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要过上完整的生活,最不可或缺的正是情绪。情绪是个体的核心。一个人的价值观、气质、兴趣等,是展现一个人与众不同的重要因素。只有我的情绪,才是“真正的我”。那些被抹去情绪的人,被迫隐藏喜怒哀乐的生命,早已远离了“自我”。
那些压抑情绪、被视为透明人的个体,他们逐渐模糊不清的生命终将走向何处?我想那必然是像被消音手枪无声射杀的人一样,只能静静地倒下。年轻人的孤独死,便是这个极端的结果。在消失的前夕,有人会出现粗鲁狂暴的失控行为。比如一个人被关在氧气逐渐耗尽的地方,忽然窗户被打开,他立刻就会开心地大口呼吸。当一个人的自我逐渐被抹去,最后表现出来的冲动行为其实正是生命结束前的呐喊:“我在这里!请看看我吧,请注意到我的存在吧!”
平时不管遇到谁,我总会问一句:“你最近心情怎么样?”不只是一对一见面的场合,多人聚会聊天的场合也是如此。无论什么场合,随时都会有机会插入这句话。无话可聊的时候、对话陷入冷场的时候,都可以来上这么一句。问出这个问题后,将会发生令人意外的转变,问题前后的对话质量也将出现显著差异。因为这句话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一句关心对方的问候。
在现今社会,许多人尽管在心理上已经接近崩溃,却不敢表露出来,只能拼命抑制着,这时一句“最近心情怎么样”的问候,甚至能达到心理复苏术的意外效果。这句问候可以发挥的力量,犹如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哪怕是接受过简单的心肺复苏培训的小学生,都能够在路上拯救忽然倒下的成年人的性命,心理复苏术也有同样效果。
●一个人在万般绝望、痛苦不堪时,最需要的是他人对自我感受的接受,例如“你会那么做,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你是对的”。从绝对客观的角度给予建议或帮助,却忽略对个人感受的关怀,这种行为就像为缺氧的人准备丰盛的大餐,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为什么每次都这样?”这种人格分裂式的自我质疑,会发生在大部分的人身上。即使在心里斩钉截铁地否定,坚称“我才不会那样”,行动的时候也会无法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