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初识林徽因

战争的源头是梁思成的母亲李惠仙不喜欢林徽因。

按理说,儿子生病,有这样一个体贴的女朋友来照顾,做母亲的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还会反对他们交往呢?这件事还得从林徽因本身说起。

“女神”这个词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因为太常见,反而失去了它本身的含义。但是,在民国那个动荡不安又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年代里,林徽因,用自己传奇般的人生,完美的诠释了这两个字。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林徽因就是照亮他们一帘清梦的白月光。

林徽因,祖籍福建闽侯,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因原配不能生育,为了延续林家香火,所以才娶了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

何雪媛是商人之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落后狭隘,性格也不是很好,因此不受丈夫的喜欢,每天只能生活在孤独、忧闷和怨艾中。再加上她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就将自己所有的不顺心都发泄到年幼的女儿身上,这不仅给女儿林徽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还导致林徽因长大后的性格也敏感、忧郁、多思。

母亲不幸的婚姻,让林徽因懂得了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她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十分讨父亲的欢心,每当父亲外出考察时总喜欢带着她,让她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林徽因的名字是祖父林孝恂取的,取自《诗经·大雅·思齐》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之意,其中徽音一词,指的是“女子的美德”,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林徽因的音字并不是后人熟知的因果的因,而是音乐的音。由此可见,林徽音祖父的原意是希望孙女将来成为一个有着高尚美德的女子。

林徽音原本也十分喜欢自己的名字,经常用本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没想到却和一个男作家重名了,这位男作家不仅文学功底不行,最后还染上了鸦片,精神变得疯癫,大夏天穿着厚重的衣裳,拿着白手帕,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成为了上海滩的八卦新闻。为了不让大家误会,林徽因才改了名字,将音乐的“音”改成了因果的因。

1916年,12岁的林徽因随着父亲搬迁到北京,进入一家英国教会创办的培华女子学校就读,接受英国贵族式的西式教育。两年后,昔日聪颖灵秀的女童出落成美丽大方的青春少女,按照中国旧时婚姻惯例,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其实对于女婿的选择,林长民心中已经有了最佳人选,那就是好友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对于林长民而言,梁思成性格温和,博学儒雅,在五四运动中还是赫赫有名“青年才俊”,无论是人品,还是家庭背景,都是女儿最佳的配偶人选。

在林长民和梁启超的有意安排下,1919年夏日的一个午后,17岁的梁思成与14岁的林徽因第一次相见了。毫无疑问,林徽因的灵秀俊美给梁思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干年后梁思成撰文回忆他与林徽因第一次相识的情景时说:“特别令我动心的是,这个小姑娘起身告辞时轻快地将裙子一甩翩然转身而去的那种飘洒”。言语间那种美好和甜蜜,足以让人体会到梁思成当时那种深刻而心动的感觉。而林徽因呢?谈起这段回忆时,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称梁思成“富有朝气,广博扎实的学识,幽默不俗的言谈,毫无富家子弟的轻浮与做作”。显然第一次见面时,彼此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既然门当户对,又相看满意,接下来就该进入订婚环节,然后选个良辰吉日为两人举办婚礼。但是,梁启超和林长民都是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有志之士,他们认为以这两个孩子的天赋,他们的人生大有可为,不应该这么早就被婚姻限制。所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相识之后并没有影响各自的原来生活,梁思成依然回到清华学堂继续他的学业,而林徽因则在第二年的夏天,随同父亲前往英国学习,并游历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和布鲁塞尔等欧洲诸多国家与地区,看到了更广阔的的世界,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迷人。

正是因为林徽因有这份当时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吸引了父亲的弟子徐志摩,从而给她和梁思成的爱情增加了一些波澜。

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气质所吸引,随即对林徽因展开了激烈的追求,给林徽因写了不少情诗,林徽因虽然也被徐志摩的才华所吸引,但在爱情方面,林徽因是非常理智的。何况此时的徐志摩,已经有了妻子张幼仪,以林徽因的见识与气度,自然不会做插足别人家庭的事,事后林徽因也曾说过:“徐志摩喜欢的那个我不是真正的我,是他想象出来的我。”显然林徽因在感情方面看的十分透彻。

为了摆脱徐志摩的爱情攻势,林徽因于1921年秋天提前返回北京。

与梁思成再见面时,两人竟然有了一丝陌生,因为分别两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变化是非常大的。林徽因变得更加漂亮,而梁思成也变得更加成熟,他虽然没有徐志摩那么英俊潇洒,但却比徐志摩更值得人信任。

梁思成和林徽因本来就很有默契,久别之后,又多了一丝新鲜感,林徽因被梁思成的沉稳,大气所吸引,梁思成也深深的被林徽因不俗的见识与谈吐所吸引。两人很快情投意合,情定终身。

林徽因的出现,不仅让梁思成品尝到了爱情的甜美,还让他找到了事业上的方向。梁思成曾在回忆文章中写过一段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建筑这个专业来作为自己终生事业的原因。他说:“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集艺术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也选择了这个专业。”由此可见,世界上能多了一名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大师,林徽因功不可没。

然而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日渐升温时,却遭到母亲李惠仙的激烈反对。李惠仙出自官宦之家,是一位遵守三从四德的旧式妇人,她认为女子应该相夫教子,但是林徽因不爱做家务,追求自我独立和自我发展,这显然和李蕙仙对儿媳妇的期望是相悖的。

后来,梁思成遭遇车祸住进医院,一度陷入绝望,多亏林徽因的陪伴和照顾,才走出人生的低谷。因为当时正值盛夏,两人穿得很单薄,尤其梁思成有时候只穿一件背心,林徽因因为要给梁思成擦汗翻身子,难免会有身体接触,这番场景落在李惠仙眼里,却成了伤风败俗,不知廉耻,所以她更加反对林徽因嫁入梁家。

母亲的反对,让梁思成非常苦恼,在亲情和爱情中进退两难。庆幸的是父亲梁启超非常支持他和林徽因,还安排他们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从而这对恋人开始了生命中真正漫长的“黄金组合”的历程。再后来,李惠仙不幸于公元1924年9月13日因病去世,无意中避免了梁林两人婚姻时将会出现的尴尬。

对于梁启超和林徽因这对生活中的伴侣,事业上的伙伴,一位作家曾用建筑术语这样来形容:“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澹,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在她的一生中,碰到了很多愿意为她付出,为她倾心的人,但她只和那些人成为了朋友,唯有梁思成,才是她真正的伴侣。 0aueURGAL2r7QCrfhNjJCpiOsn9AKJiUa6HrIp2PfRCpPKUc473wdRY9KmkimQ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