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平台建设背景和意义

一、平台建设的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追溯产业快速发展期,在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管理能力、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涉及行业领域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随着行业对中药材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药材供需矛盾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等牵头,出台了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并分批次在全国落实。

为加强中药材保护、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和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筹部署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负责搭建了“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

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关于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的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同,各系统之间数据独立运行,溯源系统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共享范围有限,尚未形成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

建立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是对中药产业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抓手之一。完善的中药材溯源系统可以做到对中药材和饮片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链条,起到监管、规范市场,惠及大众的目的。

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当前中药材的质量管控正面临着很多挑战,而中药材质量追溯能让每个环节都可控,将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特别有意义。

中药材在各环节的溯源二维码上增加质量信息,实现质量信息的动态传递。通过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在促进全国中药材信息和技术集成共享方面的作用,推动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关于中药材供应保障相关工作的协调发展,为有效指导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资源配置合理布局汇集数据资料。通过建设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深入种植户、企业、合作社和流通市场的信息系统,对生产经营全流程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和录入,实现每批次生产及流通的追踪溯源,实现整个中药材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化、可追溯化。 p/BYRe5nRT2bhaajN23mKdaGXtXIhcHR596SVRR86w0fyB4EEGiCwXIfOf3jsU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