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克勤这个刚从平汉战役中解放过来的战士来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能够站在刘伯承、邓小平面前,聆听教诲,并能够同两位首长握手,然而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确站在他的面前,并微笑着同时向王克勤伸出了手。当闻名天下的刘、邓将军向他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战士伸出手来,握手致意的时候,王克勤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王克勤在参加解放军前,其命运正如两句古诗所言的那样,“秋风吹飞藿、世事如转蓬”,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如同秋风中的飞藿,如同大风中的蓬蒿,不知何处是归宿。他出身于安徽阜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在家靠乞讨为生,后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当了四年兵,挨打受气,备受欺凌。平汉战役中,王克勤所在的国民党军队被我军包围,王克勤放下武器,获得了新生。
王克勤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军旅生活。在国民党军队里,他目睹了那些为非作歹、踏着士兵的尸堆去捞取高官显爵的长官,也亲眼目睹了那些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的罪恶官吏。两相比较起来,他感觉到解放军真不愧为人民的军队,在这里人人平等,充满着人间温情和友爱。尤其使他感到惊讶的是,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官兵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官兵之间可以是父兄,是同志,是战友。
当刘、邓站在王克勤的面前时,王克勤思绪万千,心想名扬四海的刘、邓哪像威严无比、威震敌胆的军事统帅,简直像慈祥敦厚的长者。王克勤对刘伯承、邓小平这两位“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的常胜将军的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国民党军中那些平时耀武扬威的将军们一听到刘、邓的名字就魂不守舍,为什么国民党军中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兵们一遇到刘、邓的主力就望风而逃的原因了。
王克勤此时所见的刘伯承和邓小平,真是太普通了。两位都穿着一套半新不旧的平布军服,胸、肘、膝等部位都已经纬毕现,领边和袖口都磨得发白了。刘伯承扎着一副灰布绑腿,邓小平却散着军裤腿,迎着和风,既慈祥又和蔼地站在王克勤的面前。毕竟岁月催人老,几十年的戎马征战生涯使年过半百的刘伯承已鬓际添霜了,但精神非常好,而邓小平则显得既精悍又老练,既严肃又亲切。
王克勤握着刘伯承、邓小平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刘伯承以慈爱的目光注视着王克勤,满怀深情地说道:“王克勤同志,我跟你是一样的人,在旧社会出身微贱,被人看不起。我的祖辈是铁匠,又吹得一手好唢呐,就因为这点事,在前清我连秀才也考不上。尽管在青少年时代我曾立下壮志要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但不管我念书是如何用功,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是如何优异,但终究都不能金榜题名,为什么呢?社会制度决定的,当时清政府就明确规定,非出身富家显贵子弟,不得应试及第。我出身寒门,家世贫贱,即使有才学也取不上。因此旧社会可以说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啊!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干革命才能有出路啊!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是非常光荣的!”短短一席话,使王克勤受益匪浅。
这时,邓小平也开口讲话了。他问王克勤身边的两个战士是何时参军的,参军之前干什么,当邓小平了解到这两个战士一个是来自太行山六河区的矿工,一个是磁县的翻身农民时,对王克勤等人说道:“你们三个人正好反映了部队的面貌,我们的军队基本上是三合一:三分之一是老战士,三分之一是解放战士,三分之一是翻身战士。你们虽然参军的历史不同,但要注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新战士应该要向老战士学习,从他们身上学习我军的光荣传统;老战士也要向新战士学习,学习他们的翻身经验;老战士和新战士都要向解放战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军事技术。党就靠你们,靠你们这些主人翁,在人民群众支持之下,多打胜仗!”邓小平提高了声调,对在场的全体战士们说道:“要记住,敌我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竞赛,同时也是全副本领的斗争,不仅斗力,更主要的是斗志。”邓小平勉励王克勤和全体战士:“你们要做智勇双全的战士,为人民扛好枪,为人民打好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