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前可知,中医的肝养肝等同于保养同样,保养这些也就是保肝将告知读者如何轻松保肝。
《黄帝内经》记载:“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酸伤筋……”“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内,肾藏志……”以上这些记载,表明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循环疏通调畅人体心理与生理活动及滋养筋膜的功能。
人体组织器官有充分的血液供给,除了需要健全的心脏功能外,还需要肝的调节与贮藏血液的功能时,部分血液储藏在肝脏;活动加剧时,增加血液循环,以供身体活动的需求。肝的藏血功能,也与妇女的生理周期有密切关系。
当肝的“疏泄”无法正常运作时,容易出现情绪失常、脾胃功能障碍及胆汁分泌异常等气机不畅的病症。其主要病因和郁、怒关系密切,长期的情绪抑郁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疏泄失常而伤肝肝胆患者又常出现抑郁或急躁易怒等情绪二者可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另外,肝阴及肝血有营养筋膜的作用,使肝维持正常的收缩和松弛功能肝阴血充足,则筋膜强劲有力,伸缩灵活自如。
总之,肝胆疾病、血液疾患、心理疾病、肌腱筋膜疾病、消化障碍及月经失调等,均属中医“肝脏”的范围,会深入说明如何通过养肝来保养这些和肝相关的器官。
常见肝脏病证包括肝气郁结、肝血虚弱及肝阴不足等,可体质差异,选取适当药膳,适时调理,若无特殊“肝脏”疾病,则可轮流食用药膳以养生,或用以下4个保健法来保养肝脏。
保健法①:掌擦肝俞穴至胃俞穴(下背部)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离脊柱约一寸半处(食、中指合并横宽约为一寸半)。
功效:保肝利胆、调理肠胃。
方法:用手掌从第九胸椎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来回推,至局部产生温热感。每天1~3次。
备注:需旁人协助操作。
保健法②:按揉保肝区
位置:手掌向上,食指近节指骨及无名指中节指骨。
功效:清肝退火、除烦解热。
方法: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保肝区各1分钟左右。每天1~3次。
保健法③:掌擦胁腹部
位置:乳房下到肚脐范围的肋骨区。
功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肝利胆。
方法:用手掌摩擦乳房下到肚脐范围的肋骨区,从上到下,每次摩擦约1分钟。每天1~3次。
保健法④:按揉阳陵泉穴及三阴交穴
• 阳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一寸处。
功效:行气止痛、解除痉挛、保肝利胆。
方法: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按5秒,休息1秒,直到出现酸麻、发胀、微微发热感。每次按揉1~3分钟,每天1~3次。
• 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处。
功效:健脾利湿、调补肝肾,是防治消化、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常用穴。
方法:以食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按5秒,休息1秒,直到出现酸麻、发胀、微微发热感。每次按揉1~3分钟,每天1~3次。
备注:因为会促进子宫收缩,所以孕妇不可按压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