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种
感受类

1 吃饱了就困

身体说:脾气虚了

◎饭后的困,不只是因为大脑缺氧,还和“食欲素”有关

吃饱饭了就犯困,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一般稍微运动下,随着精神被振奋,也就不用睡觉了。

但有的人这种状况特别严重,放下饭碗就能睡着,而且根本没精神运动。我见过最严重的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就会睡过去,而且睡得很沉,几乎是昏睡的状态,家人必须用手掐他的人中,他才能醒过来,继续把下半顿饭吃完,几乎天天如此。

吃饱了就困,甚至还没吃饱就困得要睡觉,这种情况在医学上有个名字,叫“醉饭”,形容的是吃饭像喝酒喝醉了一样的状态,这其实是大脑在说:“缺氧了。”

很多人觉得吃了东西之后,血液从大脑跑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大脑因为缺血、缺氧而犯困。事实上,这只是一部分原因。现在有人认为,饭后的困和下丘脑分泌的“食欲素”有关。

“食欲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食欲素”水平的高低,与人的饥饿感及睡眠有着直接的关系。 “食欲素”水平低时,人就会昏昏欲睡,不想运动;“食欲素”水平高时,人就会变得清醒且活跃。

◎饭后困得厉害,并伴有肥胖,一定要重视

血糖升高的时候,就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特别是吃升糖速度很快的食物,比如含碳水化合物多的、甜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吃完之后,人就更容易犯困了。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白天出现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而饭后是犯困最高发的时段。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血糖更容易升高,一来抑制了“食欲素”的分泌,二来血糖是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血糖之所以高,是因为身体没能把能量运到需要的地方,糖没有充分被身体利用,剩在了血液里。所以,血糖高一般与身体器官组织缺少能量是同时发生的,这时候大脑能量供给更加不足,加上“食欲素”分泌少,双重因素导致了困倦难忍。

目前还没有糖尿病,但饭后困得厉害,同时还有点肥胖,特别是腰腹部赘肉很多,但四肢细,而且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已经患上糖尿病了,你就尤其需要重视。

◎脾虚的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你可能会说自己体检时血糖是正常的呀!但要注意,我们都是空腹去体检的,查的是“空腹血糖”,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餐后血糖”升高,很多人在“空腹血糖”正常时,其实已经患糖尿病很久了。之所以会如此,与中国人的体质类型有关,患者多是脾气虚了。

在中国人的体质中,脾虚占了绝大多数。之前,我写过一本书叫《脾虚的女人老得快》,这本书出版十多年了,至今仍旧是畅销书,因为几乎一半看过中医的人,都曾被诊断为脾虚,或者是脾虚体质,饭后困是他们的一大病状。

中医里说脾是主肌肉的,脾虚的人多是肌肉无力的,这正是中国人的体质特点。而在血糖问题上,肌肉的多少、肌肉的力量大小,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肌肉中的线粒体可以有效地消耗、分流血糖。糖尿病初期,医生可能不给你开药,而是让你运动,因为肌肉运动本身就可以降糖。而脾虚的人,肌肉体量小,这种人首先不喜欢运动,因为肌肉无力,一运动就累;即便运动,有限的肌肉分流走的血糖也有限。所以, 脾虚的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中国人糖尿病的高发,肌肉问题是重要因素。

◎黄芪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第一味药

中医所说的脾,不是我们腹腔中的脾脏,而是身体的“物流”系统。中医对脾的功能的描述是:主运化,升清降浊。

这个“清”指的是身体功能需要的清气,包括大脑的供血、供氧。脾虚时,清气不升,大脑就会缺血、缺氧,人就会犯困。中医通过补脾气让人变得精神起来,最常用的药物就是黄芪,有意思的是,黄芪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第一味药。

胡适先生曾经罹患糖尿病,西医无策后,被当时的名中医陆仲安治愈。陆给胡适用了大剂量的黄芪,陆因为善用黄芪一直被人称为“陆黄芪”。1921年,胡适为一幅描绘陆仲安研读医书的画像题跋时写道:

我自去年秋间得病,我的朋友学西医的,或说是心脏病,或说是肾脏炎,他们用的药,虽也有点功效,总不能完全治好。后来幸得马幼渔先生介绍我给陆仲安先生诊看。陆先生有时也曾用过黄芪十两,党参六两,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但我的病现在竟好了。去年幼渔的令弟隅卿患水鼓,肿至肚腹以上,西医已束手无法,后来头面都肿,两眼几不能睁开,他家里才去请陆先生去看。陆先生用参芪为主,逐渐增到参芪各十两,别的各味分量也不轻,不多日,肿渐消灭,便溺里的蛋白质也没有了。不上百天,隅卿的病也好了,人也胖了。

◎为什么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得这么快?

为什么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得这么快?为什么中国人更容易脾虚?这与中国人太聪明有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智慧民族必须付出的代价。

3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针对脑部容量的研究,通过对全球2万个现代人头骨展开调查,科学家们发现,东亚人的颅腔容积平均为1415立方厘米,而欧洲人为1362立方厘米,非洲人为1268立方厘米。随后的一系列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去年的一个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东亚人的颅顶更高,这让其头部能够容纳体积更大的大脑。

中国人就是东亚人,中国人有四大发明,与智慧和脑容量大有极大关系。但身体的能量是守恒的,是个定数,脑容量大,从全身其他部位分流的能量就多,留给躯体特别是四肢的能量就少,所以,中国传统文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虽然现在的人不都是文人,但过度用脑加上缺乏运动,肌肉能量供应受限,仍旧是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在饮食日趋丰富、食物热量不断增加的现在,糖尿病便是这种体质之人躲不过去的结局。尤其是年纪轻轻就开始饭后困的人,要提前注意控制饮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而且要保证每天的运动量,以此增肌; 同时用黄芪补补气,每天用生黄芪10克代茶饮,疲劳状况和饭后的困倦会明显改善,对糖尿病的发生也有一定防范作用。 XxdLCdsNZa8nKXmv0llua5fuXsF2s4+BG1VnbJwasi1BiKPLgHvmhRfAxtom2Ji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