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惠 王 曰 : “ 晋 国 , 天 下 莫 强 焉 ① , 叟 之 所 知 也 。 及 寡 人 之 身 , 东 败 于 齐 ② , 长 子 死 焉 ; 西 丧 地 于 秦 七 百 里 ③ ; 南 辱 于 楚 ④ 。 寡 人 耻 之 , 愿 比 死 者 一 洒 之 ⑤ 。 如 之 何 则 可 ?”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晋国,指魏国。魏与韩、赵三家春秋时本是晋国的大夫,后来逐渐吞灭晋国其他世族,三分晋国。到公元前 403 年,东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史书多是把这一年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战国时他们与秦楚齐燕也都称王。魏在战国初年曾因革新变法而称强一时,故此处谓“天下莫强焉”。莫强,犹言没有哪一个强过它的。
②东败于齐:《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三十年攻打韩国,韩向齐国求救,齐宣王用孙膑的计谋,出兵救韩击魏,魏军在马陵中计大败,魏将庞涓自杀,统帅太子申被俘,下文“长子死焉”即指此,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前342 年),魏国屡败于秦,被迫割地求和,黄河天险的河西之地尽入秦国之手,即七百里。
④南辱于楚:据《战国策·韩策》和《史记·楚世家》记载,梁惠王后元十二年(前 323 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倒向它,插手魏国的王位继承,派柱国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取魏国的八座城邑。
⑤愿比死者一洒之:比,为;一,全部;洒,同“洗”,《说文》云:“洒,涤也。”比死者一洒之,言欲为全部死者雪其耻也。
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的强大,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这是您老先生所知道的。但到了我这一代继承王位后,东面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还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深感耻辱,愿意替那些为国牺牲的人彻底雪耻报仇。要怎样才可以办到呢?”
孟 子 对 曰 : “ 地 方 百 里 而 可 以 王 。 王 如 施 仁 政 于 民 , 省 刑 罚 , 薄 税 敛 , 深 耕 易 耨 ⑥ ; 壮 者 以 暇 日 修 其 孝 悌 忠 信 , 入 以 事 其 父 兄 , 出 以 事 其 长 上 , 可 使 制 梃 以 挞 秦 楚 之 坚 甲 利 兵 矣 ⑦ 。
⑥易耨:易,迅速。耨,耘田除草。
⑦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制,通“掣”(chè),提,拿;挞,用鞭子打人。
孟子回答道:“国家不在大,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称王,使天下归心。大王您如果能够对民众实施仁政,废除严刑酷法,减免苛捐杂税,督促百姓深耕土地,抓紧时机清除杂草;青壮年人还在农闲的日子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侍奉父兄,出外侍奉尊长,这样做好了,就能使他们哪怕是拿起木棒也足以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兵了。
“ 彼 夺 其 民 时 , 使 不 得 耕 耨 以 养 其 父 母 , 父 母 冻 饿 , 兄 弟 妻 子 离 散 。 彼 陷 溺 其 民 ⑧ , 王 往 而 征 之 , 夫 谁 与 王 敌 ? 故 曰 : ‘ 仁 者 无 敌 。 ’ ⑨ 王 请 勿 疑 !”
⑧陷溺:朱熹《集注》云陷,陷于阱;溺,溺于水,暴虐之意。”
⑨“仁者无敌是句古语,加上“故曰”引来作结。
“那些国家(秦、楚、齐等)侵夺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从事农耕来养活自己的父母,以致父母受冻挨饿,妻离子散,兄弟背井离乡。那些国家的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您派军队前往讨伐他们,又有谁能跟大王您对抗呢?所以有句名言:‘奉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大王啊,请您采纳仁政,不要再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