不断走弱,因为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规模过大,无法通过削减开支来填补。

第二部分将连续性地讲述过去500年的国家兴衰历史及其原因。你会看到,同样的因果关系驱动国家的崛起和衰落。但在接下来的两章,我们首先探讨内部与外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 mVSok+1TkzrOWY4NqGh3qpuRZLX14OPH/nuW5XQh48pUO1N8dhNxO2M1I0PQuf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