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汉郊县汪集镇调研时,很多人会不约而同讲到冯铺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
冯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是2012年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建设的,投资46万元,其中区财政奖补23万元。养老中心建筑面积有300平方米,可以同时为22个老年人提供常住养老。
本来,区财政奖补建立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只是日间照料,主要是通过为村庄里的老年人提供娱乐等活动场所,吸引老年人日间来照料中心活动,同时为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低价午餐等生活服务,鼓励村庄里身体好的低龄老年人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服务,互助照料。实际上,绝大多数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都缺少实际的照料,变成了老年人娱乐聊天的场所。这样的娱乐聊天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交往空间,老年人之间的互动提高了他们的闲暇质量,让他们不再孤单,精神状况大为改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变成老年人活动中心,也是十足的好事。
冯铺村支书希望将照料中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拓展一下。他说,当前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了,农村留守老年人普遍比较孤单,尤其是一些高龄失能老年人单独留守在家,生活不能自理,状况十分堪忧,子女外出务工也不安心。村支书因此尝试在日间老年人互助照料的基础上,让农村留守高龄失能老年人来常住。几年下来,常住照料中心的留守老年人最多时有19人,最少时也有9人。留守老年人常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为进城子女安心务工创造了条件,因此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冯铺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聘请了两个工作人员,都是本村妇女,一名40多岁的妇女负责日常管理,一名60多岁的妇女负责做饭。两人月工资均为2600元。此外,照料中心每年还需要水电费1.6万元(包括冬天烤火夏天降温),生活费四五万元,日常用品如餐具等1万元,活动经费若干。加起来,一年支出在15万元左右。收入方面,区财政每年补贴6万元,来照料中心常住的老年人要按每月800元至1200元的标准缴纳养老费,10个老年人大约要10万元。因此,算上财政补贴,冯铺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基本上可以做到自负盈亏。这样来看,冯铺村将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的功能由日间互助照料变为常住,是十分成功的,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补充。
不过,冯铺村的老年人互助养老中心也有隐忧,最主要的是如何防范风险。来照料中心常住的一般都是高龄失能老年人,这些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行动不便,容易出事故。照料中心曾有一个老年人在夜间起来摔倒受伤,所幸没有造成大事故,子女也就没有上门追究。万一有子女上门,起了纠纷就不好办了。还有一次,一个老年人半夜抽烟,烧着了被子,幸亏工作人员起来方便,闻到糊味,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事故。照料中心让老年人常住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方便村民和老年人。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谁来承担责任?冯铺村支书说,实际上,高龄老年人在家单独住,出事故的可能性更大,也正是因此他才让老年人到照料中心常住。老年人在家出事,责任都是农户的,在照料中心出事,村级组织就脱不了干系。因此,冯铺村支书十分犹豫还要不要将老年人在照料中心常住的举措坚持下去。
中国农村实行“五保”制度,现在改为特困救助制度,即凡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年人,国家都给予生活困难补贴。汪集镇老年人的特困补助由过去每月5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985元。为了解决孤寡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全国乡镇一级都建有福利院,孤寡老年人可以入住。汪集镇是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来,现有两个老年人福利院。不过,现在福利院居住的老年人只有60人,最多时也只有240人,而全镇共有孤寡老年人365人。
老年人不愿住福利院有三个原因:一是脱离过去的村庄熟人社会,到福利院生活没有意思,变成“等死队”了;二是福利院工作人员往往缺少对老年人的感情;三是为了防范出现事故,福利院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不允许老年人随便外出,因此有老年人说到了福利院,感觉就是坐牢。话又说回来,一旦老年人外出发生了事故,福利院是要承担责任的。有一位老年人外出后溺水身亡,其亲友到福利院大闹追责,让福利院赔偿几十万元,福利院吸取了教训,通过限制老年人外出来防止出事故。
国家提高了孤寡老年人的特困救助标准,老年人经济能力得到增强,就愿意投亲靠友,或仍然在村庄居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到福利院的。
冯铺村老年人常住的互助照料中心,一方面设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工作人员不可能虐待入住老年人,且有人情味,这个很重要。另一方面,住在村庄熟人社会中,每天都能见到熟人,仍有社会生活,完全不同于福利院的“等死”,这样的生活质量也就比较高。这个意义上,冯铺村村庄养老是一项创新,是介于家庭养老与乡镇福利院养老的一个中间层次。这个层次的最大好处,是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他们一直生活的村庄熟人社会中,没有脱离生活意义之网,仍然有尊严和体面。
且不说高龄失能老年人,低龄老年人更不愿意脱离村庄熟人社会。在汪集调研时,一个在城市为子女带了几年孙子的老年人回村后,觉得非常幸福,说终于解放了,终于自由了。他们将在城市和子女一起生活看作是坐牢,因为处处受到限制。自己没有收入,又要消费,就要看子女脸色。短期内与子女一起生活,确实亲热亲密,但时间长了,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十分受拘束,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不如在农村自由舒服。老年人总结,与子女距离远一点是亲人,天天在一起就成仇人了。住在乡下,自己种田种菜、喂猪养鸡、捞鱼摸虾,不仅可以获得收入,而且劳动具有意义。有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每月到城里子女家住几天,老年人的独立、自由、体面、尊严就可以保持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村庄对农民很重要。他们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在城市缺少就业机会,回农村就很重要,土地就很重要,农村的宅基地与住房就很重要。
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低龄老年人,在村庄有房有地,季节性地开展劳作,大量闲暇时间可以用于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低龄老年人还可以照料高龄老年人,从而积累时间银行积分,在自己高龄时换取其他低龄老年人的照料。这样,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可以有真正的老年人互助照料,就有了远好于脱离熟人社会的福利院养老体系,也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村庄熟人社会互助照料基础上的养老模式值得尝试,值得重视。
2018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