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02
我是谁?

我想每个人都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吧?

“我是谁?”

因为不清楚这个答案,所以常会去问朋友:“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

企图通过别人的眼睛和嘴来拼凑出完整的自己。

只是可惜,我们的行为常常被人误解,又或者是我们的行为与我们所思所想并不一致,自然会被人误解。

“我是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我才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场合会说什么样的话,遇见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需要了解自己的脆弱,才能把自己更好地保护起来。也需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爱好,才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不那么难堪。

要了解自己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定会随着自己的尝试而有新的发现。

在多次当众发言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会因为过度紧张而肠痉挛的人。无论参加多少次活动,只要当众发言,我的身体总是会隐约作痛,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放轻松,忘记当众说话这件事。

我是一个撒谎脸就会立刻红起来的人,还伴随着说话结巴。

我喜欢闻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味道,我喜欢闻家具刨花的木材味道。

我喝完黑咖啡很容易激动,我喝完奶茶肚子会不舒服一下午。

我写东西时必须要听音乐。

我看外国文学,永远记不住主人公的名字。

我碰到喜欢的人,脸部表情会不自觉变得严肃。越是喜欢越是严肃,让人以为我讨厌对方。

我见新朋友之前都需要喝上一杯酒,那时的我会比不喝酒的我有趣很多。

我喜欢黄色的灯光,白色冷光让我浑身不自在。

坐任何交通工具我都喜欢右边靠窗,从出站口出来我都会小跑一阵,狼狈一小会儿,但会节约很多人挤人排队的时间,心情就很好。

我耳朵里一直塞着耳机,让我很有安全感——别人不会来跟我说话。

在KTV唱Rap的我会比唱情歌的我显得更自信。

我喜欢墨绿色和天蓝色胜于别的颜色。

我手机里的应用软件不按功能分布,而是按颜色分布,我更容易找到它们。

我的衣柜也是按颜色来分类。

我喜欢吃“真功夫”的辣骨饭套餐,外加蒸蛋和外婆菜,外出签书会的日子我连吃过一整周。

比起管理工作,我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创作内容。

签书会上,比起签名,我更喜欢和大家面对面聊上一两个小时。

我讨厌身上带着负能量和戾气的人,会第一时间回避。

也讨厌交际花一样的人,觉得自己只是对方的猎物而已,一点都不带着真心。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这些都是我在经年累月的尝试里,慢慢得出了“原来我是这样的人”的结论。因为如此,所以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根据这些去照顾自己的情绪,调整工作与生活内容,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一些。

以上都是一些浅显的表象,而真正深层次的自我则需要在一段长时间的坚持里才能得出结论。

不知道是我性格的原因(容易情绪激动),还是穿着打扮的原因(二十来岁的时候总是穿得花花绿绿,脖子上来回挂着各种耳机),我常被人觉得很浮躁。以至于有时写自我评定,被人问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我想都不想就会说“可能还蛮浮躁的”。

我到底哪里浮躁呢?其实我是不太清楚的。

但似乎因为大家都这么说了,我觉得可能我就是那样一个人吧。

直到读了大学之后,我的辅导员和别人谈到我时,会说:“刘同这小伙子还成,你别看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能在一张桌子上坐一下午写东西。”

后来参加工作了,我的制片人第一次和台领导因为我而争吵时,他也说:“我觉得刘同就是可以的,他能一整个月坐在他的出租屋里写一本小说,姑且不论写得好不好,光是能坐得住这件事,咱们就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两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其实我并不浮躁,对吧?

我是能把事情坚持下去,并且做完的,对吧?

三十六岁那年,我突然想写一个长篇小说,并把它拍摄成电视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公司并不同意,到慢慢看着我真的愿意坐在办公室从白天写到深夜,整个办公区只有我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公司的态度似乎也慢慢转变了。

在写《我在未来等你》时,写了两个多月后才发现一个逻辑漏洞,如果要改的话,要从头推翻很多东西,全盘再改又需要一个月。而那时所有人都在等我,我需要写完小说,出版,同时改编成剧本,再建组拍摄,再剪辑制作,再报批审核。一件需要做两年的事,就这么在我这儿卡住了。

我问自己:万一我写不出来呢?就算我写出来,万一改编的剧本不过关呢?万一电视剧拍不成呢?万一无法播出呢?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这件事情就完蛋了。

我就停在那儿发呆,一直问自己,是继续敲键盘呢,还是直接认怂算了?直接接受公司安排的一个项目,不必原地挖井。

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好惨,才华配不上野心,成长跟不上发展。

如果直接放弃,这辈子可能就再也不会鼓起勇气来做一件这样的事。

我三十六岁了,心气势必随着年纪渐长而减弱,年轻时失败总比老了失败更容易爬起来。

所以,尽快尽早失败才是正经事。

这样想着,我的手又噼里啪啦地敲起键盘来。

我不能自己放弃,但我可以接受被人觉得不行而淘汰。

我心里默默念着这句话,眼泪莫名其妙地就流了一脸。

明明没有观众,为啥我一个人也能把戏演得那么起劲呢?

啊,可能是演给自己看的,感动了自己,才能重燃斗志继续走下去。

从2017年9月敲击第一个字开始,到2019年9月电视剧上线播出。

两年的时间,我终于把自己想做的那件事,一点一点地完成了。

两年间,公司也没咋催促,就让我自己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弄着。全部结束后的某一天,同事跟我说:“头儿今天说你真是能扛,一个人‘哒哒哒’敲键盘敲了两年,就把一件复杂的事情一个一个字给敲完了。”

这大概是我听到的最令我喜悦的评价。

于是,我又在我三十九岁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还真是一个死扛到底的人。

以前对自己的评价和了解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拼接。

热情也好,冲动也罢,但经过一长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对自己得出了更具体的结论——在我的工作上,只要我愿意花时间,不着急,我就一定能做出一些事情。

当我明白这一点之后,对于工作我似乎没有那么害怕了。以前我总是被安排去做某一个工种,要配合其他人,心里没底。现在心里有数了,也能很明确地告诉同事们,我们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家一起努力就好。

所以现在的我,正带着同事一起写两个电影剧本。算一算时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已经花了快两年的时间了,不过我不再着急了,我知道每一天这么工作下去,自然而然会有一个结果的。 d1LhIy4PqvkVD6ZxRxctzNU9NUyZSXTxuL1ukEYnD3ssDUo7vDOk5Kath/AAyjV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