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法,煉朱砂。《 耆域 》
朱砂光明不夾石者一兩細研,水飛過,湯瓶頭上嘘乾,乳香通明者半兩研末,一處和,更匀研,入楮木汁秤一分調匀,以薄磁器盛,飯甑上蒸,以飯熟爲度,取出候凝,可圓即圓如鷄頭大,每服一粒,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靈砂丹,服之延年益壽,悦澤顔色,臟腑堅牢,腹脚壯盛,潤血固精,興健陽氣,多服神仙。 大智禪師
水銀四兩、硫黄一兩半,先鎔硫黄,即投水銀,以鐵匙炒作青沙子,秤重四兩,如重再炒,去盡硫黄即已,方用煆藥合子一箇口小者,入青沙在内,用新茶盞一隻淨厚底大者,盛新汲水七分,安沙合上,細羅赤石脂末,水和作泥,厚黏外縫令周密,合下坐熟火得所,微扇熁
之,盞中水耗,添令常有,約半日以來,令火自冷,取起盞,成靈砂臺,旋打下,以絹袋盛,水煑三五沸或浸半日,漉乾細研,水煑半夏,糊爲圓桐子大,每服一圓,空心,井花水下,直到中脘,旋下丹田,當覺温暖。忌羊血。
治虚損不足,羊肉中蒸石英,服餌。《 聖惠 》
白石英三兩,精羊肉一斤,取肉切作兩段,鑽作孔,内石英著肉中,還相合,即用荷葉裹,又將臈紙,又將布裹,於三斗米飯中蒸之,候飯熟即出肉,去却石英後取肉細切,和蔥、椒、薑等作罨肉,空心食之。
治陽氣不興,夏月亦圍爐而不覺煖者。《 耆域 》
以陽起石火煆研細,取雀兒一箇,摻
陽起石末入腹中,用酒入椒煑,候雀兒爛熟食之,如此服三四枚,即效。
治腎臟冷極,補益精髓, 雲母圓 。《 聖惠 》
雲母四兩,用鹽花同擣如麥皮止,白礬四兩,和前藥一處擣令匀細,用磁合子盛,以炭火十斤燒,火盡爲度,打破瓶子取出,將藥准
前擣碎,用米醋半升拌藥作一毬,安新瓦上,更用火十斤燒,火盡爲度,取出擣碎,掘一地坑,可深一尺,將藥紙裹埋之,以盆合三日,取出曬乾,擣碎爲末,以粳米飯和圓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鹽湯下二十圓。婦人積冷,醋湯下十圓。妊娠勿服。
治腰膝,暖水臟,益顔色,其功不可具載, 通靈玉粉 。《 聖惠 》
硫黄半斤,以桑柴灰五斗淋取汁,煑三伏時,頻以鐵匙抄於火上試之,候伏火
即止,候乾,以火煆之,如未伏更煑,以伏火爲度,伏了即細研爲散,又穿地作坑深一尺二寸,投水於中,待水清取水,和硫黄末,不得多,於磁鍋内煎之,候欲乾,即取鐵鏊子
一所仰著,内細砂,砂上布紙,鏊下著微火,令鏊熱,即磁鍋内抄硫黄,於紙上滴之,自然如玉色,光彩射人,此號通靈玉粉,細研,以飯和圓如麻子大,每日空心以鹽湯下十粒。
治一切虚冷, 紫金丹 。《 耆域 》
針沙
二三斤,以火煆三四次,每次用釅醋焠,碾如麫,用橘皮不以多少,不去穰,煎濃汁,入少糯米粉煎成糊,圓如鷄頭
,打擦令光透徹,每服一二粒,薑湯或酒下。
治冷,玉抱肚法。《 耆域 》
針沙四兩爲一劑,炒似煙出,入白礬半兩,硇砂、粉霜各半錢,拌令匀,以厚皮紙貼之。如使時,以新井水拌微濕,安懷中,令得煖氣發熱,置臍下并氣海、石門、開元穴中,大補本元,或有腹痛,使之汗出,立差。若以禦寒,分置靴履中。此藥燥即不熱,再以新水拌,安懷中,其熱如初,每一貼可使三十次,如藥力盡,即挼開曝乾,再入白礬等,其熱如初。别一法:只用針沙四兩,依前炒,似煙出止,入硇砂半錢拌匀,餘並同。
治血衰精敗,面色痿黄,牙齒踈落,眼目昬暗,腰脚酸疼,四肢困乏,口苦舌乾,服此延年益壽,生血補精,悦澤顔色,明眼固牙,壯健腰脚,和順榮衛,血氣調匀,齒落再生,髮脱復長,飲食益增,行如奔馬,久服神仙, 石菖蒲圓 。《 耆域 》
石菖蒲九節,葉如劒脊,八月取根陰乾,不拘多少,米泔浸,竹刀刮去黑皮,約一斤,用淘洗黑豆一斗鋪蓋之,以水旋添,從早至晚蒸之,去豆,取菖蒲薄切,日乾,仍焙爲末,水浸蒸餅,搜藥杵熟,爲圓桐子大,每服四五十圓,空心,鹽酒、鹽湯吞下,惟忌羊血,服半年,諸效并見。一方:石菖蒲浸,去皮薄切日乾,杵爲末,旋入新汲水杵爲圓,空心,温酒、鹽湯下四五十圓,其效甚速。服之齒髮堅牢,陽道興壯,然恐太猛,如誤食羊血無妨,但减藥力耳。
