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由此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代医疗技术日益复杂,而医者真正去思考和理解患者痛苦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了,造成医患关系逐渐冷漠。实际上,患者十分希望医生能够理解和见证他们的痛苦,并与他们在一起。叙事医学能够满足患者的愿望,帮助医务人员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推动医学回归人文本质。
叙事医学是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教授兼全科医生丽塔·查隆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提出的一个新名词,主要用于探讨文学叙事能力对于医学的积极意义。20世纪90年代,查隆发现文学与医学实践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文学可以帮助她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同时,她也希望找到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坦诚地与其他医生谈论关于医疗实践的困惑,并理解死亡对人类的意义。基于上述原因,她认为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一种新的医学形式,即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是对冷漠的循证医学的反驳,其目的是调整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倾听被埋藏的患者声音。疾病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医务人员需要解释患者疾病经历的涵义,从而建立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强化医生的人文思维,并提高社会对医生的理解能力。
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理性的审视,对叙事医学的探讨应结合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叙事医学是指具有叙事能力的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吸收、解释和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难,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活力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医学模式。其中,叙事能力是指对疾病故事的认识、吸收、解释和被感动的能力。
拉丁语释义下的叙事是指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比较清晰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象征的或行为的序列。临床医学的叙事帮助患者与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及时思考患者生命的意义,指导医生在生命面前采取恰当的行动。当患者选择并讲述他们生命故事的时候,他们会保留故事的主要信息,这与故事的主题是一致的,但他们往往会漏掉一些信息。为了找出这些缺失的片段,医生要帮助患者发展出一个双重故事。例如,一名患者在叙述中谈到“他们的问题故事”,医生引导他说出他自己所不知道的另一部分,可以帮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叙事医学是医者实践叙事能力的医学。在医患处于“叙事治疗”的过程中,他们面对的不是一种可以置身事外的“工具”或者“技术”,而是患者的生命故事,这反映了患者的生活态度、生命要求和人生抉择。在这里,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重要,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将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这种叙事恢复了对生物解读的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如流水般源源不断,让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心与心的交流。
在一个人讲述自己故事时,另一个人会注意他并在脑中再现他讲述的内容——这是临床相遇中的两个重要时刻,它们带来了强大的互惠力量,有利于在临床相遇中承担见证和培养治疗联盟关系。在临床叙事服务中,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倾听、陪伴和照顾患者,更容易发现他们的心理和灵性需求。医务人员可以在学习、理解和借鉴叙事医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其与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用以培养临床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回应患者的生命故事和所处困境。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运用叙事医学相关理论与患者进行积极互动,并通过对自身干预行为的不断反思,来提高服务水平,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关怀服务。
叙事医学可以激发人们最深的触动和最大的交流希望。在叙述和倾听过程中,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整体认识。另外,医务人员更多的陪伴患者,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代表患者的利益开展医疗服务,这样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积极的反馈信号,改善了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
叙事医学是将人文关怀合理地融入临床应用的工具,它已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初步探索。叙事医学对于临床服务的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具体应用包括:①应用于临床病例,指导临床工作,通过了解患者的就诊期望,更全面地认知患者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以改善其健康状况、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叙事行为的科学研究。③在叙事过程中,避免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④作用于医患沟通,探索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减少医疗纠纷。
临终关怀服务对象多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和老年患者,对这一群体来说,治愈希望已经变得非常渺茫,他们最需要的是生理舒适、疼痛控制、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叙事服务的过程要求医务人员在维护患者尊严的同时,提高其临终生活质量,并和他们共同正视死亡。叙事实践的医务人员运用叙事的方法,打破临终患者内心高高堆起的围墙,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敞开心扉,表达所思所想。叙事服务结束之后,医务人员需要反复阅读所获材料,不断反思与推敲,从时间、互动、情景等方面考察故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患者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的关系以及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找出那些对患者信念、态度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最终挖掘出患者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逐步解决他们的困难,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叙事医学专用的临床评估工具,叙事实践的效果主要通过各类临床量表或者疾病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包括与疾病相关的结果指标,如癌痛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分级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疾病生存质量测定简表、Karnofsky(卡式)功能状态评分、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等;疾病相关行为评价,如对疾病的知信行、慢性病患者用阿片类止痛药剂量情况等;疾病相关的心理状况,如患者焦虑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痛苦(心理痛苦温度计)、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等;医护等工作人员对叙事医学的知信行情况;医患关系评价(医患关系量表)。主观评价是通过质性研究了解接受叙事医学疗法患者的体验和感受,或通过使用叙述性医疗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