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備急總效方》現藏于日本武田科學振興財團杏雨書屋,爲此書唯一傳本。本次整理以杏雨書屋《備急總效方》影印本爲底本,1249年張存惠晦明軒刻本《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清道光八年(1828)汪士鍾翻刻南宋刻本《鷄峰普濟方》等爲參校本。運用中醫藥學、目録學、版本學、校勘學等各方面知識,對此書加以整理,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
(2)凡底本中古體字、异體字、錯别字,當時俗寫字,如麤、輭、煑、妳、
等,均未作改動,保持古籍原貌。其中錯别字及影響原文閲讀或理解處,則出注。
(3)凡底本中的通假字皆保存原貌,不予改動。爲便于閲讀及理解原文,部分通假字出注解釋。
(4)底本中灸、炙二字字形相同,皆作“灸”,己、已、巳三字字形相同,皆作“巳”,整理本據原書文義加以區分改。
(5)本書中避諱現象較多,主要采用缺筆和改字兩種方法。其中缺筆避諱字改爲完整字體,包括“玄”“痃”“鏡”“竟”“驚”“敬”。改字避諱字仍保持原書面貌,不予回改,如“玄”諱爲“元”、“貞”改“正”等。“日花子”一書本名《日華子本草》,李朝正避其父李華名諱而改“華”爲“花”,爲方便閲讀理解,此例回改爲“日華子”。
(6)凡底本中有衍奪處,或漫漶不清處,有旁校可核者,或補正或存疑,出注幫助;無據可核者,暫予仍舊;不能補入者,作脱文處理,以闕文符號“□”按所脱字數補入。
(7)生僻字詞,加以簡要注音釋義。注音采用漢語拼音,用括號標注于所注字詞後。釋義簡明扼要,言必有據,一般不出書證。一些歧義字詞或典故,則加書證。
(8)原書中不規範的中醫術語、病名、中藥名,爲保存古籍原貌,不予改動。
(9)原書中目録與正本不符,若正文正確而目録有誤,據正文訂正目録,目録出注。若目録正確而正文錯漏,據目録訂正正文,正文出注。
(10)原書中有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爲了保持原文獻的完整性,均予以保留,請讀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予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