治丈夫興陽,理腰膝冷。《 食毉 心鏡 》
淫羊藿一斤,仙靈脾是也,酒一斗浸經三日,飲之佳。
壯陽益氣。《 耆域 》
香附子一斤,治如常法,用鹽半斤同炒黑色,去鹽不用,以香附爲末,入炒茴香一兩,拌和同蒸五次,焙乾,酒糊圓桐子大,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冰臺圓,煖下元,治脚膝,能去臟腑滑泄、五痢,消積進食。《 耆域 》
艾不拘多少嫩白者,去梗,鹽摻令透,焙乾,擣羅爲末,川烏頭慢火炮裂,掘濕地坑子入烏頭,以椀合土封之一宿,去盡火毒,取出,去皮臍,杵羅爲末,二味等分,如畏烏頭,則倍用艾末蒸木瓜,去核研,爲圓桐子大,空心,鹽湯下十餘粒。服鍾乳、硫黄不效者,此藥有功。
烏髭鬢,駐顔色,壯筋骨,明耳目,除風氣,潤肌膚,久服令人輕健。《 經驗 》
蒼术不計多少,用米泔浸三兩日,逐日换水,候日滿,取出刮去黑皮,切作片子,暴乾,用慢火炒令黄色,細擣末,每一斤术用蒸過茯苓半斤煉蜜爲圓梧桐子大,空心,卧時温熟水下十五圓,别用术末六兩、甘草末一兩拌和匀,作湯點之下藥圓,妙。忌桃李、雀鴿及三白
。
固陽丹 。《 經驗後 》
菟絲子二兩,酒浸十日,水淘焙乾爲末,更入杜仲一兩蜜炙,用山藥末酒煑爲糊圓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十圓。
補煖, 兎絲子圓 。《 耆域 》
兎絲子淨水淘洗控乾,以好酒浸,冬春七日,秋夏减之,取出蒸一飯久,入砂盆研,如乾,洒酒研令極細,焙乾小磨,磨之如粉,乾山藥末酒煑作糊,圓桐子大,空心,酒或鹽湯任下數十圓,只忌菌子。
補益神仙方 。《 修真 》
兎絲子一斗,酒一斗浸,良久漉出暴乾,又浸,以酒盡爲度,每服二錢,温酒下,日二服,後喫三五匙水飯
壓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錢匕,服之令人光澤,并治腰膝,去風。
補虚損,益顔色。《 聖惠 》
生山藥砂盆中細研,先以酥一大匙入銚中,熬令香,次下山藥,次旋添酒一盞煎,攪令匀,空心飲之。
主下焦虚冷,小便數,瘦損無力。《 心鏡 》
生山藥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研令細爛,於鐺中著酒,酒沸下山藥,不得攪,待熟着少鹽、葱白,更添酒,空腹飲一二盃,極妙。
大補益,壯陽,日御過倍,主赤白下,補精敗,面黑勞傷。《 藥性論 》
蓯蓉四兩,水煑令爛,薄切細研,分爲四度,入精羊肉,下米以五味煑作粥,空心食之。
温補法。《 圖經 》
蓯蓉去鱗甲,以酒淨洗去黑汁,薄切,合山芋、羊肉作羹如常法,極美好,食之益人,勝服補藥。
補益,强筋健髓。 陳藏器
蓯蓉、鱓
魚爲末,黄精酒圓,服之力可十倍,故《炮炙論·序》云:“强筋健骨,酒圓蓯鱓。”
治冷補虚,去風, 附子湯 。《 耆域 》
附子只去臍,不去皮,薄切,每用二錢,重
入生椒二十粒,揀去合口者,入生薑七片、水兩大盞煉至六分盞,極温服。如成箇煎,准此加薑、椒,并增上水也。
附子麫,肥肌肉,長精神,藥力附之於麫,遍行經絡,至於髭髮脚手指甲,藥力皆流通,滋蔭神驗,不可盡述。《 耆域 》
附子炮令熟,去皮尖,每用半隻爲細末,拌和麫一處篩過,貴得藥與麫匀,然後用薑汁入温湯,搜和煑熟,以雞羊之類爲汁,唯不可用猪肉汁,麫隨量所食多少。
補暖下元, 附子圓 。《 聖惠 》
附子半斤生用,硫黄二兩,細研飛過,以新汲水浸附子七伏時,每一伏時换水一徧,並不令見日氣,日數足,陰乾去皮臍,擣羅爲末,入硫黄攪令匀,羊腎三對,去筋膜研,以酒三升,煑令稠,和藥末,看硬軟得所,擣三百杵,圓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鹽酒湯下二十粒。
治虚冷,附子燒朱砂法。 大智禪師
絶大
黑附子,剜令空,每箇入朱砂一錢,以胡餅劑
