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期债务周期小结

几千年来,世界上一直存在三种类型的货币体系。

第一类:硬通货(如金属硬币)。

第二类:纸币(硬通货债权)。

第三类:法定货币。

硬通货是最具约束性的货币体系。除非作为货币的金属或其他具有内在价值的大宗商品的供给增加,否则货币无法创造。在第二类货币体系中,货币和信贷更容易创造,因而硬通货债权与实际持有的硬通货的比率会上升,最终导致银行发生“挤兑”。结果是违约,银行关门,储户失去他们的硬资产和/或货币债权贬值,这意味着储户拿回来的钱少了。在第三类货币体系中,政府可以自由创造货币和信贷,只要人们对货币还有信心,这种体系就一直运营;一旦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这种体系就会失灵。

纵观历史,各国在这些不同的货币体系之间进行转换,而转换背后的原因也是合乎逻辑的。无论是为了应对债务和战争,还是解决其他问题,如果一个国家需要的货币和信贷超过现有的水平,自然就会从第一类货币体系转到第二类,或者从第二类转到第三类,以便更灵活地发行货币。然而,创造过多的货币和债务会降低其价值,使人们不再将债务和货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转而投资于硬资产(如黄金和白银)和其他货币。这通常发生在贫富冲突或战争期间,届时人们通常也想离开这个国家。只有重建人们对货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信心,国家才能恢复信贷市场。

下图显示了这三类货币体系的转换情况。从中国的宋朝到德国魏玛共和国,历史上有许多实例说明国家从约束性(第一类和第二类)货币体系过渡到法定货币体系。后来,由于法定货币引发恶性通胀,国家又回到约束性货币体系。

这一债务大周期通常持续50~100年,以债务重组和货币体系本身重组而结束。重组过程中的突发阶段(即债务和货币危机时期)通常很短,只持续几个月到三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政府的行动速度。然而,这些重组带来的连锁效应可能是持久的。例如,一种货币失去储备货币地位时,其影响是深远的。 每一类货币体系中通常出现2~4次大规模债务危机(大到足以引发银行危机,造成30%或更多的债务减记或贬值,但不足以导致货币体系崩溃)。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在许多国家都进行投资,经历过几十场债务危机。这些危机都遵循同样的运行模式,我在《债务危机》一书中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

下一章我将更详尽地分析货币价值演变的原因和风险,讲述一些令人震惊的历史案例。 AD9WQ1CLxaVPGVFwjl/SgczctlSGwhLo48uGYOxhFnseTtMc++eeCfCO/9g80B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