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创造未来,从想象未来开始

陈楸帆

2019年8月,在伦敦的巴比肯中心,我偶遇了一场名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AI:More Than Human)的展览。它像夏天英国街头不期而至的暴雨,刷新了我关于AI的许多狭隘的观念。

这场展览的标题,完全无法涵盖展览内容的丰富多彩:从犹太民间传说中的魔像,到日本动漫角色哆啦A梦;从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的早期计算机实验,到DeepMind挑战人类地位的AlphaGo项目;从乔伊·博兰维尼(Joy Buolamwini)分析面部识别软件中的性别偏见,到艺术团体Teamlab充满神道教色彩的大型沉浸式互动艺术装置……我相信每一个置身其中的观众都会被这样的事实深深震撼:人类探索“人工智能”的历史或许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久远——比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偃师造人”,或者古希腊神话中的青铜巨人塔罗斯。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AI科技都正在以无法阻挡的步伐,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所有维度。

然而,正如阿玛拉定律所揭示的那样:“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大多数人对于AI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要么将其与电影《终结者》中的杀人机器混为一谈,要么认为它只是蠢笨的算法,无法在任何层面上对人类构成威胁,要么仅仅将目光聚焦于技术领域内部,无视AI同样也在改变着人类感知世界、交流情感、管理社会、探索生命的种种方式。

科幻小说,或者更宽泛地说,作为大众文化之一的科幻(Sci-Fi),在其中扮演着微妙的角色。事实上,早在1818年,被视为第一部现代科幻小说的《弗兰肯斯坦》就探讨了这样一个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人类是否有权借助科技的力量,创造出一个不同于任何现存形态的智慧生命?在受造物与创造者之间,又应该有怎样的一种关系?

从当下围绕AI技术的诸多争辩中,我们可以清晰辨认出200年前由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借由科幻故事所提出的原型命题。

或许有人会指责说,科幻需要对大众的AI迷思负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正是这种超越时空局限、联结技术与人文、混淆真实与虚构,并引发每一个人共情与思考的特质,使得科幻可以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所说,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艺术类型”。

更进一步的问题应该是,我们是否能创作出既呼应当下又启迪未来,既真实可信又狂野深刻的科幻作品,让它能够担负起如此重大的期待?

2019年,我以前在谷歌时的同事李开复博士找到我,邀请我和他共同创作一本全新类型的著作。这本书试图将虚构的叙事与非虚构的科技评论完美结合,展现20年后被AI技术深刻改变的人类社会图景。这个想法让我兴奋不已。在我看来,开复是一位卓越的世界级领导者、目光敏锐的商业投资人、视野开阔的技术预言家,不仅如此,他关于职业发展与幸福人生的见解也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如今,他又将目光投向未来。

这恰好与我提出的“科幻现实主义”主张不谋而合。

在我看来,科幻小说最引人入胜之处,不仅在于它能提供想象性逃避空间,让读者能够抛开现实烦恼,扮演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在百万光年之外的架空世界中任意驰骋,更在于它能激发读者对于现实的洞察与反思,甚至介入并改变真实世界的发展轨迹。

换句话说,想要创造什么样的未来,就从想象那样的未来开始。

作为一名资深科幻迷,我从10岁起就沉浸在电影《星球大战》《星际迷航》《2001:太空漫游》所创造的神奇宇宙中。这些经典之作为我打开一扇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时常惊叹科幻艺术的光谱如此广阔,几乎可以承载任何题材与风格。然而,在创作任何一个故事之前,清晰的自我定位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开复给我的最大启发是,不同于许多描写灰暗、悲观未来的反乌托邦小说,《AI未来进行式》将着力于表现AI技术可能给每个人类个体及社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因为那是我们所希望创造的未来,也是人类希望子孙后代所能够创造出的更具超越性价值的未来。

实话实说,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理解AI领域当下的进展,并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推演它在20年后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在开复的引领下,我们阅读了海量的论文资料,并与行业内的专家、从业者、思想者深度交流,甚至还参与了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AI工作坊,走访了AI领域相关的创业公司,力图从源头上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脉络。

而从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展现具备不同文化与身份的个体,在迎接AI浪潮冲击之时,其作为人类所具有的尊严、价值、情感和所做出的抉择。这是虚构小说所擅长的部分,却也是更难以通过逻辑与理性进行推演的部分。我们不得不穿越时空,借鉴历史上类似的重大变革,调动对人性的理解与想象力。我相信,只有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故事,才能更充分地传递我们所要传递的理念。

在每篇故事结束后,开复还针对该故事中出现的技术想象进行解读,以他的专业眼光与多年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于AI的想象是否可行,实现的路径如何,我们距离这些神奇的场景还有多遥远。这些思考如同风筝的长线,将遥远的未来与当下的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漫长的脑力激荡、写作与打磨之后,呈现在你面前的便是这10扇通往2042年的时空之门。希望你能够将它们一一打开,享受未来AI世界所带来的惊奇、兴奋、思考与感动。

对于我来说,科幻小说的最大价值并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当你合上书之后,脑海中或许会冒出更多的问题:AI是否能够帮助人类从根源上预防疫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在AI主导的世界中如何确保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如何教导孩子去适应人类与AI共存的新社会……

我们相信,来自每一个人的思考,将是帮助人类开启美好未来的金钥匙。

欢迎来到2042!

2022年 上海 Hl0j8vhJt0q79E4FkcmScgi5F+NoCy0YiLYZd+pJ29t2R5bAuktPgufD2XG3s4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