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典型的大周期

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将国家兴衰分为三个阶段:

上升阶段:

上升阶段是新秩序建立之后的繁荣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因为(a)债务水平相对较低,(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c)人们通过有效合作来创造繁荣,(d)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e)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f)一个或多个世界主要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进而发展到……

顶部阶段:

顶部阶段以各种形式的过度状况为特征:(a)高负债,(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c)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不断下滑,(d)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发生冲突,(e)过度扩张的国家受到新兴对手的挑战,引发国家之间的争斗,这导致……

下跌阶段:

这是一个痛苦的阶段,充满各种争斗和结构性重组,从而导致严重冲突和巨大变革,推动内部和外部新秩序的建立,为下一个新秩序和繁荣建设时期埋下了种子。

现在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每个阶段。

上升阶段
进入上升阶段的条件是……

·…… 足够强大且有能力的领导者获取权力,设计一个出色的系统,使国家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我们通过历史上的伟大国家可以看出,这一系统通常涉及……

·…… 强大的教育实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实力既包括传授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培养……

·…… 坚韧的性格、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这些品格通常是在家庭、学校和/或宗教机构培养的。这些品格使人们尊重社会规则、法制和秩序,使国家减少腐败行为,有效地鼓励人们融洽合作来提高生产率。一个国家在这些方面做得越好,就越可能从生产基础产品转向……

·…… 创新和发明新科技。 例如,荷兰人很有创造力,在鼎盛时期,荷兰的发明占世界主要发明的1/4。其中之一是发明造船术。造出的船能够开到世界各地搜集大量财富。荷兰人还发明了我们所知的资本主义。推进发明通常需要具备……

·…… 对全球最佳思维的开放态度 ,从而学习最佳的行事方式,而且……

·…… 劳动者、政府和军队之间通力合作。

上述这一切的结果是,一个国家……

·……变得更 有效率 ,并且……

·…… 在全球市场更有竞争力 ,这表现为……

·…… 全球贸易份额不断增长。 你通过当前情况可以看到,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产出和全球贸易份额几乎旗鼓相当。

·随着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增多,它需要保护自己的贸易路线和海外利益,做好自卫准备,所以必须发展 强大的军事实力

如果进行顺利,这一良性循环就会推动……

·…… 收入强劲增长,从而可投资于 ……

·…… 基础设施、教育和研发。

· 国家必须打造激励和支持机制,扶持有能力创造或者获得财富的人们。 在以往案例中,大多数最成功的国家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手段,激励和扶持那些富有成效的创业者。中国也利用市场激励和支持人们致富。要想更好地提供激励机制和金融支撑,国家……

·……需要 发展资本市场 。最重要的是发展贷款、债券和股票市场。这使人们得以 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创新和发展提供资金 ,也让那些创造伟大成就的人得以分享他们的成功。擅长发明的荷兰人创建了第一家公开上市的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第一个为其融资的股票市场。这些都是经济机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因此,所有最伟大的国家都在 发展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 ,从而吸引和分配当时的资本。阿姆斯特丹是荷兰在鼎盛时期的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是英国在强盛时期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是现在的世界金融中心,而中国正在推动上海迅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如果一个国家通过扩大国际交易,变成最大的贸易国家,它就可以用本国货币支付外贸交易,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希望存储这种货币,这种货币就会变成 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相较于其他国家,这个国家便可以以更低的利率得到更多的借款,因为别人希望以这种货币发放贷款。

这一系列因果关系促成相互扶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这些实力就是相辅相成的。 所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是沿着这条轨迹向顶部阶段发展的。

顶部阶段

在顶部阶段,国家维持着使其崛起的成功,但在成功的回报中也埋下了衰落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偿债负担不断加重,从而打破了使其崛起的自身强化机制。

· 这时,国家既富有又强大,劳动者获取更多的收入。 但是, 劳动力成本相对提升,竞争力下降 ,因为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

·与此同时, 其他国家自然会复制领先大国的方法和技术,这进一步降低了领先大国的竞争力 。例如,英国造船商雇用荷兰设计师,设计了更好的船舶,并由更廉价的英国工人制造,这使英国人更具竞争力,导致了英国的崛起和荷兰的衰落。

