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

对于论文摘要这种文本类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论文摘要写作规范与指导、摘要整体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一、关于摘要写作指导的研究

为了使作者掌握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程式和规定,国际上出版了很多指导手册,以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如SCI和EI对于摘要的要求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的相关规定等。同时,专家学者在制定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也注意到论文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的撰写,如奥康纳(O’Conner)和伍德福德(Woodford)在二人合著的《英语科学论文写作》(1976)中对一篇完整摘要在字数、篇幅和需要包含的主要信息等提出了建议。戴(Day)在《如何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1998)一书中,建议整篇摘要或摘要的大部分应该使用过去时,而且不应包含文献内未提及的信息和结论,并指出撰写论文摘要最常见的问题在于包含过多的细节,因此提倡摘要在撰写字数上要讲求精炼。斯莱德(Slade)在《风格和形式:研究论文和报告》(2000)中规定了一篇摘要应该包含研究问题的简短陈述、研究方法和设计的描述、研究结果、意义及结论。斯韦尔斯(Swales)和费克(Feak)从指导论文写作的原则出发,编纂《研究生学术写作:基本任务和技能》(1994),用两种模型说明了撰写结构严谨的研究论文摘要的两种途径。此外,安德鲁斯(Andrews)和比克尔(Bickle)的《科技写作》(1982)、格林纳(Gliner)和乔治(Morgan)合著的《应用情景研究方法》(2000)和蒂皮特(Tippett)著的《实用研究建议》(2004)等,也都包含对论文摘要写作的相关指导。也有学者直接撰写了以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为主题的论文,如文托拉(Ventola,1994)的《作为语言研究目标的摘要》、和Ufnalska(2009)的《我们如何评估摘要的质量》等,均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对论文摘要的写作进行指导。

在中国,随着对科技论文国际化重视程度的加强,学者也愈加重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何文有(1995)、于建平(1999)、李秀存等(2001)、熊春如(2002)、任静明(2004)、王高生(2005)、李春阳(2008)等均对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规范,或者是英文摘要的写作特点以及翻译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问题进行研究。根据CNKI的统计,截至2016年11月,收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与“英文摘要写作”相关的文献有415篇,具体统计如图1-1。

图1-1 1996—2015年CNKI关于“英文摘要写作”相关文献的统计

图1-1是从1996年至2015年这20年间CNKI对有关“英文摘要写作”相关文献的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这类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并在2009年数量达到最多的47篇,这段时间也是我国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跃升的时期。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009年我国机构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10.88万篇,其中1.68万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占我国论文总数15.5%的论文表现不俗,该比例较2008年的11.5%上升了四个百分点。

2000年至2010年(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72万篇,按数量计,排在世界第四位,比2009年统计时上升一位;论文共被引用423万次,排在世界第八位,比上一年度统计时提升了一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9次,比上一年度统计时的5.2次有所提高(但离世界平均值的10.57还有差距)。

到了2014年,在176个学科领域中高影响力期刊共有154种,2014年各学科高影响力期刊上的论文总数为50404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5505篇,比2013年增加386篇,占世界的10.9%,排名升至世界第二位。

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多达158.11万篇;论文共被引用1287.6万次,与2014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4.2%,连续两年排在世界第四位。

目前为止,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但我们与排在前三位的美国(6041.7万次)、德国(1417.4万次)、英国(1404.3万次)还有差距。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14次,比上年度(2014年)统计时提高了7.5%。世界平均值为11.29次/篇,由此可见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得益于对英文摘要写作规范的重视和研究。

二、对论文摘要总体结构的研究

由于摘要的功能主要在于忠实而准确地反映原文献的内容,因此摘要本身也被认为是学术文体中的一类,一些学者从篇章语言学和文体分析的角度对摘要的结构布局进行研究。

格雷茨(Graetz,1985)认为一篇摘要最常见的结构包括四部分: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斯韦尔斯赞同格雷茨的分析方法,但他进一步指出“大多数文摘的结构似乎都是文献或论文本身的四步结构(IMRD结构: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的一个反映,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Swales,2001:181)。

巴蒂亚(Bhatia,1993)在其著作《分析文体:专业情景下的语言使用》中通过考察一篇典型的论文摘要样例,也提出了类似的论文摘要四步结构,包括:介绍目的、描述方法、概括结果和陈述结论。同时她也指出了某一文体的结构类型是由其交际目的决定的。“一篇研究摘要之所以与同一篇文献的介绍部分不同恰恰是由它们各自的交际目的不同所决定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看似有些相同点。”(Bhatia 1993:14)

萨拉杰—迈耶(Salager-Meyer,1990)调查了77篇医学论文摘要,其文体包括研究论文、案例报告和综述论文,涉及临床、基础、流行病学和手术等四大类。她设定了六步来解释医学摘要的整体结构,即陈述说明、目的、数据库、方法、结果、结论和建议。

除以上研究之外,还有其他学者对摘要进行了跨文化、跨学科的对比研究。梅兰德(Melander等,1997)考察了美国和瑞典在3个学术领域中的期刊摘要里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或学科性的倾向;文托拉(1996)发现了存在于芬兰和德国学术写作中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具体来说,芬兰作者的英语写作风格过于简练,而德国作者的英语写作风格又过于复杂。

