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0月下旬,他率领政治部转移到吕梁山下,驻汾阳县的三泉镇、孝义县的下堡等地,开辟晋西南工作。
总部路过太原时,邓小平被先前到达的周恩来副主席找了去,要他担任第二战区刚刚成立的“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的八路军代表;指示他首先在同蒲线以东、正太线以北我军开进的地区,从组织“动委会”入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动委会”,是周恩来根据党的进行全面的民族抗战方针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其中关于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等,正是挽救山西抗战危局所特别急需的。所以经周恩来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商谈,很快达成协议,战动总会于9月20日成立。主任委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中共方面的南汉宸、程子华是常驻委员,分别担任组织部长和人民武装部长,其余的副主任委员和宣传部、动员分配部、除奸部等负责人,有阎锡山派出的,有国民党左派人士。邓小平任八路军代表,不驻战动总会领导机关,但用了很大的精力做各方面人士的工作,筹划“动委会”的活动,加强了党对它的领导力量,有力地支持了它的工作的开展。
按照周恩来的意见,“动委会”是带有战时政权性质的组织。后来,刘少奇概述它的历史作用时说:“动员委员会是战争动员机关,是团结群众参加与援助抗战的机关,也是游击战争的准备机关、组织机关和领导机关。”当时,邓小平从太原带回来的文件:战动总会的《成立宣言》和《组织纲领》,指出的也正是这样的要求。“动委会”有三大目标,七项任务,其核心内容是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民主政治,扶持抗日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具体工作是动员新兵,组织人民团体和自卫队,筹集粮秣、运送弹药和伤病员、铲除汉奸等。实际上是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具体化。组织“动委会”成了我军在新形势下发动群众的良好形式,实现党的全民抗战纲领的组织措施。部队在开赴前线途中,有些人曾提出疑问:不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了,那么,用什么形式代替它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建立政权呢?邓小平耐心说明,从组织“动委会”入手,便可战胜日本侵略军,发展革命力量。
经过研究,任弼时在总部驻地召集一一五师、一二〇师及各团政治部门领导开会,部署和划分群众工作负责区域。邓小平就各部派出民运工作团如何结合战争形势迅速建立动委会,积极而认真耐心地开展群众工作作了详细指示。几天以后,平汉线以西广大农村有了“动委会”,组织起万千群众,有力地支援了我军作战和向敌后挺进。当王平和李葆华、刘秀峰等组成的河北临时省委出发去阜平前夕,邓小平代表北方局和他们谈话,就他们如何以太原“动委会”名义开展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派了一部分同志和他们一起去开展阜平一带的工作。后来,一二〇师主力向晋西北开进以后,一二九师到达正太线以南,直至向平汉线以东的豫北、冀南地区发展时,大批民运工作团开辟工作,也都是从建立“动委会”入手,为随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了道路。
邓小平当时刚过而立之年,不论是对于军队工作,还是对于地方工作,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他工作认真,作风干练,待人热诚,深得同志们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