·此外, 随着领先大国的人民变得更富有,他们往往不会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而更享受悠闲生活,追求生活中更精美但经济效益较低的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会变得颓废。 在走向顶部阶段的过程中,从那些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财势的人,到那些继承财富和权力的人,每代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习惯于奢侈的生活,这使他们 在挑战面前更加脆弱。

·此外, 随着人们习惯富裕生活,他们会更趋于推断好时光会持续下去,于是通过借款来享受优越的生活,从而导致了金融泡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金融收益的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财富差距是自我强化的,富人利用更多的资源来扩大自己的权势; 并且还会影响政治体系,使其为己谋利,并给予子女更多的特权,比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从而造成了富人与贫困者在价值观、政治和发展机会上的差距。因此,那些不太富裕的人觉得这个体制不公平,由此产生怨恨情绪。

· 只要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仍在提高,这些分歧和怨恨就不会酿成冲突。

在顶部阶段,主要大国的财政状况开始发生变化。拥有 储备货币 给予它们一种“过分的特权” 。例如,美国因此可以增加借款,从而陷入更深的债务之中。这样做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主要大国的购买力,但长期来看,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 不可避免的是,国家开始过度借款,不断地从外国债权人那里举借大量债务。

·虽然这在短期内提高了消费力, 但从长期来看,它削弱了国家的财政健康和货币价值。换句话说,当进行大量借款和支出时,国家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其财政实力实际上已经削弱。为了维持超出自身能力的实力,国家不断借款,用来支撑国内的过度消费,为国际军事冲突提供资金, 这是维持国家地位所必需的措施。

·此外,维持和捍卫国家的成本比收益还高,因此 维持一个国家变得无利可图。 例如,大英帝国变得庞大、官僚,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其竞争对手(尤其是德国)不断崛起,从而掀起了日益昂贵的军备竞赛和世界大战。

· 富裕国家从储蓄更多的贫困国家借款,从而陷入债务之中 ,这是财富和权力转移的最早迹象之一。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40倍,美国开始从中国借款。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中国人希望存储美元。

· 一旦国家开始找不到新的贷款人,那些持有国家货币的人就会设法出售和退出这种货币,而不是购买、存储、放贷和兑换它。这时,国家的实力开始衰落。

下跌阶段

下跌阶段通常缘于国内经济疲弱和内部斗争,或缘于成本高昂的外部斗争,或两者兼具。在通常情况下,国家的衰落是逐步发生的,然后骤然终止。

在内部……

·一旦债务变得极其庞大, 经济出现衰退 ,国家无法再借到偿还债务所需的资金,就会陷入严重困境,被迫在 债务发生违约和增印大量货币 之间做出选择。

·这时, 国家几乎总是选择增印大量货币 ,起初是渐进地进行,最终是大规模发行。这导致 货币贬值和通胀加剧

·一般来说,在政府陷入融资困境的同时,国家还面临一系列挑战:财政和经济状况不佳,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 贫富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宗教教徒和种族之间的内部冲突严重激化

· 这会导致政治极端主义,使左翼或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 左派试图重新分配财富,而右派则设法让富人保住财富。 这是一个“反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把各种问题归咎于资本主义、资本家和精英。

·在这些时期, 富人通常被加征税收,当富人担心自己的财富和福祉被剥夺时,他们会转向自己认为更安全的地方、资产和货币。这些资金外流会使国家的税务收入减少,导致典型的、自我强化的空心化趋势。

· 一旦财富外流变得严重,国家就会禁止这种行为。那些想要逃离的人开始感到恐慌。

· 这些动荡不安的局势导致生产率下降,使经济总体规模缩小,招致更多的冲突,人们为如何分配日益缩减的资源而争斗。 于是,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出现,他们承诺会控制局面并恢复秩序。 在这一时期,制度面临最大的挑战。因为它无法控制无政府状态。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强有力的民粹主义领导人控制乱局和恢复秩序。

·随着国内冲突升级,某种 革命或内战将会爆发,推动财富再分配和巨大变革 。这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维持现有的内部秩序,但更多的是 通过暴力手段改变了秩序 。例如,财富再分配的罗斯福新政是相对和平的变革,而改变德国、日本、西班牙、苏联和中国国内秩序的革命(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则明显更具暴力性。

