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优秀运营的内功、思维和心法

第2章的内容,应该已经帮大家建立起了一些关于运营的系统认知。

有了认知,我们就要开始落地实践。

但是,在正式开始聊落地实践的各种方法之前,我想再用一章的篇幅,跟你聊聊我眼中做好运营所需要的一些内功和心法。

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做好运营,至少得具备如下两方面条件:

(1)形成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素质和思维方式、思考习惯等,我称之为内功和心法;

(2)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其中至少还有一两项能拿得出手、能直接带来产出的运营硬技能(如文案、活动策划、用户互动&维系、数据分析&策略制定等)。

在行业里,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很多运营从业者到处学习,看了一堆所谓“干货”,最后却发现自己在落地实践时就走了样、变了形,并不能产出很好的成果。

这是因为,如果你的内功和心法都还没有完成基本的修炼,也还不够扎实,就直接去看很多技巧、方法等“术”层面的东西,是有点容易走火入魔的。

另外,行业内,讲技巧方法的书已经很多,但讲内功、心法、底层思维方法的书,且还能讲得深入浅出、予人帮助的书,则寥寥无几——这也是我想在这方面多花些笔墨的原因。

所以本章,我就来试着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做好运营,那么你该如何夯实、修炼你的内功和心法。

其实,在向你分享这些内功和心法的同时,我是在换一个角度来向你展示运营这项工作存在的创造性和有趣之处。

3.1 为何超过80%的运营始终只能“打杂”

本节,我先来跟大家聊两个听起来有点虚但其实特别重要的东西,分别叫作目标导向意识和效率意识。

其实,有很多运营之所以始终陷入一种“长期零碎打杂”的状态里,这两个东西的缺失,可能会是挺重要的原因。

3.1.1 目标导向意识

什么是目标导向意识呢?

一般来讲,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类到以下两种:

●纯粹的执行事务类工作,别人让干啥你就干啥(比如极端一些,每天帮老板拿快递、送外卖,老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种就很典型);

●目标导向类工作,你有自己要关注和守护的目标,也需要你去思考如何才能达成更优目标。

在前一种工作中,你的价值感可能会很低,或者至少是不可控的。但在后一种状态下,你的价值感很容易随着你能达成的目标和业绩变化而变得越来越高。

我在过去15年里在行业内很多从业者身上看到的真实情况是,可能超过80%的运营同学的工作,很容易变成前一种,往往目的性不够强,或者根本就没有目的。

我来举个例子——做客服,或者跟用户互动、陪用户聊天,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运营都做过的事情,也基本上是初级运营常见的工作之一。

但,同样是做客服及跟用户聊天,你会发现,可能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你把客服咨询入口放到产品或网站上,然后,有人来找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一下问题,没人来找就等着耗着,偶尔可能搞个抽奖交个差,跟用户互动开心一下,让自己的周报多少有点东西可以写,嗯,完事了;

第二种:你会把客服看作整个用户体验链条上的一部分,甚至整个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逻辑下,你的任务可能是借助客服这里所得到的用户反馈去反推你们产品、服务上的一些潜在问题,又或者要挖空心思给用户制造一些“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并想尽办法促使他们愿意帮助你把更多跟你产品有关的信息分享、传播出去。

通常来说,如果你处于第一种状态,则可能很容易变成一个打酱油的,也容易茫然——反正干好干坏一天就那样,无非是接电话、回答问题,别让用户到处投诉就好。

但最终你会发现,身处第一种状态,很可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达成的工作,会使你价值感极低,非常容易被替代。且,无论你干半年还是三年,你可能都没什么成长。

那么,成长应该从哪里来?

你可能需要尽一切努力向第二种状态看齐,哪怕你所在的公司和环境极度看不起你正在做的工作。因为,第二种做法会有更强的目标感。

比如,你处在第二种做法的状态下,你可能天然就会更主动地思考:我现在在客服这个位置上所收集的信息,对达成整个公司的一些重要目标是否有一些帮助?

