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结论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019年居住区垃圾分类情况与往年相比明显提升。

2019年居住区分类干垃圾物理组分中厨余类即易腐有机物含量年均仅为16.48%,其次橡塑类40.33%及纸类35.64%,此3类物质同样构成垃圾主体部分。容重年均91.9 kg/m 3 ;含水率年均37.47%;可燃元素总和52.26%,其中,氢5.42%、碳31.27%、氮0.39%、硫0.59%,氧14.4%、氯0.19%。低位发热量年均12 696 kJ/kg,利于焚烧处置。纵观分类干垃圾理化特性(2012—2019年)数据,纸类、橡塑类和低位发热量数值呈上升态势,厨余类、容重和含水率则明显下降,尤其厨余类含量2019年相比2014年最大值(56.08%)下降幅度达到70.6%。另2019年度低位发热量则比最小值5 573 kJ/kg(2015年)上升约56.1%,数值对比已达到翻倍效果。

2019年居住区分类湿垃圾物理组分中厨余类含量年均达到98.71%,剩余物质含量低。容重年均514 kg/m 3 ;含水率年均77.45%;可燃元素总和54.95%,其中,氢3.47%、碳19.79%、氮0.4%、硫0.4%,氧10.97%、氯0.15%。纵观居民分类湿垃圾理化特性(2012—2019年)数据,容重和厨余类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尤其2019年容重上升幅度明显,相较2014年最小值(306 kg/m 3 )增加39.1%。

通过垃圾分类垃圾组分结构发生变化,干、湿垃圾物理组分及理化指标特性出现分化趋势,干垃圾中可资源化物质比例加大,低位发热量进一步升高利于焚烧处理;湿垃圾厨余类有机物为含量主体,易于生化处置。 CDMh+4+BePPjyDrdUMfZjDhH4/ApR1aKRqDt1rKj5BLoQGOj7pbITAFJtkykcp1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