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五、七太太

伟人必须得有人崇拜,很遗憾,尽管杨森自己出马,同时逼着下属扯着嗓子造势,但就算是在成都,也没几个人崇拜他,怕倒是有人怕了,可也就是在大兵在场的时候。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崇拜的气氛还是没起来。每次精神讲话,士兵们拍巴掌,像是例行公事,表情呆滞,没有一点发自内心的感动。甚至,尽管规定军官和公务人员要戴杨森的像章,但经常有人遗忘。各个店铺挂他的画像,迄今为止,没有挂好的。杨森这个伟人,忙活了半天,还没有个伟人样儿。

最可气的是,他要求军官和士兵背诵他的语录,下面汇报说,经过抽查,大家都合格了,百分之百都能背下来,但是等他亲自抽查,查一个露馅一个。背不下来还不是事儿,关键是背得七颠八倒的,意思都反了过来,比如“杨森说,不许抽大烟”,到了大兵嘴里,就变成了“杨森说,哪个能不抽烟”;“杨森说,不许裹小脚”,变成“杨森说,小脚的婆娘硬是好看”。

所以,他必须整顿,严肃整顿。下大力气,组织纠察队,定期巡查。在瓷质的像章没有到货之前,布制的像章也得佩戴。军官和公务人员,若有不佩戴像章,或者像章佩戴不符合规定者,一律免职,砸掉饭碗。

让他们记得,是吃的谁的饭。各个公共场所和店铺,一定要挂好他的画像。店铺说没有地方挂他的像,店铺里不是有佛龛吗?佛龛里一般都是供奉着关公。关公既是成都的地方保护神,也是财神,更重要的,还是袍哥的祖师爷。在这种地方,把佛龛里的关公都撤了,摆上他的像,还宣称说是破除迷信。新政嘛,扫荡封建落后是必须的。对他的迷信,对他的崇拜,却是一定要有的。

经过扛着大刀、挎着盒子炮、高举杨森大令的纠察队的严厉整顿,情况大有好转,军官和公务人员干脆让自家的婆娘在外套上端端正正缝好了他的像章,只要出门,就一定披上外套。他们的婆娘比他们还要积极,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一遍,才放心让他们出去。各个店铺,原来的佛龛里的关公,现在都换成了杨森,只不过原来佛龛前面的贡品没了,杨森的像前也没有了香烛。

然而,成都人就是成都人,成都是玩乐之乡,成都人是玩乐之人,让他们这样政治化,实在太难。过不了几天,大家胸前的杨森像,有的开线,有的掉落。店铺里佛龛上的杨森像,则布满了灰尘,肮脏不堪。

杨森是个时髦的人,学吴佩孚,吴佩孚可是个讲究进步的人,所以男女平等也是写在杨森标语上的。不过,可能这个标语只是他从外面学来的,他并不大清楚里面的意义,所以,根本挡不住他左一个右一个地找姨太太。

他的姨太太不叫姨太太,就叫太太,正房叫大太太,此后依次二太太、三太太等。此时,不算小红,已经有了七位。这个杨森,对坏人家女孩儿的名节倒是不大客气,但是,对自己找到屋里的人,却很在乎她们的名节。所以,他不像一些军头,喜欢把妓女纳为小妾,他找的,大部分都是好人家的女儿。

第七位太太,是成都女子中学的校花。受过新文化运动熏陶的人,哪里会情愿做他的姨太太?但是,自己的父母兄弟都掌握在杨森手里,又被人盯死了,不由她不从。

别人讨姨太太,就是睡女人罢了,可他杨森不仅要睡,还要姨太太都崇拜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对于旧式女人不难,虽然不知道崇拜是怎么回事,仰望自己的丈夫没什么问题。但七太太怎么也别不过这个劲儿来,说什么也崇拜他不起来。一个女中学生,在当时就算知识分子了,时不时地还看点新小说,手边就有一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在家里也端着的杨森,是越来越让七太太讨厌,从心里往外感到恶心。尽管杨森对姨太太一向大方,花钱随便,但是也抵不过七太太的反感。心生反感之后,看什么都不顺眼,连杨森的大个子,也成了让人讨厌的缺点——个子哈高哈高的,就像个苦力。

每次敦伦,杨森都是老一套,用西方人的话说,是传教士模式,只顾自己,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七太太很被动。做爱之后,杨森倒是心满意足,可七太太心里都空落落的,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好像非得做点什么,才能感觉踏实点。到底缺点什么呢?七太太自己也感到奇怪。要知道,这一年,她才十七岁,家境不错,使她发育得很好,杨森开发出了她的情欲,但使她感到不满足,甚至反感。尽管如此,七太太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她人很乖巧。

杨森的贴身杨副官,是个长相周正的老实人,却跟杨森不是同宗,是一个上过两年小学,因家境中落而辍学的年轻人。杨森的后宫,还是比不得真正的宫里,没有太监,贴身副官时不常地都能见到他的内眷。在此前的六房姨太太那儿,也从来没有过什么事。副官们都知道,杨森醋劲大,他的女人动不得,别说动了,就是有个一丝一毫的嫌疑,死都不会好死。

不过,有一天,杨副官在给七太太打门帘的时候,两人擦身而过。杨副官年轻结实的肌肉,透过很薄的军服,隐隐可见,让七太太心里一动。

莫非,她心里空落落的,就应在这个人身上? NbBzbHIjrYmwaBNTIDqxfa5ACtMfWayK2Zv8uDzi+xO5LcFoFQPGEBdFvICIdo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