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最悲壮的一役

郭松龄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在场军官面面相觑。大家知道这明显就是要叛变啊,一时不知如何抉择。可郭松龄当下就让各军官表态,一些对他忠心耿耿的军官选择拥护他,有几个军官表示异议,他命人把他们关押了起来。

第二天,郭松龄向全国发出倒戈讨奉的通电。在通电中提出拥护张学良为东三省政治领袖、讨伐杨宇霆等内容。

张学良此时正在去天津的火车上,经过山海关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张学良打开窗户,问道:“怎么回事儿?火车怎么不走了?”

车站站长赶过来说:“前面山海关的铁路被破坏了。”

此时,郭松龄手下的连长杜维刚赶来报告说:“报告军长,山海关铁路的破坏任务已完成,郭军长派我来给军长传信。”

张学良接过信,只见里面写道:“驻扎在山海关的张作相部队叛变,命令工兵营长杜维刚破坏山海关铁路和通讯。”

张学良一看就明白了,对杜维刚说道:“不是张作相叛变,是你们的郭军长叛变了!”

张学良没想到郭松龄这么快就会叛变,他赶忙下令派专车开到葫芦岛,然后通过军舰驶往秦皇岛,去见郭松龄。

在去秦皇岛的路上,张学良收到沈阳来电,是父亲张作霖发来的电报,里面写道:“汉卿军长,接到郭松龄发的电报,拥举贵官为东北首长,余等准备隐退,请即回来交接。”

张学良看完受到很大的刺激,一边是他一向敬重的老师,一边是血浓于水的父亲。他对身边的副官说道:“如今,我最敬重最信赖的朋友,却把我陷入不忠不孝之地,我父亲还这样讽刺挖苦我,他们都是往我心上面插刀子啊!”

张学良更是几次要跳海自杀,被副官极力劝解才平静下来。

在驶往秦皇岛的路上,军舰舰长看到郭松龄带领的部队正在秦皇岛铁桥上行军,向张学良报告说:“我们舰上的主炮可以打到桥上的这些士兵,少帅是否开炮?”

张学良马上摆摆手,说道:“不能开炮,他们都是我的部下。”

两天后,张学良来到秦皇岛外的海面上。他召集参谋长等人说道:“我要下船亲自和郭松龄谈一下东北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俩谈,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我一定要极力阻止东北军内部打仗,不能开这个战端,如果东北军内部发生战乱,日本人必然也要干涉,这对我们东北很不利。”

参谋长鲍文樾听完说道:“少帅,你不能去!你一旦去了,他就会把你扣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我们更没有主动权。”

在场的人也纷纷劝道:“少帅,你一定不能去,不能以身犯险。”

张学良最终没有下船,而是写了一封亲笔信,派英国的工程师伊雅格前去送信。信里面写道:“如果这次东北军发生内乱,今后必定后患无穷,还会让日本军队有机可乘。所以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请到军舰上面谈解决问题。”

郭松龄看完信,对前来送信的伊雅格说道:“现在是军事时期,我不去见他。等军事时期过了,回天津我再见他。”

张学良知道后,又找到一直给郭松龄看病的日本医生守田,让他帮忙从中周旋,劝郭松龄到军舰上见自己一面。

守田前来劝说,郭松龄说道:“我要说的话,在通告中已经说完了,没有必要再见面。”

守田说道:“那也可以先见一面,谈完再打也不迟。”

郭松龄想了想,说道:“那就见一面吧,告诉他不要带兵来。”

守田马上打电话给张学良,张学良的部下担心地说道:“如果前去见面,少帅有被扣押的可能,不如我们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双方都前去见面。”

守田把这个消息传达给郭松龄,郭松龄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再见面了。”

张学良依旧没有死心,又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他问候了郭松龄的病情,并把心中的悲痛都写了出来,甚至写道:“倘吾沦为天涯孤客,必无后会之期”,在信的结尾,还向郭松龄的夫人韩素秀问好。

郭松龄眼含热泪看完这封信,守田看到郭松龄这个样子,趁机再劝,郭松龄说道:“让我想想。”

