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出生于苏州城内一个平民家庭,1912年中学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员。1918年开始用白话写小说和新诗。1919年加入傅斯年、罗家伦等发起组织的北京大学新潮社。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成立,叶圣陶为十二位发起人之一。1922年,与刘延陵、朱自清、俞平伯创办《诗》月刊。1923年春任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1927年,代赴欧游学的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主编《中学生》杂志。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举家西迁,在重庆巴蜀学校,以及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执教。1942年到成都设立开明书店编译所成都办事处,主编成都《国文杂志》和桂林《国文杂志》。1946年,接替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主编文协会刊《中国作家》。1949年春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出版总署副署长和教育部副部长,并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叶圣陶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茅盾盛赞他的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实为中国新小说坚固的基石”;“扛鼎”之作《倪焕之》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鲁迅盛赞童话集《稻草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郁达夫认为叶圣陶的散文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艺术风格,“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

在1917至1949年三十多年间,叶圣陶出版过《剑鞘》(与俞平伯合著)《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等四本散文集。分散在各种报刊上的散文比已经收进集子的多一二十倍。现已编入《叶圣陶集》第五、六两卷。

作为作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引领民众前进的灯火;作为教育家,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作为编辑出版家,要使自己主编的书籍报刊能吸引读者,就必须有“一双透彻观世的眼睛”,真切地感知人生,对社会的风风雨雨都要“触景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叶圣陶的散文写的都是他在那个年代亲历的见闻和思绪。就重大事件而言,叶圣陶写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四一二”惨案,以及“九一八”“一·二八”“七七”“八一三”“抗战胜利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许多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其他许许多多作家也都书写过,倘若把同时代写同一事件的散文排列在一起观摩,就不难看出叶圣陶的散文是我国社会“一鳞半爪”的写照,叶圣陶的思想情感总与同时代的一部分文化人相共鸣,以致形成了一种思想或思潮。

散文离不开写人。叶圣陶写人,总是把“人”放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描绘。无论是“慌忙”的“永远的旅人的颜色”的散文大家朱自清,还是落落寡合的诗人兼画家的白采,还是“是深深尝了世间味、探了艺术之宫的、却回过来过那种通常以为枯寂的持律念佛的生活”的弘一法师,也不论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挑着一担“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沿街叫卖的村姑,还是身着“粗布的短衫露着胸”、坚信中国人只要“心齐”“就什么也不怕”的产业工人,还是在“五卅惨案”中“退隐了”清秀的颜色、“换上了北地壮士的苍劲”的青年学子,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叶圣陶笔下的艺术家、教育家、革命家、宗教家,以及农夫、村姑、牧童,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各有各的风采。

至于描写景物,叶圣陶强调要有“鉴识的工夫”。大千世界中的行云流水、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并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而是要在欣赏的同时或者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移情”,按叶圣陶的话说是“良辰入奇怀”。“寻常的襟怀未必能发见‘良辰’,必须是‘奇怀’”,是“我”独有的情怀。中间联缀的这个“入”字,是动感的,不是被动的,只有“入”,才“来得圆融,来得深至”(《“良辰入奇怀”》)。且看叶圣陶笔下的“良辰”,无论是山水、名胜、街市、园林、里巷、村落、田野,还是晴空、轻风、急雨、月色、烛光、飞鸟、游鱼,都与“情”紧紧地浑成圆融,“以心接物”“心与物和,合而为一”(《关于谈文学修养》)。《没有秋虫的地方》写秋天乡村“凄凄切切”的“虫声”:

……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非常隽永的。

透过对秋虫的合奏的礼赞,反衬出“没有秋虫的地方”(现代都市)的沉寂和空虚,表达是对于“淡漠无味”的人生和“死水”般的旧中国的诅咒,对充满“爱”和“生趣”的新生活的向往。《谈成都的树木》写的“野间的老树”,抒发的则是“人生境界”,且看其中的一小节:

根据绘画的观点看,庭园的花木不如野间的老树。老树经历了悠久的岁月,所受自然的剪裁往往为专门园艺家所不及,有的竟可以说全无败笔。当春新绿茏葱,生意盎然,入秋枯叶半脱,意致萧爽,观玩之下,不但领略他的形象之美,更可以了悟若干人生境界。我在新西门外,住过两年,又常常往茶店子,从田野间来回,几株中意的老树已成熟朋友,看着吟味着,消解了我的独行的寂寞和疲劳。

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借用绘画的理论说就是不要“太满”,得“留一点儿空隙”;也不要像“庭园的花木”听凭园艺家去“剪裁”,而是要像“野间的老树”那样,在风霜雨雪中接受“自然的剪裁”,让人欣赏到自然的“形象之美”和鲜活的“精神”和“神韵”,读来启人心智。

新中国建立以后,叶圣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散文。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小记十篇》,展示了叶圣陶解放后游记散文的基本风貌。在1953至1957年的五年间,叶圣陶先后到临潼、雁塔、西安、兰州、雁滩、杭州、南京、无锡、黄山、金华等地游览访问,祖国的山山水水,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叶圣陶浮想联翩,用精细的笔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欣悦欢快的情思,记叙了各地的地理概貌、历史传说、今昔对比、人情风俗,以及他在游览访问中的感兴。

“文革”结束后,叶圣陶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丰收期。1978至1988年十年间的散文,比前三十年的散文还多,内容大致分为四类:谈教育、谈语文教育、为朋友集子写的序跋、表彰新人以及追怀亲朋好友。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的《叶圣陶散文乙集》,是继《小记十篇》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选集,所汇集的一百八十九篇散文均已到达了纯熟的境界。叶圣陶早年曾对散文家提出过严格的要求,他在《读者的话》中说:

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主张,一个意思要是你们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

这是对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化的高度要求,叶圣陶是做到了的。尤其是他晚年的散文,艺术上更加精湛,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纯洁”的美:刻画深细,没有题外的枝节;用字务求明晰,删芟一切装点;行文舒卷自如,温和中寓有丰富的情感,凝重而又亲切,读之如得面晤,又富有“味外之味”。像《我钦新凤霞》《子恺的画》《从〈扬州园林〉说起》《〈苏州园林〉序》诸篇,都是散文中的佳品。

商金林
2022年1月11日于肖家河北大教工住宅寓所 2FGmERsNtrTNFycaQkkE/Io9H6l9t9beSr5GvmYIPhDmg1b9+UuTgzwe1CV387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