裹,燒焦黑爲度,取出,去麫不用,以附子等爲末,醋麫糊圓桐子大,每服一兩粒,温酒或鹽湯空心食前服,亦能治寒瘧,累有效驗。
治陽氣衰絶,延年益氣,悦心明目,補添筋骨。《 圖經 》
破故紙十兩淨擇,温水洗過,擣篩令細,用胡桃穰
二十兩,湯浸去皮,細研如泥,即入前末,更以好蜜和攪令匀如飴糖,盛於磁器中,且日以煖酒二合調藥一匙服之,便以飯壓,如不飲人
,以煖熟水調亦可。唐鄭相國
自敘云:“予爲南海節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濕,傷於内外,衆疾俱作,陽氣衰絶,服乳石補益之藥,百端不應。元和七年,有訶陵國
舶主李摩訶,知予病狀,遂傳此方并藥。予初疑而未服,摩訶稽顙
固請,遂服之,經七八日而覺應驗,自爾常服,其功神驗。十年
罷郡歸京,録方傳之。服彌久則延年益氣,悦心明目,添補精髓,但禁食芸薹
、羊血,餘無忌。”
治男子女人五勞七傷,下元久冷,烏髭鬢,去一切風病,四肢疼痛,駐顔壯氣。《
經驗
》
補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乾,却用烏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聲絶即播
去,只取補骨脂爲末,醋煑麫糊圓桐子大,早辰温酒、鹽湯下二十圓。
壯元益陽,健腰脚,黑髭髮, 青娥圓 。《 耆域 》
破故紙一斤,以黑油麻炒,聲絶篩去油麻,只以破故紙爲末,入胡桃瓤二十箇,逐旋擣,更加熟蜜,以可圓爲度。若欲理腰脚,更入去皮杜仲,炙焦黄,秤四兩爲末同擣,胡桃穰須去了皮,圓如桐子大,五六十圓空心酒下。
補元陽,益腰腎,去風濕。《 耆域 》
補骨脂四兩,微擣碎,以生地黄四兩,取自然汁漬一宿,肉蓯蓉二兩,以蝎一兩、酒一升煎蝎三分去二,以酒漬蓯蓉,炙令盡,二味爲末,别用虵床子淨淘取三兩,水一椀煎至一小盞,去滓,入蜜三兩熬成膏,又用青州棗三十五枚,爛煑去皮核,胡桃肉四兩,去皮爛研成膏,一處搜和爲圓,每服二三十圓,温酒、鹽湯任下。
常服補益,及治風癬等疾。《 耆域 》
草烏半斤,水浸一宿,每箇切作兩塊,日乾,刮去皮,蒼术一斤,用油、鹽各三兩先炒草烏深黄色,次入蒼术再炒,入臼細擣爲末。此藥暖精氣,益元陽。
補下益陽。《 圖經 》
雀肉以虵床子熬膏,和合衆藥,元
服,補下有效,謂之驛馬圓。此法起於唐,世云明皇服之。陶隱居亦云:“雀性利陰陽,故卵亦然,和天雄圓服之,令陽事不衰。”《食療》亦云:“卵白和天雄末、兎絲子末爲圓,空心酒下五圓,主男子陰痿不起,女子帶下,便溺不利,除疝瘕,決癰腫,續五藏氣。”
治腎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 藥性本經 》
桑螵蛸火炮令熱,空心食之,以龍骨和爲圓,服之更良。
壯陽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藏。《 本經 》
原蠶蛾
主之,任入藥用。
治虚勞傷憊、精血少,補五藏,理腰脚氣,益陽事,能消食。《 本經 》
淡菜
燒令汁沸,出食之。
壯陽,暖水藏,强陰止精。《 本經 》
蜻蛉
主之,當用青色大眼者爲良,去翼足炒,任入藥用。
益精氣,强志意,聰利耳目。《 圖經 》
鷄頭實三合,煑令熟,去殼研如膏,入粳米一合煑粥,空心食之。
治五藏虚損羸瘦,益氣力,堅筋骨。《 聖惠 》
巨勝蒸、曝各九遍,每取二合,用湯浸布裹挼去皮,再研,水濾取汁,煎飲和粳米煑粥食之。孫真人:“只以胡麻三升微熬杵末,下白蜜三升和調煎,杵三百下,圓梧子大,旦服三十圓,腸化爲筋,年若過四十已上,服之效。”《修真祕旨》:“以胡麻三斗淨淘,上甑蒸,令氣遍出,日乾,以水淘去末,却蒸,如此九度,以湯脱去皮,簸令淨,炒令香,杵爲末,蜜圓如彈子大,每温酒下一圓,忌毒魚、生菜。能除一切痼病,至一年面光澤、不飢,三年行及奔馬,久服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