由此,你可能会去关注你一周内接收的所有客服信息,会把这些信息做一个分类,然后你可能借由归纳分析发现,上来就问你“你们这个产品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玩”的人特别多,于是你反推出来,产品新手引导和表达可能不够清晰,并迅速把结论反馈给产品同事,推动了产品相关页面的改版,最终带来更多的用户增长。

再比如,为了回答好用户们的问题,你可能会倾尽所能地想出一条绝妙且搞笑的回复,让问这个问题的用户们哈哈大笑,甚至愿意把你的回复转发出去,形成传播。甚至,你还会不断查看,你服务过的用户里有多少人真的转发了朋友圈,据此再去不断改进你的用户互动方式、文案、甚至表情等。

不要以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有人可能还记得——有一家国内知名的电商公司,就曾经因为有一个非常有趣、总是能给出令人捧腹的“神回复”的客服,而引发了上百万人在线围观,仅仅只是为了围观一下这个客服是如何在线回答“请问今天中午我午饭该吃什么”这样的问题。

而我自己,也曾多次亲身经历过那种因为客服工作做到让用户足够惊喜,从而使用户转头跑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就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用户的真实案例。

一个处于第一种做法状态下的人,可能随时都可以被一个月工资几千块钱出头的实习生所替代,但如果你能进入第二种做法的状态,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产出和价值感会与之前有着本质的差异。

并且,一旦在第二种做法的状态下工作,且又还能稍稍有些产出,对你的个人履历来说也是极大的加分项,好比对一个刚入行还缺少资历的运营新人来说,如果真的在客服岗位上能通过一些你的工作带来更多用户互动、传播,甚至还驱动了用户增长,那么足以让更多公司对你另眼相看了。

有了目标感,我们就可以聊下一个紧密相关的东西了,那就是效率意识。

3.1.2 效率意识

在效率意识的观念下,你的所有时间及所有在做的工作,可能都是成本。那么,在相同的成本投入下,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出变得更大?如何持续优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你会发现,作为一个运营,效率两个字会贯穿于你的职业生涯始终,体现在方方面面。

简单一点讲,一个时刻把效率两个字挂在脑海中的运营,可能会不断地问自己一些问题,以此来检视和警醒自己。比如:

我过去这一周都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有产出的,哪些事情产出不太够?哪些事情的产出效率尤其高,值得我花更多时间投入?而哪些事情产出不明显,我可以完全忽略它?

同样是做推广引流,我在10个渠道都铺开了引流内容,但最后我发现,其中有两三个渠道的转化效率非常高,而有两三个渠道其实没什么反应,那我是不是应该把没什么反应的那几个渠道完全干掉,在效率更高的那几个渠道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假如围绕着效率(或曰“投入产出比”),我们把层次聊得再高一点,则比如,老板跟你说,我们下个月要把网站流量翻3倍,普通人可能会拍脑袋直接想:哦,那我们应该多投广告啊,多投点广告,流量不就上来了吗?

但,一个脑子里紧绷着投入产出比和效率意识的运营,可能会把这个事先拆开来分得极细。比如,我们是不是要先弄明白网站当前的流量都是从哪里来的?

比如,来源于老用户的流量构成和来源于新用户的流量构成各自是多少?老用户这边,我可能还有多大空间去拉升流量?

而到了新用户这边,他们各自又是从哪些渠道过来的?有没有哪个渠道的访问的转化率尤其高?我是不是在这个渠道下重点加大投入就能带来我想要的结果?

所以你发现了,其实初级选手和中高级选手们的一个显著差别,往往就是初级选手只会被动做事情,或者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纯靠拍脑袋去行动。但中高级选手们,会更多追求要把事情想得更清楚一些,找到目标和更容易有所产出的地方,才会开始投入执行。

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对比,有点像如下图所示的这张在网上被传得很火的图。

当你拥有了目标,也具备了较强的效率意识,最终你会在自己脑海中深深印上这样一个关键词——投入产出比。

很大程度上,一切工作都有成本,你的时间是成本,制作的物料是成本,花出去的钱也是成本,所有的成本,都在为目标服务。而当你脑海中开始深刻拥有了投入产出比的概念后,你就会开始在所有事面前都会更深刻、极致地追求性价比和产出,也将会更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可和信任。

最终,你也会发现,运营工作中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这一节,我就聊到这里。下一节,我会跟大家聊聊另一个我认为是一个优秀的运营,尤其是社区、社群类、强用户互动型产品的运营身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特质,也想借此给大家一些重要的建议。 HTO4aM6cvYIPty/CTSoFk5p1FxYMrN+aTCBcTIAPOXrCRAAl0b/j43nX+R+0lTY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