第二天早晨,郭松龄对守田说:“此次起兵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绝不能中止。我已经四十二岁,再加上身体的病情也活不了多久了。如果老帅能够痛改前非,下野请少帅到日本留学三四年,我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一部分,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愿意下野让少帅主政,自己尽管去过闲云野鹤的余生,这绝不是假意,而是真情,在场的人都可以作为保证人,希望你把我的意向传达给老帅和少帅。”

他又写了亲笔信给张学良,信里写道:“当今中国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军已是大势,切不可愚忠愚孝,而是应该看清大势。你应该做新世界的主人,而非像老帅一样,成为旧时代的枭雄。等到起事成功,我会拥戴你主持一切。”

张学良看完这封信,心里五味杂陈,他被郭松龄的赤诚忠心感动,但更气愤于他把自己陷于不忠不孝之地。于是回信写道:“承蒙兄长爱戴,拥护学良上台,但学良对于朋友尚不能背信弃义,何况是自己的父亲。现在停下来还来得及,只要愿意停战,那一切要求都可以商量解决。”

双方都态度坚决,郭松龄觉得已无再谈下去的必要,便决定展开攻势。战斗打响后,张作霖发布讨伐令,公开悬赏8万元捉拿郭松龄,1万元捉拿其主要干将,并让张学良带兵前去平乱。

战斗打响,郭松龄的部队势如破竹,顺利拿下锦州,不断逼近奉天。张学良命部队在奉天城边的巨流河旁驻扎,准备在此与郭松龄决一高下。

此时,张作霖已经做好逃跑的准备。只要张学良的部队打了败仗,他就命人把大帅府烧毁,而且还与日本人私下达成协议,以割让主权的方式得到日本人的援助。

张学良在巨流河边部署完成以后,给奉天的大帅府打电话了解情况。张作霖问道:“小六子,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你在哪里?”

张学良说道:“我在巨流河。”

张作霖问道:“不是都传言说你跑了吗?”

张学良说道:“我要是跑了,就不是你儿子。我听说你要把大帅府点了,你是不是准备跑了?”

张作霖说道:“我要跑了,我就不是你老子。”

张学良说道:“那我知道了,那我就下令跟他们打。”

张作霖说道:“好,我全力支持你。”

开战之前,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并派飞机到对岸投递。信里面苦口婆心地劝诫士兵,让他们不要打自己人,并告诉他们自己就在巨流河对岸,如果有人不想打仗,他会马上安排把他们送回奉天。

郭松龄的队伍里,士兵纷纷传阅这封信,郭松龄知道后,命人收集信件,全部焚烧,但已无济于事。军心动摇,不断有人倒戈,更是流传着“吃张家,穿张家,跟着郭鬼子反张家,真是冤家”这样的话语。

更为严峻的是,吴俊生的部队捣毁了郭松龄的弹药库,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士兵打仗的积极性更加减弱。

郭松龄的总参谋长邹作华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停战议和。兵败已成大势,郭松龄命人收拾余部与张学良接头,自己带着夫人韩素秀逃走了。

战斗一结束,张学良就派人打听郭松龄的消息。得知他和夫人被卫队团长高金山抓获,他把副官刘鸣九叫来,说道:“你马上以我的名义给高金山发电报,让他押送郭松龄夫妇的时候,一定要路过兴隆店。”

张学良此时就在兴隆店,刘鸣九问道:“到兴隆店又不顺路,为何非要到这里?”

张学良说道:“他们到这里后,我要把他们放了,郭松龄是个难得的人才。”

刘鸣九劝说道:“少帅,因为这件事情,大帅本来就对你很恼火,如果再放了郭松龄,大帅那边要如何交代?”

张学良说道:“这件事情我来解决,你现在立刻去发电报。”

电报发出去不久,高金山就回复说:“已经奉大帅的命令,将郭松龄夫妇就地枪决。”

张学良知道后,痛哭流涕,说道:“实在太可惜了,像他这样的将才,我会把他送到国外深造,等日后再为东北所用。”

刘鸣九在一旁劝说:“少帅,没用的,你根本救不了他。”

郭松龄的死给了张学良很大的刺激,但他来不及悲伤,冯玉祥的国民军已发起攻势,他要再一次带兵上阵杀敌。 OMUckP92Mw80UFQWXb23WkPIGUy4Rlm5ewf52kMU5SWMI404FPaR9cVBYuDnc4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