中国学者也对摘要(尤其是中文摘要的英译版)的宏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葛冬梅、杨瑞英(2005)对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进行了分析,刘胜莲、魏万德(2008)对应用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的体裁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的摘要对比发现国际期刊摘要语篇的宏观结构更加完整和复杂,并归纳了英文摘要的原型结构,基本上也是斯韦尔斯提出的IMRD四步结构;何宇茵等(2008)对航空航天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文摘要英译版在语步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此外,黄萍(2007)、刘锦凤(2009)、高怀勇等(2011)、张嫚(2011),谢韶亮(2011)等也对语言学、经济学、纺织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和结构进行了跨体裁或跨文化的研究。

总体说来,国内这类论文绝大多数出现在2000年之后,而且学者们也大都采用斯韦尔斯的语步—步骤分析模式,从不同的学科领域的摘要研究中印证其语步分析模式,而且大多认为语篇构建的深层交际动机会对语篇结构和语言产生影响,但这些研究的理论支撑过于单一。另外,这些研究还说明了随着对学术论文摘要结构和内容的逐渐规范,不同国家作者的英文摘要结构模式也趋于统一,并且中外学者对于摘要宏观结构的研究已趋于达成共识。

三、对论文摘要语言特点的研究

除了对学术论文宏观结构进行研究以外,中外学者也对学术论文摘要微观上的语言特点进行了研究。如格雷茨(1985),萨拉杰—迈耶(1994),梅兰德等(1997)以及海兰德(Hyland,2001)对摘要的情态配置、时态、语态及人称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

情态配置用以反映一种语气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被认为恰恰能够表达科学的质疑性这一根本特征。萨拉杰—迈耶对论文摘要中不同的修辞方式的交际目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情态配置通常出现在结论语步和建议语步,因为这些语步能反映出言论的局限性,并能够帮助作者让自己的研究发现和事实真相二者保持距离。她还发现情态设置是由摘要的语步和研究类型决定的,用来表达作者不确定或建议性的语气,其使用频率是与一个断言的普遍性密切相关的(Salager-Meyer 1994)。

时态、语态和人称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学术论文摘要语言特点的一个热点。格雷茨(1985:125)认为摘要以一般过去时、第三人称、被动语态和否定缺失为特征。她进一步指出摘要应该避免使用从句,要多用短语而不是句子,多用词而不是短语。她的研究后来又被梅兰德等(1997)所证实,她们发现摘要大量使用过去时和被动语态,而且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然而格雷茨这种过于概括的主张遭遇了更多的挑战而非认可,因为很多学者持有和格雷茨的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根据马尔科姆(Malcolm,1987)的研究,在提及研究发现时经常使用的是现在时态。萨拉杰—迈耶(1994)对医学论文摘要进行了基于类型的研究,发现了“历史”类型的语料与一般过去时密切相关;而现在时经常会出现在摘要的结论、建议和数据分析等“评论”类型的语篇中。她的研究发现与赫金(Huckin)对生物化学类的论文摘要的调查(1986)是一致的,赫金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摘要的结论、建议和问题陈述部分使用的通常是现在时态。

有关被动语态和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问题,其他研究者也基于各自的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塔罗内(Tarone)等(1998)考察了两种天体物理期刊论文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发现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we)和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经常出现在文献中。

而台湾学者郭志伟(Kuo,1999)对论文摘要的人称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发现“we”比其他人称代词更常用。而且被动语态有时会被转换成主动语态。此外,在德国论文摘要的英译版中也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

海兰德(2004,2008)在研究学术文章话语时赋予“语态”(voice)一词新意,特指学术文章作者申明立场与读者互动的一种话语方式,并通过语料库总结出“以作者立场为导向”“以读者参与为导向”和“作者、读者对话互动”三类学术论文话语方式。

中国学者李学军(2004)、滕真如和谭万成(2004)、范晓晖(2005)、张曼(2009)等也对学术论文摘要的微观语言特点进行了研究,包括语体特点、语篇衔接,语法结构、时态语态、情态配置、介词用法等。

张曼(2009)通过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发现各类情态配置常常出现在结论和引言部分,较少出现在结果部分,很少出现在方法部分,而且它们在软学科(soft knowledge disciplines,文科)中出现的频率高于硬学科(hard fields,理工科)。滕真如、谭万成(2004)也得出了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倾向于使用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等结论。

总体来说,中国学者得出的有关英文摘要语言特点的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相同或近似,时间上却明显比国外要晚一些,但最终中外学者似乎共同找到了关于“学术论文摘要”文体层面和语言层面的一些“核心”规则。

总结起来,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规范、宏观结构及微观语言特点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中国作者的学术论文摘要撰写逐渐规范,写作水平也显著提高,能够做到句子通顺、语法正确,基本掌握了论文摘要写作的“核心”规则,因此中国学术论文在国际上的发表数量也明显增加,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尽管如此,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英语国家作者写出的英文摘要和中国作者写出的英文摘要读起来感觉上还是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是规范上的差异,不是结构上的差异,也不是语法规则掌握上的差异,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词汇选择、搭配、句长等语言特点上的不同,这说明虽然同为英语,在共同的“核心”规则下,中国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也体现着差异性,而这正是中国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风格,体现着“中国英语”这种新兴的英语变体的特点。 9VBxxSK7f7GM5BkAEaGj9ov/zX3685b9DUP1pH0VnDoWXICnGMDBhr+g5wPgk8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