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因是主角,环境是配角

格塞尔根据自己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成熟势力理论”,认为孩子的成熟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像刻度表一样,生理结构成熟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具备了发展出什么样能力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仅起到促进的作用,无法改变刻度表上的数值。也就是说,儿童在生理成熟之前,一直处于准备学习的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生理结构由不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阶段。这时,家长应该耐心等待孩子达到能够接受未来的学习内容的水平。从实际效果来看,超前学习没有意义。

由于格塞尔受当时的研究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当时还没有基因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因此,格塞尔只是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生物学结构的成熟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个生物学结构与后天教育环境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他并没有回答清楚。而随着现代基因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检测技术的诞生,关于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孰为决定性因素的争论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论。正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仇子龙教授所说:“基因是生命大戏的绝对主角,环境是配角。”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基因给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蓝图。我们从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起,就会按照基因所蕴含的庞大信息不断生长发育,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中的每一种蛋白质,都会按照基因有序进行活动,该开始生长发育时,开关就会开启,成熟后该停止生长发育时,开关就会关闭。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心智同样依赖于大脑的生长发育,也按照基因所提供的蓝图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基因虽然给我们的生命大戏提供了人生剧本,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要怎样演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即兴发挥了,而这种即兴发挥的能力,就是我们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不过很可惜的是,基因所给的人生剧本中能够让你即兴发挥的部分比较有限。2018年10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齐亚达·阿约雷希及其同事的一篇研究报告,他们分析了来自3000个个体和3000对双生子的遗传信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遗传信息,发现基因可以解释英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57%的差异、大学择校中51%的差异、报考大学的质量(根据学术声誉和就业前景等因素评估)中57%的差异,以及在校成绩中46%的差异。也就是说,你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大学成绩怎样,以及未来发展如何,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性,基因都帮你定好了。来自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联合负责人埃米莉·史密斯–伍利博士说:“年轻人是否会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们的基因的影响。”此外,同样在2018年,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还发现基因能预测一个人能不能上大学,那些携带更加优秀的学习基因的人,能够上大学的概率比一般人大了整整五倍。这充分说明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跟父母有没有钱、重不重视教育关系不大,或许在孩子还是受精卵时就注定了。 MoOopCCgYOzUcG4PlnAFFDNcmUFPKBIZfP4Jj+8bi/lUYw0GewYMShVyTPF9Q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