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空间直线方程

任给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 L ,所谓直线 L 的方程,就是直线 L 上任意点 M 的坐标( x y z )所满足的一个方程,并且满足这个方程的点 M x y z )一定在直线 L 上。本节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方程,并讨论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夹角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如果一个非零向量 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 L ,则称 s 是直线 L 方向向量 .显然,直线上的任何一向量都平行于该直线的方向向量.

由于过空间一点只可作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因此,当直线 L 上一点 和它的一方向向量 s = 为已知时,直线也就完全确定了。下面来建立这条直线 L 的方程.

为直线 L 上的任一点,那么向量 = L 的方向向量 平行(图7-21),于是存在数 t ,使

图7-21

从而

消去 t ,得

反过来,如果点 M 满足方程(7-10),那么向量 s 平行,则点 M 一定在直线 L 上。因此方程(7-10)就是直线 L 的方程,这个方程称为直线 L 点向式方程 对称式方 .称方程组(7-9)为直线 L 参数方程 .

特别地,若方程(7-10)中 m n p 中有一个为零,例如 m =0,而 n p ≠0时,方程(710)应理解为

m n p 中有两个为零,例如 m = n =0,而 p ≠0时,方程(7-10)应理解为

例如,方程 表示的是一条过点 M 0 (1,3,-2)且平行于向量 s =(2,0,5)的直线 L L 的方程还可写成

例1 求过点(1,-1,2)且与平面 x +2 y - z =0垂直的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和参数方程.

由于所求直线与平面 x +2 y - z =0垂直,故可取平面的法向量(1,2,-1)作为直线的方向向量,故所求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为

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例2 试求过已知点 M 0 x 0 y 0 z 0 )与 M 1 x 1 y 1 z 1 )的直线 L 的方程.

过点 M 0 M 1 作向量 =( x 1 - x 0 y 1 - y 0 z 1 - z 0 ),因点 M 0 M 1 在直线 L 上,故向量 可作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又点 M 0 x 0 y 0 z 0 )在直线 L 上,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空间直线L还可以看作空间两个平面 1 2 的交线,如果两个相交的平面 1 2 的方程分别为 A 1 x + B 1 y + C 1 z + D 1 =0和 A 2 x + B 2 y + C 2 z + D 2 =0,那么它们的相交直线 L (图7-22)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应同时满足这两个平面方程,即应满足方程组

图7-22

反过来,如果点 M x y z )的坐标满足方程组(7-11),则点 M x y z )既在平面 1 上又在平面 2 上,从而必在它们的相交直线 L 上,故式(7-11)就是直线 L 的方程,称方程组(7-11)为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

通过空间一直线 L 的平面有无限多个,只要在这无限多个平面中任意选取两个,把它们的方程联立起来,所得方程组就是直线 L 的一般式方程.

3 用点向式方程和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方程组中两个方程所表示的平面法向量分别是 n 1 =(1,1,1), n 2 =(2,-1,3),两平面的交线与 n 1 n 2 均垂直,即与 n 1 × n 2 平行,故可取 j -3 k 为交线的方向向量.

取直线上的一点( x 0 y 0 z 0 ).不妨取 x 0 =1,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y 0 =0, z 0 =-2.

根据式(7-9)和式(7-10),得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为

进而可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三、两条直线的夹角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称为 两直线的夹角 .通常规定

设直线 L 1 L 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s 1 =( m 1 n 1 p 1 )和 s 2 =( m 2 n 2 p 2 ),由于直线 L 1 L 2 的夹角 ,故直线 L 1 L 2 的夹角可由公式

确定.

从两直线垂直、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下列结论:

直线 L 1 L 2 互相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m 1 m 2 + n 1 n 2 + p 1 p 2 =0;

直线 L 1 L 2 互相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例4 求直线 的夹角.

