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历书写及辨证要点

病案,又称“医案”,病案记录是医生临床写实的记载。明代医家韩懋首先提出了医案应包含“望、闻、问、切、论、治六法必书”,开创了中医病案书写格式的先河。其后中医医案的发展先后重点经历了明代医家吴崑提出的“七书一引”之书写方法;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议病式”之病案记录,他在对吴氏脉案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问的方式进行病案书写,此时医案撰写已经接近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清末民国时期,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和影响,何廉臣提出了“新定医案程式”,更多的中医医案呈现出规范化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亦经历多次的修订,目前以2010年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病历书写规范格式。

郭老在不孕不育症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特别重视病历格式、涵盖内容及书写规范,并依据2010年《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格式,制定了《郭志强教授不孕不育症门诊初诊记录》,即门诊病历格式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基本信息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便于沟通和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统计。因不孕不育患者治疗的特殊性,患者一般都会经历调经、怀孕、保胎等治疗阶段,医生最终还会了解患者生产及胎儿健康状况。针对疑难病例,做到定期电话随访也很重要,有利于后续针对治疗过程的回顾、经验总结及典型病例报告的撰写发表。

二、主诉

主诉是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通俗地讲,主诉也就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最需要医生帮助解决的病痛及病痛持续的时间。例如不孕不育患者,我们就要简明扼要记录患者结婚年限、未避孕未孕年限,写成“结婚5年,夫妇同居未避孕未孕3年”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主诉可以写成“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史3次”。而对于无不良孕史、未避孕未孕时间尚未超过1年者,主诉则要按照常规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如有痛经者,写为“经行腹痛1年”;月经过少者,写成“月经量少半年”;崩漏者,写成“阴道不规则出血20天”等。

三、现病史

现病史应该围绕着主诉写,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包括起病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均与疾病的诊断有关;诊治经过,本次就诊前已经接受过的诊断检查及其结果,治疗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及疗效,应记述清楚,以备制定诊断治疗方案时参考。《辨证录》云:“今夫病之寒热,有表里之分焉,有疑似之别焉,有浅深、主客之攸殊焉。其于似热症者辄投凉剂,岂知凡感于寒则为病热,寒郁则热盛,须温以解者,而凉剂直利刃矣;于似寒症者辄投暖剂,岂知食重内蒸,热极反寒,六脉全伏,须下以解者,而暖剂尤利刃矣。更可骇者,不论其人之形气与天行之节候、致病之根源,而擅用桂、附、人参,以为能用贵药者为通方、为老手,而不知杀人于三指,而卒不自认其罪者,莫若此等庸医之甚也。”对于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的辨证主要从月经、带下、腰腹疼痛及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饮食情况、睡眠与大小便等方面入手,因此以上内容务必详尽。

(一)月经

《医学茫海·卷二十二·求嗣》中指出:“凡妇人无子者,其经血必不能准。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将行作痛,或经后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则血乖争,不能成孕。”故在不孕不育治疗过程中首要在调经。郭老也针对不孕不育常见的病因,如排卵障碍和输卵管阻塞等,强调现病史中首先要记录月经情况,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有无痛经及其他伴随症状。

1.初潮年龄

月经初潮(menarche)是指女性的第1次月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初潮的年龄应为“二七”14岁左右,在我国大多数女孩的初潮年龄为11~15岁,平均14岁。初潮延迟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体弱多病、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居住地环境差、气候寒冷等。但是郭老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为天癸之源”,肾气充盛,天癸泌至,月经来潮,故《傅青主女科》云“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气之根,肾中之真阳;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即“肾为气血之根”。因此,初潮年龄可以反映女性肾气强弱和肾精充盛与否,如果初潮年龄晚,往往存在肾虚。

2.月经周期、经期、经色、经量

月经周期是指连续两次月经周期第1天间隔的时间。一般28~30天。经期即月经持续的时间,正常为3~7天。月经的量难以准确统计,一般为每月50~80mL(10~20片卫生巾)。经色暗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气味。

