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陌生环境:依恋最初的展现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他因为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杰出贡献,被世人誉为“依恋理论之父”和“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之一。在鲍尔比看来,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也就是孩子与抚养者之间所形成的稳定牢固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依恋所存在的个体差异现象,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也是鲍尔比的同事玛丽·爱因斯沃斯曾经和她的学生一起设计了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实验,通过观察孩子对陌生人的反应,来评估妈妈与孩子间的依恋关系。

爱因斯沃斯选取了若干12个月至14个月大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让他们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参加实验,并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来扮演实验中的陌生人。实验专门安排了一间游戏室,游戏室只有一扇门,室内铺有地毯,地毯上有许多玩具,包括玩偶、积木、汽车模型等。与此同时,游戏室内较为隐蔽的地方安装有摄像机,全程记录孩子的反应。

实验开始时,一位妈妈会带着孩子来到游戏室。妈妈会按照实验要求,先跟孩子在游戏室内一起玩耍互动,让孩子对这里逐渐熟悉起来。随后,妈妈会逐渐减少与孩子的互动,最后让孩子自己玩耍,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回应一下孩子。正在孩子玩得开心时,由女性工作人员扮演的陌生人敲门进来了。她进来后,先是与妈妈和孩子打招呼,接着跟妈妈友好地交谈,拉拉家常,然后开始跟孩子套近乎,并开始用好玩的玩具诱惑孩子。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可都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界的高手,懂得相当多与孩子相处的套路。就这样,工作人员很快就跟孩子混熟了。而就在孩子开心地与工作人员玩耍时,孩子的妈妈则悄悄起身,轻轻地走向游戏室的大门,缓慢地打开门,并轻轻地将门关上,绝不发出一点声响,只是把孩子“残忍”地丢给了工作人员。

自打生下来就没怎么离开过妈妈的孩子,哪儿受得了这样被妈妈“抛弃”。于是,参加实验的孩子纷纷开始放飞真实的自我。有的是“戏精派”,上来就开始大哭大闹;有的是“行动派”,一言不发直接走到游戏室门前,准备开门自己去找妈妈了;还有的是“淡定派”,看似内心镇定,其实慌得不行;也有的是“高冷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妈妈,你在或者不在,我都在这里,不悲不喜”。此时还在游戏室内的工作人员则完全控制住场面,毕竟是心理学专业人士,这点场面还是可以搞定的。有意思的是,有些孩子,工作人员一哄,情绪就缓解了很多;有些孩子,则怎么哄都不行,大有要叫破喉咙的势头;而最难搞的就是“高冷派”的孩子,工作人员只能在旁边跟孩子“尬聊”或者“尬玩”,孩子完全不搭理。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妈妈突然开门,大喊一声:“宝贝,妈妈回来啦!”这时,游戏室内便开始上演“人间百态”:有的孩子马上站起来,向妈妈扑过去“求抱抱”,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然后接着玩去了;有的孩子则表现得非常愤怒,似乎在向妈妈抱怨“妈妈,你现在才回来啊!”,并且,这些孩子想让妈妈抱,却又表现出要把妈妈推开的架势,似乎心里在说“不能你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呀,这也太不给我面子了”;而有的孩子,则对妈妈的回来无动于衷,好像心里在说“妈妈,回来了,呵呵”,然后接着去玩了。

到这里,这实验还不算结束。当孩子跟工作人员玩得正投入时,妈妈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下“人间百态”再次在游戏室内上演,“戏精派”“行动派”“淡定派”“高冷派”的孩子又一次充分展现了个性。然后,妈妈又突然开门,表示她回来了,孩子们则继续上演“人间百态”。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实验终于结束了。 0lqXrLKKyILCOxnM9/47FUt8ENzb7aM8oKAyewmcuukQJoe926u/f33IuEi18l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