直线 L 1 L 2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s 1 =(1,-4,1)和 s 2 =(2,-2,-1),设直线 L 1 L 2 的夹角为 φ ,则由式(7-12)得

因此 .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设直线 L 与平面 的法线(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为 ,则θ的余角 φ 称为 直线 L 与平面 的夹角 (图7-23).

图7-23

如果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s =( m n p ),平面Ⅱ的法线向量为 n =( A B C ),则直线 L 与平面 的法线的夹角 θ 满足

又由于 ,故直线 L 与平面 的夹角 φ 可由公式

确定。并且可以推得下列结论:

直线 L 与平面 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直线 L 与平面 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m + Bn + Cp =0.

例5 求直线 与平面 :2 x + y + z -6=0的交点与夹角.

将直线 L 的方程写成参数方程 ,并代入平面方程得

2(2+ t )+(3+ t )+(4+2 t )-6=0,

解得 t =-1.把 t =-1代入直线的参数方程,得交点坐标为(1,2,2).

又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s =(1,1,2),平面 的法向量为 n =(2,1,1),由式(7-13)得

因此直线 L 与平面 的夹角 .

五、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直线 L 的对称式方程为 ,求直线 L 外一点 M 1 x 1 y 1 z 1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图7-24).

图7-24

过直线 L 上点 M 0 (x 0 ,y 0 ,z 0 )作向量 ,设以向量 和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S ,则 .又 S = d × ,故

例6 求点 M 1 (1,0,2)到直线 的距离.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s =(2,1,1),直线上一点 M 0 的坐标为(-1,-1,0),故

所以

有时用平面束的方程解题比较方便,现在来介绍它的方程.

设直线 L 由方程组

所确定,其中系数 A 1 B 1 C 1 A 2 B 2 C 2 不成比例。建立三元一次方程

其中 λ 为任意常数。因为 A 1 B 1 C 1 A 2 B 2 C 2 不成比例,所以对于任何一个λ值,方程(7-16)的系数 A 1 + λA 2 B 1 + λB 2 C 1 + λC 2 不全为零,从而方程(7-16)表示一个平面。若一点在直线 L 上,则点的坐标必同时满足方程(7-14)和方程(7-15),因而也满足方程(7-16),故方程(7-16)表示通过直线 L 的平面且对于不同的 λ 值,方程(7-16)表示通过直线 L 的不同的平面。反之,通过直线 L 的任何平面[除平面(7-15)外]都包含在方程(7-16)所表示的一族平面内。通过定直线的所有平面的全体称为 平面束 ,而方程(7-16)就作为通过直线 L 平面束的方程 [实际上,方程(7-16)表示缺少平面(7-15)的平面束].

例7 求直线 在平面 x + y + z =0上的投影直线的方程.

过直线 的平面束的方程为( x + y - z -1)+ λ x - y + z +1)=0,

其中 λ 为待定常数。该平面与平面 x + y + z =0垂直的条件是(1+ λ )·1+(1- λ )·1+(-1+ λ )·1=0,即 λ +1=0,由此得 λ =-1.代入式(7-17),得投影平面的方程为2 y -2 z -2=0,即 y - z -1=0.所以投影直线的方程为

练习题7-4

1.用点向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2.求过两点 P 1 (3,-2,1)和 P 2 (-1,0,2)的直线方程.

3.求过点(4,-1,3)且平行于直线 的直线方程.

4.求过点(2,-3,1)且垂直于平面2 x +3 y + z +1=0的直线方程.

5.求过点(0,1,2)且与直线 垂直相交的直线方程.

6.过点(-1,2,0)向平面 x +2 y - z +1=0作垂线,求垂足坐标.

7.求直线 与直线 的夹角.

8.求直线 与平面 x - y +2 z =0的夹角.

9.求过点 M 0 1,0,-2且垂直于平面2 x - y +3 z =0的直线方程.

10. 求直线 在平面4 x - y + z =1上的投影直线的方程. JO9nvYo7yCiMXX72NsV+XsujkYUXDxL2Ma8NnDGvNRcgt/Y0rWa7WaJvIJwhk0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