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处不在的虚假记忆植入

提到植入虚假记忆,大多数人马上会联想到洗脑,即精神控制。“洗脑”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人类刚刚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许多人,尤其是大屠杀和惨烈战争的亲历者们都在反思,为什么平时善良淳朴的德国普通民众会被纳粹德国的宣传机器所控制,犯下种族屠杀的滔天罪行?由于当时认知心理学还处于萌芽时期,对记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纳粹德国通过控制信息的自由传播,借助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和强制再教育,成功地在大部分人的头脑里植入了他们想要的观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类大脑中的启动效应被发现。“启动效应”是认知心理学中比较专业的术语,对非专业的人来说不太好理解,但如果你拔过花生,那就很好理解了。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花生地里,当你抓住花生的某段茎秆,使劲一拔,一连串花生都会被你从地里拔出来。启动效应跟拔花生的过程很像。花生就像你的记忆内容,比如某个词、某个人或者某个场景。当你看见某个花生露在外面时,你用力一拔,一连串花生都会被拔出来。也就是说,当你看见某个记忆内容时,你的大脑会自动联想一连串记忆内容,就像拔出一连串花生一样,只不过你根本意识不到这个过程。

举个例子,现在的人每天都被各类广告包围,这些广告的用词往往非常简单粗暴,比如“怕上火喝×××”。你可能根本就不信一罐甜凉茶能预防上火,但实际上,不管你信不信,“怕上火喝×××”这句广告语已经影响了你的潜意识,让你将嘴巴上长泡的疼痛感与甜凉茶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联系是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自动完成的。所以说,广告不需要你主动关注它们,只需要你的一点注意力,它们就会转化为一种深层次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长年累月地出现,你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印象或者观念,比如看到火锅就想起那种甜凉茶。

其实,广告就是最为常见的洗脑术,其核心在于绕开你的心理防线,通过在潜意识层面长年累月地灌输,在你的脑海里制造出某种印象,从而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某样事物的观念。除了无处不在的广告,虚假记忆的另一个源头是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还彻底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与别人分享自己拍摄的影像,讲述自己的经历、印象和看法,也随时都能看到互联网上有关公共事件的描述和评论。

因此,我们不再完全拥有记忆的自主权。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所说,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激烈的交互记忆时代。我们拥有的不是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而是通过与无数网民的互动制造出的一种共同产生、共同更新、共同储存的群体性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自动把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记忆融合进来,并把自己原有的那份独特记忆覆盖掉,而且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个过程。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亨利·罗迪格在其著作《认知天性》中给这一现象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记忆社会传染”。 cX/KEJJN1F25uoqz1JKqYgJkFqHfXKUBwcK7XuYovNZR+TokpGNMVOu6wiFyYB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