月经的期、量、色、质是月经病的辨证要点。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属气虚;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属血虚;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为血寒;月经先期、量多、色深、质稠为血热;月经先期、量少、色鲜、质稠为阴虚;月经先后无定期、色暗淡、质稀属肾虚;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多、色紫、有块为肝郁气滞;月经量多或少、色暗、有块则为血瘀。对于有血块之人,郭老还要进一步问血块是否能捏碎,是否有肉样组织物排出,若有则为阳虚内寒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之脏,肾阳不足,一方面易感受寒邪,一方面导致脾阳虚,水湿不化,寒湿搏于胞宫,气血瘀滞,寒湿与血夹杂而下,排出膜样组织。

3.月经期伴随症状

经前、经期冲任气血充盛,气血变化急剧,胞宫泻而不藏,若气血运行不畅,引动伏邪,造成瘀血阻滞或者失于濡养,则可出现“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下腹疼痛剧烈、腰酸痛、情绪易于波动、头痛等,严重者可以影响生活。我们可以根据患者所伴随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

痛经要根据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疼痛的程度进行辨证。痛在经前1~2天及行经第1天者,多属实;痛在经血将净或经净后1~2天者,多属虚。根据疼痛的部位可以辨病位在肝在肾、在气在血,如疼痛在小腹一侧或者双侧,或伴有乳房胀痛,触之即痛,多属气滞,病位在肝;在下腹正中者,多属子宫瘀滞;以腰痛为主者,病位在肾。隐痛、坠痛,喜揉喜按属虚;掣痛、绞痛、灼痛、刺痛,拒按属实。得热痛减属寒;灼痛得热反剧属热。痛甚于胀,持续作痛,属血瘀;胀甚于痛,时作时止,属于气滞。

郭老尤其注重问经期大便情况。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冷痛,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气,手足不温,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则为脾胃虚寒证。

(二)带下

《灵枢》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景岳全书》说:“盖白带出于胞中,精之余也。”王孟英云:“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生理性带下具有滋润和维持阴道自洁的作用,也是肾精是否充足的一个外在表现。氤氲期(排卵期)为阴血充盛、重阴转阳之时,常表现为带下量增多,呈透明拉丝样,此时达到雌激素的第一次高峰,卵泡发育接近成熟,即将排卵,男女交合容易受孕;若带下量少,同房时阴道干涩,则说明患者阴血不足,雌激素水平低,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

(三)腰腹疼痛

“腰为肾之府”,命门、肾俞、大肠俞等穴分布于此,带脉在此与冲、任、督三脉交会。妇科疾病常累及带脉,而伴有腰骶疼痛之症。但对于腰痛之症,不能一概而论为肾虚,还要进一步辨其寒热虚实。《辨证录》指出:“辨证次第可为——先观其部,察其是否为痈疽掩毒所犯;次问跌仆,病后之情,以知外伤、内虚之别;再责表之寒热,辨其伤风作症之异;又询有无雨露湿寒之犯,以广求其因;再审腰中自觉之状,细别其空虚、重着之异,以审风湿之入,肾精之乏;末问作痛之时,责有无昼夜轻重之别,以定或是相火之起,或是膀胱之郁。如腰重痛,卧时不能转身,行时重痛无力者,湿也;腰冷痛,得热则舒,四肢怠,足寒逆冷,洒淅拘急者,寒也;腰部热痛,身热汗出,关节肿痛,小便热涩,湿热也。”《医林绳墨·腰痛》说:“痛之不已,乏力而腰酸者,肾虚也。”又说:“劳役奔驰,内伤元气,动摇不能转侧,脊者脱节者,气虚也;房劳太过,精竭髓伤,身动不能转移,酸痛而连脊重也。”

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常表现为下腹疼痛(肚脐以下、耻骨之上)或少腹疼痛。其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脏气虚弱和体内阴阳失和等均可导致脏腑不和,经脉失养,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以至引起腹痛。因此,在问诊时,要问清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时间。脐周冷痛、遇寒腹泻、腰骶凉为脾肾阳虚;少腹冷痛为肝寒之证。若经行腹痛,按之痛减喜温者,为胞宫虚寒;疼痛剧烈喜温拒按者为寒凝血瘀。

