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上氣喘急,遍身浮腫。《 聖惠 》
甜葶藶一升,隔紙炒令紫色,擣令極細,用生絹袋盛,以清酒五升浸三五日後,每服抄一匙,用粥飲調下,日三四服。《圖經》方以此藥療上氣欬、長引氣,不得卧,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足腫,並主之。
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 聖惠 》
甘草炙微赤一兩,桂去麤皮一兩,擣篩爲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時。
又方。《 聖惠 》
芥子二兩、百合二兩擣羅爲末,煉蜜圓如桐子大,新汲水下七圓,不以時。
治卒上氣喘鳴,息便欲絶。《 肘後 》
人參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治積年上氣不差垂死者。《 聖惠 》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水煑令芽出,候乾,炒令黄黑色,熟羊肺一具㬠乾,擣羅爲末,以七月七日神醋拌令相着,夜不食,空腹以熱水調一錢服之,須臾若覺心悶者,可食白粥五七口止之,隔日服之,永差。
治久上氣,時唾痰涎,不得眠卧。《 聖惠 》
長大皂角一鋌,去黑皮,塗酥炙微黄焦,去子,擣羅爲末,煉蜜圓如桐子大,食後煑棗粥飲吞下五圓。
治上氣喘急,喉中作水鷄聲,無問年月遠近。《 聖惠 》
肥皂角五鋌、酥二兩,先將皂角刮去黑皮,旋旋塗酥,慢火炙令酥盡,候焦黄,去子,擣羅爲末,煉蜜圓如桐子大,食後粥飲下七圓。
又方。《 聖惠 》
臘月豬尾燒爲灰,細研,每服二錢,温水調下,日三四服。
治大氣上奔,氣急不得卧,呼吸氣塞。《 鷄峯 》
桂去皮,取有味處剉碎,每服秤一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時。
治走馬奔喘
便飲冷水,因得上氣發熱。《
聖惠
》
竹葉五十片,陳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以水一大盞煑取六分,去滓,分爲二服,温温
,相次
服之。
療上氣滿急,坐卧不得方。《
楊氏産乳
》
鼈甲一大兩炙黄,細擣爲散,取燈心一結、水二升煎取五合,食前調服一錢匕,食後蜜水服一錢匕。
治小兒大人欬逆上氣。《 千金 》
杏人三升,去皮尖,炒令黄,杵如膏,蜜一升分爲三分
,内杏人杵,令得所,更内一分杵如膏,又内一分杵熟止,先食
含之嚥津。
卒上氣,鳴息便欲絶。《 肘後 》
擣韭絞汁,飲一升,愈。《中興備急》方同。
又方。《 中興備急 》
露蜂房水煑,服一盞。
又方。《 中興備急 》
吴茱萸、生薑各半兩,切薑作片,水五盞,煑取三盞,分二服。
又方。《 中興備急 》
蓬莪荗酒研,服之。
主上氣欬逆,治冷氣,及腰脚中濕風、結氣。《 藥性論 》
紫蘇子研汁,煑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