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
会昌,地处瑞金以南五十公里,是江西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防范敌人向中央苏区的进攻,守好会昌这个重要门户,保卫“红都”瑞金,身为中共会昌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在积极扩充红军,发展壮大地方武装的同时,还为挑选和培养一名能担当重任的军事部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经过多方的调查摸底工作,邓小平认为独立团副团长钟亚庆是县委军事部长的合适人选。对钟亚庆,邓小平虽与其素未谋面,但知道他一向作战十分勇敢。这一年的春天,敌人一个营向中央苏区寻乌进犯,钟亚庆主动请缨,率领部队与来犯之敌激战了一天一夜。在战斗中他负了伤,但依然身先士卒,一直坚持到将敌人完全击退。
可是,电话通知钟亚庆到会昌任军事部长已好些天了,却一直不见他前来报到。原来,钟正庆顾虑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想继续留在正规部队工作。然而形势不等人啊!邓小平只好亲自给钟亚庆打电话,最后总算说服了他,钟亚庆同意前来报到。
第二天,身背背包的钟亚庆在半道上与正要到杉塘区检查工作的邓小平恰巧碰上了。见是部队下来的同志,邓小平连忙迎上去,亲切地问道:“同志,你从哪里来呀?”
“我是从澄江来的钟正庆!”钟亚庆敬了一个军礼后应声答道。
“哎呀,你就是钟亚庆呀!欢迎欢迎,我是邓小平。”说着,邓小平跨前一步使劲地握着钟亚庆的手,“来,我们先到杉塘区苏维埃政府去休息一下。”
到杉塘区苏维埃政府后,邓小平先给钟亚庆递上一杯滚烫滚烫的热茶,然后批评说:“老钟啊,你应该早点来才对啊!”停了停,邓小平又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文件说:“你看,你担任会昌军事部长的文件都发下来好些天了,你不该耽搁呀!”
“邓书记,我……”钟亚庆自知邓小平批评得对,这个能征善战的七尺汉子,本不善言辞,这下愈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憋了好一会儿,他才鼓起勇气说道:“邓书记,我没有什么文化,对地方工作也不熟悉,怕担不起这个重担啊!”
“这些都没关系。文化程度不高,我们可以为你选配一个好文书,地方工作慢慢就会熟悉的。”邓小平此时缓和了语气,用一种亲切的口吻说道。
钟亚庆点了点头。
“这样吧,今天你就跟我到罗塘区去,先熟悉熟悉那里的情况。”说完,邓小平便站了起来。从这一天起,钟亚庆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地方武装的建设工作。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钟亚庆总是及时地向邓小平请示汇报。很快,会昌地区的扩充红军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地方武装建设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到1932年年底,会昌县赤卫军人数已发展到近五千人,模范师也有二千多人,连妇女儿童都组织起来了,建立了妇救会、妇赤队和赤少队。这对保卫苏区,支援前线,救治伤员,维护地方治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的磨炼中,钟正庆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得力的地方军事干部。不久,他又被委以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指挥员的重任。
钟正庆临行前,兼任三分区政委的邓小平亲切地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要大胆地进行工作,并将自己从不离身的驳壳枪、还有近百发子弹送给了他。
半个月后,一股敌人向太阳桥进犯。钟亚庆审时度势,针对敌人火力强、人数多、来势凶猛,而我方装备差,但地形熟悉等特点,果断地决定不与敌人正面交锋,采取诱敌深入、两路包抄的战术,集中力量歼灭了敌人。
这一仗,我方无一伤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邓小平接到捷报后,十分高兴,对周围的同志说,现在的钟亚庆,作战不仅凭勇,而且还懂得用智用谋了!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钟亚庆受了重伤。邓小平得知后,一连几天打电话询问钟亚庆的伤势及治疗情况,再三叮嘱他要尽快转到县城来治疗。
几天后,钟亚庆刚转到会昌六祖寺医院,邓小平就赶去探望。他安慰钟亚庆说:“老钟,前线的情况我都知道了,你不用再惦记,当务之急是安下心来好好养伤。”说着,邓小平从口袋里掏出平时节省下来的五十元钱,递到钟正庆的手里:“这钱你拿去买点东西补补身子。祝你早日康复,重返前线!”
望着邓小平由于劳累而熬红了的双眼,钟正庆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难于平静。这个平日有泪不轻弹的硬汉子,此刻不由得流下了热泪。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出院后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报答党,报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