这些内战和革命创造了我所称的新的内部秩序。第5章将会探讨内部秩序是如何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在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是,内部秩序的改变可能不会导致世界秩序的改变, 只有当造成内部混乱和不稳定的力量与外部挑战交织在一起时,整个世界秩序才会改变。

在外部……

· 当一个崛起的大国有能力挑战现有大国和现有的世界秩序时,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风险就会上升。特别是在现有大国发生内部冲突的时期,因为崛起的国际对手通常会设法利用这种国内弱势。如果崛起大国已经具备与现有大国相当的军事实力,局势就会更加危险。

· 抵抗外国对手的自卫耗资巨大,但这一支出是必要的,尽管 主要国家的 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 、处于支付能力最弱的时期。

·由于没有和平裁决国际争端的可行机制, 这些冲突往往是通过测试彼此实力来解决的。

·随着更大挑战的来临, 主要国家需要在战斗与退让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战斗和战败是最糟糕的,但退让也是糟糕的,因为退让会让对手继续进攻,也让国家在考虑站边的其他国家面前表现得懦弱。

· 恶劣经济状况会加剧财富和权力斗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某种战争。

· 战争的代价极其高昂,与此同时,它推动必要的结构性变革,重新调整世界秩序,使之适应财富和权力的新现实。

· 对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来说,一旦持有其储备货币和债务的债权人对其失去信心,开始抛售这些货币和债务,这就标志着大周期的结束。

当所有这些因素(负债、内战/国内革命、国外战争、对货币失去信心)交织在一起时,世界秩序的改变通常就近在咫尺。

下图简要显示这些因素的典型发展轨迹。

前几页的内容繁多,你可以再细读一遍,看看上述次序是否符合逻辑。稍后,我将深入分析一些具体案例,展示这些周期背后的规律,尽管不那么精确。人们对这些周期发生的确切时间有较多的争议,而对发生的事实和背后的原因则争议较少。

综上所述,围绕着生产率增长的上行趋势线(使财富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存在着产生繁荣建设时期的周期。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因为债务水平相对较低,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人们融洽合作以共同创造繁荣,构建良好的教育体制和基础设施,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以及一个或多个世界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这是令人愉悦的繁荣时期。但是,繁荣发展一旦变得过度(以往情况总是如此),国家就会进入破坏和重组的萧条时期。届时,国家的基本面处于疲弱态势,负债水平处于高位,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不同派系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合作,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在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下,国家难以维持过度的扩张,从而陷入充满争斗、毁灭和重组的痛苦阶段,进而推动新秩序的建立,为新的建设时期奠定了基础。

由于这些周期是按照符合逻辑的次序、依据永恒普适的因果关系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所有这些指标,构建一个反映国家当前形势的健康指数。如果该指数表现强劲/良好,这个国家就处于强劲/良好态势,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可能表现强劲/良好;如果健康指数表现疲弱/不佳,那么该国就处于疲弱/不佳态势,未来一段时期也更有可能表现疲弱/不佳。

下页表显示这些指标,我把大部分指标配以不同的颜色和深度。深绿色是非常有利的读数,而深红色是非常不利的读数。 这些读数的平均值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就像用8个指数的平均值来衡量国家的总体实力那样。与那些实力指标一样,虽然我们可以调整配置,使这些读数略有不同,但它们大体上具有指示意义。显示这些指数的目的在于,举例说明典型的发展过程,而不是考察任何特定的情况。我在本书后面提供了所有主要国家的具体定量数据。

健康指数在大周期不同阶段的定量评分

由于所有这些因素(无论是处于上行还是下行走势)往往是相互强化的,贫富悬殊、债务危机、革命、战争和世界秩序的变化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场完美风暴,而不是偶然巧合。下页图显示国家兴衰的大周期。在经济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之后,国家进入艰难的破坏和重组时期,这段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旧体制,为新体制的开启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图中以阴影部分显示)通常需要10~20年(不过范围变化可能大得多)。之后国家进入较长的和平与繁荣时期,明智的人们选择融洽合作,没有国家想对抗世界强国,因为它太强大了。这些和平时期持续40~80年(不过变化范围可能更大)。

世界秩序的变化(概念化示意)

例如,当荷兰帝国让位给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又让位给美帝国时,以下的大部分或所有情况都发生了: EFAElOZyUGmqsiMgf647uM2b4jzwSybkUIGEoCS3/jPMGSNj2GAF0npeRp/yzA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