(四)饮食及二便

张景岳和陈修园的十问歌中均强调了要问饮食和二便,说明饮食及二便在中医辨证中的重要地位。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能增强体质,抵御外邪,防止疾病的发生;是人体脏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是精气、津液、血脉的重要来源。排便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体内气血津液气化功能的外在表现。因此,饮食及二便情况不仅反映脾胃功能的强弱、津液的盛衰,而且对于分析病机、判断病位、辨别病性、鉴别病证、推测预后、指导治疗和调理饮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临床意义。

我们可以从食量、食欲等方面审查饮食情况。纳差分为不欲食、不能食和食不下三种程度:不欲食是指食欲较差,不思饮食,主要病机为湿热困脾和肝脾不和,程度较轻浅;不能食指患者食欲、食量均较差,主要病机是脾胃不和、脾胃虚寒,或肝木乘脾、脾虚不运;食不下(不能消谷)是指食欲、食量极差,其病机多责于脾胃虚寒。临床上还有消谷善饥者,其食欲、食量增加,多责于胃热。

日本医家丹波元坚在《伤寒广要》指出:“医者,欲知病人脏腑,必要问其从内走出行,凡病当验二便……故治病以二便定人寒热、以二便定人燥湿,以二便定虚实。”小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排泄无不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及气血津液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息息相关。健康成人平均白天小便3~5次,夜间小便0~1次,排尿量每天介于1000~1800mL之间,尿液淡黄而清亮,无杂质,也无异常气味。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黄甚至尿赤,为泌尿系感染之象,属下焦湿热;小便频数,尤其夜尿频,尿色清,为肾阳虚衰证。大便的辨证则要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等方面入手。如大便次数多、稀溏不成形、夹有不消化之完谷,属脾胃虚寒。如大便频,一天两三次,便下正常,无不适感觉,为中气不足。便秘也是临床常见证候,分为热秘、冷秘、气秘和虚秘。“热秘”者大便干燥,数日不解,伴面赤身热、腹满胀痛、口渴溲赤,多见于阳盛之人,或外感风热,耗伤阴津,或热病之后,余热不清,留恋于胃肠,耗伤津液。夜卧受凉,寒邪正中或贪食生冷,阴寒内结,腑气凝滞,而致“冷秘”,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腹痛轻微、得温则减、小便清长。若肺气不宣、脾气不调、肝气郁结,气机壅滞,发为“气秘”,兼见胸胁满闷、嗳气喜叹息,甚则恶心呕吐。“虚秘”表现为大便初头硬、后溏稀,便后乏力多汗。脾气不足,运化不畅,则大肠传输无力,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气滞,肠腑不通发为便秘,即为“气虚秘”;阴液不足则肠失濡润,可致“阴虚秘”;阳气虚衰,失于温煦,大肠鼓动无力而便涩者,发为“阳虚秘”;血虚津枯,大肠失濡,即为“血虚秘”。

(五)睡眠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阴阳交泰,水火互济,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若阴阳平衡失调、阳气不足、阴气衰微,五脏之气相搏,营气衰,卫气内伐,表现为夜不能寐,难以入寐或睡而不深,多梦易惊醒,昼而不精,头昏头痛。失眠之症以里证、热证、虚实夹杂证为多。不寐,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喜叹息,目赤口苦,为肝郁化火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为心脾两虚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为心胆气虚证;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心烦口苦,目赤,为痰热内扰证。

四、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此项需如实填写,既往有何慢性病史、手术外伤史及简要治疗经过和目前疾病状况、服用的药物等。

五、经孕胎产史

部分内容虽然已经记录在现病史中,此处也应该再写一下,尤其既往的孕产史,既往如有自然流产或胎停育史,也应记录流产时的孕周。

六、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中,郭老除常规的妇科检查之外,尤其注重查乳房和触诊。

