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有些病状不用治,那是身体在自救

大家都害怕生病,怕疾病危及健康、危及生命。事实上,很多疾病或者病状是对生命的保护,我们是因为有了这个病,才不得那个病,而那个病可能比这个病要严重得多。

◎为了避免更致命的恶性疟疾,身体被迫选择了“蚕豆病”

每年蚕豆上市的季节,总有些人因吃了新鲜蚕豆发生严重的贫血,这种病最初是20世纪在意大利发现的,被称为“蚕豆病”。医学发现,“蚕豆病”患者的身体里缺乏一种酶,导致进食蚕豆后贫血的发生,世界上大约有4亿人患这种病。

有意思的是,“蚕豆病”发病最多的地区,恰恰是种植蚕豆最普遍的地区。这在进化学上似乎不合规律,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身体会本能地淘汰使我们生病的基因,人类就是这样繁衍至今的。但“蚕豆病”的基因留存了下来,而且在盛产蚕豆的地区多发,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病,可以减少或者取代更大的伤害。

研究发现,“蚕豆病”高发的地区,也是疟疾高发的地区,而“蚕豆病”基因的儿童对恶性疟疾的抵抗力,是没有“蚕豆病”基因的儿童的2倍!“蚕豆病”患者的红细胞非常不利于疟原虫的生长繁殖,并且可以更快地把疟原虫清除出去。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为了避免患上更致命的恶性疟疾,身体被迫选择了“蚕豆病”。

◎其实,足够的胆固醇是我们不缺钙的前提

现代人一听胆固醇就觉得是坏东西,会导致血管硬化。其实,如果没有胆固醇,我们的细胞就无法生存,而且还会严重缺钙。因为帮助钙吸收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D就是身体里的胆固醇在日晒下转化而成的,也就是说,足够的胆固醇是我们不缺钙的前提。

只不过胆固醇的境遇在环境变化之后也变化了,这个变化发生在人类从非洲起源后,开始走出非洲,迁徙到日晒远不及非洲的地方。在非洲的日晒之下,身体为了避免被太阳晒伤,进化出了黑皮肤,但黑皮肤会影响胆固醇向维生素D的转化,人体为此又进化出了一种能快速产生胆固醇的本事。可惜的是,这种本事在人类走出非洲、没有充足日光照射的条件下,依旧保留着,因而也就成了缺陷。不能及时转化为维生素D的胆固醇多余了,高胆固醇就成了慢性病发生的诱因,就是因为这个,非洲裔美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是欧洲人的2倍。

其实,胆固醇没有错,至今仍旧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只不过我们改变了生活方式,让过去的“长项”变成了现在的“短板”。所以, 没必要视胆固醇为毒素,只要想办法让胆固醇在身体中的存在利大于弊就可以了,具体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多晒太阳、多运动。

◎高血糖曾经帮助人类度过了寒冷的冰河时期

除了胆固醇,血糖也是现代人发愁的事。糖尿病是中国人的高发病,而且是“万病之源”,心脑血管病乃至癌症,都与糖尿病脱不开干系。但是,高血糖不一定是坏事情,它曾经帮助人类度过了寒冷的冰河时期。

人在寒冷的时候排尿会增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身体要通过排尿来浓缩血糖,靠高浓度的血糖来御寒。而地球的环境变暖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在这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的生存环境一直是寒冷的,血糖升高的能力保证了那时人类在极寒条件下的供能。只不过这种生存本能,在气候突然变暖之后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足够的寒冷来消耗血糖,人们在温暖的居室中不运动,吃得又好又多,糖尿病就高发了。所以,能坚持冬泳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有糖尿病,因为他们沿袭了基因形成之初的生活状态。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血糖的升高,其实都是身体的自救方式,只不过在现在,高血糖、高胆固醇成了身体向你“报警”时说的话,如果你能理解,就不会一味地把它们当病治,反而可以利用这种自救本能继续造福身体。 不能过度地安逸舒适,不能毫无节制地大快朵颐,而是要适度地寒冷、劳累甚至饥饿,这些是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健康的保证。 dGUpZ2+L26vGUPYFqpwPB1pS3r788XrOnQlFOhEs3jWOWOdBI6R7WzpKNFh2Qb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