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慢性筋骨病概述

第一节 慢性筋骨病概念

慢性筋骨病是人体筋骨系统的自然退变,并因创伤、劳损、感受外邪、代谢障碍等因素,加速其退变过程,造成脊柱、骨与关节等部位筋骨动静力平衡失调,而出现全身和局部的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综合征。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问题,慢性筋骨病已成为当前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WHO统计发现,全世界已有约3.5亿人患有各种慢性筋骨疾病,亚洲地区则是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据WHO推算,到2025年全球罹患慢性筋骨患者将超过8亿人口,罹患率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骨关节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慢性筋骨病的特点表现在:①隐蔽性强。慢性筋骨病的发生与发展,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在起始阶段,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人们并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展,直到质变阶段病证才暴露出来。②致病因素复杂。慢性筋骨病的患病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既有遗传方面的又有环境方面的危险因素,如种族、家族史、年龄、性别、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均会导致患病。③多部位性。人体各部骨与关节退变的进程应该说是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时间或程度的不同而已。一般而言,活动频率越多、承受负荷越大的部位退变越早或程度越重。慢性筋骨病发病的多部位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同一部位邻近的各种组织先后或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二是指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病。④可预防性。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以影响其病变的发生。譬如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容易患此类疾病的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如定期体检、戒除不良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就可能减少或延缓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筋、骨的含义及功能

筋的范围比较广泛。广义的“筋”包含四肢及躯干部,除骨之外的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腱鞘、关节囊、滑膜、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狭义的“筋”主要指筋膜、肌腱、韧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认为筋与脉、肉、皮、骨一起构成人的“五体”,为肝脏所主,气血所养,筋喜柔不喜刚,固有“筋柔”之说法。《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微入于胃,其中精华的部分散于肝脏,肝又主筋,把精微、精气输布到筋,发挥滋养筋脉的作用,保持肝的条达舒畅,筋脉的柔软需要水谷精微的滋养。《说文解字》曰:“筋者,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说明筋可产力。现在诸多学者对中医的“筋”从当代医学角度进行了探究,看法各异。李义凯认为“筋”是肌肉及其附着的肌腱、韧带,生理上筋与肝密切相关,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刘涛等认为经筋含韧带和肌腱,其中肌腱是组成肌肉的一部分,统称为“筋”,或者和肉相连被称为“筋肉”,即指两端的筋与肉。

骨,包括骨骼与关节。骨是奇恒之腑,具有正、刚的特性,可以维持整体形态,保卫内部组织,构成整个人体结构的基础,“骨为干”,筋两端以骨为起止点。骨居于筋内,筋位于骨外。筋为机体活动的动力、联络之纽带,骨为全身之支架。《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灵枢·经脉》曰:“骨为干。”《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素问·脉要精微论》又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指出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主干,还内藏精髓,与肾气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合骨者肾也,故肾气的充盈与否能影响骨的成长、壮健与再生。反之,骨受损伤,可累及肾,二者互为影响。再者,肝肾同源,气血的盛衰与肝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西医学认为,骨是一种器官,主要由骨组织(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构成,骨与骨之间有关节相连,构成坚硬的骨支架,维持人体自身体重,保护内脏,构造了人体基本形态。骨的外部被骨膜包围,内部充满骨髓,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同时进行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骨发育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则出现骨质疏松。基质中有大量钙盐和磷酸盐沉积,是钙、磷的储存库,参与体内钙、磷代谢。骨髓则具有造血功能并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二、筋骨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筋骨是一个整体,筋束骨,骨连筋,共同组成一个动静平衡的筋骨系统。《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大多附着骨与关节之处,对骨有着约束之功。《杂病源流犀烛》曰:“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骨骼的质地坚硬刚强,是筋脉的起止点,也是形体的支柱,可保护内脏器官。生理上筋骨密切相关,病理上筋骨也是相互影响。《难经》说:“四伤于筋,五伤于骨。”骨的损伤也会导致相近的筋的损害,反过来筋的损伤又会导致骨骼的稳定性变差。例如,临床上脊柱结构稳定与椎间盘、椎体以及韧带等密不可分,无论哪一个结构受到损害,其他结构都会随之影响,引起脊柱稳定性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筋骨是一个动静平衡的整体,注重筋骨的关系,可使气血流通,加速疾病的痊愈。

筋病影响肢体活动,骨病则引起负重及支架功能障碍。筋能荣骨,筋能束骨,伤筋可影响到骨,伤骨必伴有不同程度的伤筋。西医学认为,肌肉、肌腱、韧带通常以两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而产生运动。一般来说,两块骨必定有一块骨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另一块骨相对移动。全身肌肉的收缩运动,对静脉血的回流有挤压促进作用,因此肌肉称为“第二心脏”。体内的血液循环是由心脏和肌肉共同工作来完成的,骨骼的血液供应均来自软组织,所以筋骨病除影响肢体的活动外,亦影响气血的运行。 5LwFEOyz2E8WBl5+TJRHR9eETxnvtYWmyPKD9Va+HlMlteGtucGHP3+yvdRWWM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