(一)乳腺检查

乳腺的发育程度是体质、营养和生殖内分泌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外在反映,与子宫同是卵巢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女子若年愈16周岁而乳房扁平,扪不到乳腺组织,多属乳房发育不良,可伴月经不调或闭经,乃肾虚禀赋不足,精亏血少;或脾肾虚弱,气血不足,以致形体瘦削,乳房不充。若年龄较大的女性,乳房松弛下垂,也预示肾精不足、天癸将竭,提示卵巢功能下降,甚至会出现绝经。若乳房扪及硬结,应注意推之能否活动,腋下与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必要时行乳腺B超检查,排除癌变。若经前乳房胀痛,并扪及条索状囊性小结节,为乳癖,多由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所致。若产后单侧乳房红肿热痛,扪之有硬结,乳汁排出不畅,为乳痈初起之证,属胃热或肝热炽盛。若乳头周围有长毛,往往提示雄激素水平较高,可能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乳房检查时,还要挤乳头,看是否有溢乳、溢液。妊娠后,孕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乳房会发生一些变化:乳房会增大,乳头的颜色加深,变得黑亮,乳晕上出现多个结节,称为蒙氏结节。通过观察这些变化,也有利于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

(二)触诊
1.触肌肤

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腠理,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通行的元气和津液,外流入于腠理,以濡养肌肤,并保持人体内外气液的不断交流。因此,触肌肤能够反映机体寒热虚实和气血盛衰。肌肤滑润、紧致有弹性为气血充盛之候;肌肤枯槁松弛则气血亏虚、精血不足;肌肤甲错常为瘀血阻络。

2.触手足

《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末”即指手足,说明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手足的寒热温凉也可以反映人体气血是否充盛、脉络是否通畅。因此,郭老在切脉之时,常顺手触患者手部,并指出“阳虚之人,冬季手足不温,夏季手足心热”。

3.触腰腹

《仁斋直指方·腰痛方论》指出:“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一虚,凡冲风受湿、伤冷蓄热,血沥气滞,水积堕伤。”《医学心悟》云“腰冷如冰,喜得热手熨,脉沉迟,或紧者,寒也”。下腹内部则为子宫所在之处。郭老在临证时,常触摸患者腰腹,认为腰腹凉者,为“宫寒”。《傅青主女科》云:“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乎!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虽男子鼓勇力战,其精甚热,直射于子宫之内,而寒冰之气相逼,亦不过茹之于暂而不能不吐之于久也。夫犹是人也,此妇之胞胎,何以寒凉至此,岂非天分之薄乎?非也。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胞胎之寒凉,乃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故治胞胎者,必须补心肾二火而后可。”

七、辅助检查

(一)基础体温

在临床诊疗和病历书写中,郭老重视参考辅助检查记录,尤其重视基础体温测定。通过对基础体温单、双相走势;双相改变者的基础体温升高及下降速度,高温期持续时间长短,来判定患者是否排卵、排卵时间及黄体功能情况,这些因素的改变均会对受孕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日期难以估计者,可以通过基础体温的测定,确定排卵日期,指导患者在易受孕时间段进行同房,促使精卵结合,对不孕症的治疗也起着重要辅助作用。

(二)性激素六项

郭老并不排斥西医检查,而且还强调要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为我所用。性激素六项是郭老非常重视的一项检查,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 2 )、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六项,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可以了解女性的卵巢功能,初步判断女性的生殖能力。

(三)输卵管通畅程度的检查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女性不孕症的20%~40%。输卵管通畅度的检查有输卵管通液、造影、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等,郭老常建议患者行放射线下的输卵管造影,并且郭老要亲自阅片判断输卵管的情况,如存在输卵管不通、积水、通而不畅、形态迂曲等可能导致不孕的情况,常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四)子宫附件彩超

子宫是卵巢的靶器官,所以子宫的大小、形态、内膜厚度等都可以反映卵巢功能的好坏。记录病历的时候还要写卵巢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卵巢的功能。

(五)男性精液的检查

通过男方生殖能力和精液常规检查,排除因男方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等,若发现问题,提倡男女同治。

八、诊断及辨证论治

不孕不育病历书写的最后一部分,即诊断及用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论治以辨证为前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在临证仔细询问病史基础上,全面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最终四诊合参,完成辨证、诊断、立法及方药等环节。

至此,一份完成的病历也就撰写完成了。

(杨红、李军、程曦) WM8F+t70IwRf6eGrR4TBXURuN1AOmDqXYK1ADC45IZmb6Nk9i0Jo+SCtC+hBlJ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