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长寿时代的经济新格局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自古以来,健康长寿就是人类的追求和梦想,也是中国人逢年过节问候长者常用的祝福话语。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嬴政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之可保长生不老,于是在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希望长生不老。古往今来,除了秦始皇,其他希望寻求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的帝王和富商大有人在,自然无一成功。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40岁。在中国,“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话一直流传至今,妇孺皆知。

如今,伴随生物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预期寿命正在不断延长。“长命百岁”不再是人类的梦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科技进一步发展,人类预期寿命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大大延长。

然而,长寿不单是医学和科技的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人类寿命的快速延长,必然引发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巨大改变,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就业政策的巨大调整。

当今中国,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相伴的,还有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近些年来,中国人口总数开始出现罕见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很多人担心,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可能会导致中国劳动人口短缺。我本人对此并不十分担心,理由有二:其一,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人口自然死亡率的下降可以对冲出生率下降对人口的影响,当然,人口结构会发生改变,值得给予特别关注;其二,在数智经济的新时代,许多新兴科技具有劳动力节约的特点,能够大幅提升劳动效率。尤其是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甚至虚拟数字人的广泛使用,使得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大幅下降。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并没有造成劳动力的普遍短缺。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存在促进就业的压力。我个人甚至认为,伴随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及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我们对“老年”“老龄化”的定义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做出适当的调整,并相应调整就业制度、退休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就整体就业市场而言,未来的中国需要的也许不是更多的劳动力,而是更高素质的劳动力。

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升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是消费市场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毫无疑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能力、消费特点和消费偏好存在明显的差异。年轻人口和出生率下降或许会对消费市场的活力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在力争维持合理出生率的同时,企业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有必要关注老龄化带来的市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积极开发中老年消费市场,以防范人口结构变动导致的市场活力下降。从宏观层面来讲,激发老年人的消费活力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微观层面来讲,退休老人群体不断膨胀,对医疗、康养的需求一定会相应增加。还有,退休老人可能会过上漫长的休闲、养老生活,他们如何打发时间,如何在退休之后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因此,除了康养,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消费也会存在巨大的市场。母婴市场自然值得关注,但竞争者已众。老年消费市场则发展相对滞后,也许这是值得关注的未来的风口。我大胆预测:未来的“老”经济很可能会成为经济和市场的热点。

人类寿命以加速态势快速延长是一个新现象,与之相伴的许多问题现在还难有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比如,尽管出生率下降,但人类寿命快速延长,那么未来总人口是否会重新快速增长?这又有哪些经济和商业含义?如果退休生活不再是15~20年,而是50年甚至更久,会怎样呢?退休老人的生活由谁来负担?应该如何对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年轻人是否会因人口“老龄化”而变得负担过重?因为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的广泛使用,未来工作对人类体能的要求可能会不断下降,加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老年人能否依旧胜任许多种类的工作,从而自食其力?

近读中信出版社推出的《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一书,我颇受启发,收获良多。对于正在到来的长寿时代的各种变化,该书提供了非常独到的分析和预测,对于目前难有定论、悬而未决的各种问题,该书也提供了促进人们思考的有用线索。鉴于此,本人强烈推荐这本书给各位企业家和人到中年的职业人士。它不仅有助于大家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长久,也能启发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思考未来经济、社会、产业因人类预期寿命延长而发生的巨大变革。 O3dUOkt7PLcZewuA445hVv31X5Y5UFRUwjarTdnpGtDsVJOWu/tH8ZAVVsg4uP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