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电击实验的由来:审判阿道夫·艾希曼

对艾希曼的审判引发了一场学术界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引起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注意。

米尔格拉姆曾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工作,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张通过实验发现和总结人类的社会心理模式,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量化研究的进程。而米尔格拉姆之所以为世人所知,是因为其著名的电击实验。

当时,28岁的米尔格拉姆密切关注着这场审判。艾希曼为自己做的无罪辩护引发了他的思考:面对如此伤天害理的事,他为什么会选择服从命令呢?这是纳粹德国的个别行为,还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呢?

其实米尔格拉姆也是犹太人,但是他没有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站在犹太受害者的角度谴责刽子手,而是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这是非常可贵的。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既无法做到自己的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也无法完全掌控周围的环境。我们最擅长的就是不断找理由,让我们的行为和决定看起来合理。当我们犯错时,这种心理机制尤为突出。

我们在尚且年幼,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大脑里被父母、老师、媒体、文化环境等塞进了各种各样的“字条”,上面写满了各种决策意见和规则禁忌,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字条”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我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快速适应了当下的生活,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但与此同时,这些“字条”也限制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假如你生活中的所有决策都是你的父母、领导、老师等人帮你做的,那你还能学会独立思考,还会质疑他们的决策的合理性吗?如果再碰上强势的父母或师长,他们不允许你有不同的思想,并会因为你有不同的思想而惩罚甚至打压你,那你还会尝试独立思考,还会听见深藏在自己内心的声音吗?

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不仅因为他们学识与能力超群,更因为他们敢于直面自己,直面事实,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且还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敢于克服种种困难,通过科学的方法检验自己的直觉判断。不论是在哪个行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思想的火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格外重要的。

当年28岁的米尔格拉姆也是这样的人。作为犹太裔学者,他的身后有600多万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纳粹德国屠杀的同胞。这场大屠杀给整个犹太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但米尔格拉姆在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同胞的刽子手时,仍然能站在科学的立场,保持中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不仅如此,米尔格拉姆还决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普通人在权威的指示下到底能变成什么样,从而从根本上反思人类的暴行。 idHxrq4su4n1RGInhmzywJogh7jlwftkLR/oXELduWOk/do2PPpcX4MT7YFJqh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